今天是:

領導言論

領導言論您當前位置:首頁 >>領導言論

2007年經濟工作通報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725次     時間:2008年03月31日

                      ——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金柱在市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
     值此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市政協召開座談會,與各位歡聚一堂,共商強市富民大計,我感到非常高興。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
     下面,我就2007年全市經濟發展情況以及2008年工作部署作一簡要通報,請大家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07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各級緊緊圍繞“十一五”發展目標和全年的工作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創新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經濟社會呈現出跨越發展態勢。
    (一)國民經濟高位運行,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二。
    全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72.31億元,增長20.1%,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二,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全市財政總收入158.6億元,同比增長37.8%,占年度預算的90.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11億元,同比增長40.2%,占年度預算的9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0元,增長32.3%,農民人均純收入2621元,增長25.1%。
    (二)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民收入大幅增長。
    全市106個市級試點示范村規劃和52個專題規劃基本完成,總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有序進行。市財政安排新農村建設資金6000萬元,安排扶貧開發資金5000萬元,用于移民工程、黃河沿岸紅棗烤爐建設等項目。
    全市糧食產量突破13.3億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80億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2621元,同比增長25.1%。全市玉米單產突破1100公斤,創百畝連片全國單產最高紀錄;馬鈴薯單產突破萬斤大關,創全國單產最高紀錄。
    全市完成安全飲水投資3億元,建成各類供水工程1508處,已解決不安全飲水人數40萬人。完成農村公路投資11.9億元,新增9個通油路鄉鎮、1527個通油路建制村。完成32416 口沼氣池建設任務,新建太陽能用戶200戶,風力發電100戶。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88.21%。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資1.56億元。
    (三)工業經濟高速增長,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取得新突破。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73億元,增長38.99%。
    “兩區六園”格局基本形成。榆林經濟開發區已投入20億元,引進項目171個,總投資規模達165億元。神府經濟開發區發展各類企業163戶,總投資規模21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70億元。榆神煤化工園區總體規劃經省發改委已正式批復。榆橫工業園區,榆馬公路年內可全面建成通車,園內4條主干道已開工建設。府谷煤電載能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已上報省發改委,區域環評已委托。府谷煤電一體化項目(載能工業園區)得到國家發改委批準。綏米佳鹽化工區具備啟動建設條件,目前已成鹽井16口,產能144萬噸。定靖油氣產能園區確定定邊湖鹽年產100萬噸原鹽、30萬噸聚氯乙烯、30萬噸原明粉的“133”開發項目,動態投資30億元,并正式納入能源基地建設項目。吳堡煤焦化園區,確定“155333工程”,規劃投入100億元,建設年產500萬噸主焦煤礦井、500萬噸洗煤廠、300萬噸焦炭廠、30萬噸煤焦油廠、30萬噸甲醇廠和2×3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廠。
    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列入調度考核的66個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43.6億元,占全年計劃任務的87%。新開工建設了四縣區石油產能建設、延長集團20萬噸醋酸等9個大型能源化工及配套項目。重大前期目項中,郭家灣2×300MW煤矸石電廠已被國家發改委正式列入2007年開工計劃;延長集團靖邊150萬噸甲醇等6個項目取得省發改委備案批復。11月底,已有4個前期項目開工建設,25個項目正按計劃進度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公路方面:榆神高速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已開工。青銀高速公路榆林段全部開工建設。包頭到西安高速公路在清澗啟動了開工儀式。鐵路方面:太中銀鐵路榆林段已全線開工,西包鐵路復線年底動工。榆林機場路面工程9月底已按計劃全部完成,明年將建成試航。水源方面:神木采兔溝水庫具備蓄水條件;王圪堵水庫項目建議書已通過中咨公司評審;王寨水源工程已具備開工條件。
    (四)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2.79億元,同比增長44.8%,完成省上下達任務400億元的113.29%。2007年全市列入省級重點項目和重大 前期項目計劃共35項,完成投資220億元。招商引資簽訂項目數量和引資額均創歷史新高,全年簽訂項目104項,投資總額579億元,引資535億元。
    (五)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一是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取得重要成果!队芰质谐鞘锌傮w規劃》已通過技術審查,正在履行法定行政審批程序。二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就。今年安排城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9項,投資18億元。古城步行街、榆溪河二期、上郡南路改造等工程全部完成。新建和改建公廁21座,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9.8%,綠地率27%,人均公共綠地達到4.76平方米。新聞大廈等8項重大社會事業項目已舉行奠基儀式。三是“雙創”工作全面加強。實施藍天工程,治理大氣污染,集中供熱盲區改造天然氣鍋爐,拆除燃煤鍋爐,取締煙煤市場,清理回收煙煤,城區空氣質量好于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天數達到278天,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六)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
    一是“五大生態示范工程”全面啟動。全市完成造林65.79萬畝,森林覆蓋率30.7%。二是礦區環境治理初見成效。編制完成了《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全市904個隱患點和受威脅的群眾重新發放“兩卡”,將55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列入防治方案。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狠抓以錦界工業園區循環示范工程為代表的50個重點能耗企業和3個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的節能管理,啟動了榆林經濟開發區生態工業集中園區建設。加大“五小”企業整頓力度,關閉了115戶蘭炭生產企業。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分別減排0.4萬噸和400噸,單位GDP能耗下降4.8 %,扭轉了“十五”以來能耗逐年上升的趨勢。
    (七)區域經濟全面推進,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
    一是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市非公企業達到6846戶,新增1653戶,全市非公經濟總量占到GDP的45%,財政貢獻率達到42%。二是招商引資成果豐碩。累計簽訂各類招商引資項目104項,投資總額579億元,引資535億元。三是區域合作與交流取得新進展。成功舉辦了中國·榆林首屆國際蕎麥節、紅棗節和西部國際煤炭博覽會、陜晉蒙寧甘市長論壇以及北京榆林商會成立慶典等投資促進活動,與陜晉蒙寧甘七市達成區域合作框架協議,與北京市宣武區、西安高新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八)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社會進步成效顯著。
    教育,全面實現“兩基”奮斗目標,城區新建7所學校,完成榆林中學整體搬遷,省級標準化高中達到11所?萍迹幹仆瓿伞61211”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初步確定紅棗、馬鈴薯、羊子、牧草、小雜糧和設施蔬菜六個科技示范基地的實施單位;完成50個農業科技推廣轉化項目的立項工作,啟動綠色產品認證中心前期工作。文化,第二屆榆林旅游文化藝術節各項活動異彩紛呈,陜北民歌進軍營、陜北民俗文化展演、世界三大民歌演唱會、世界民歌論壇、2007白云山論道等一系列活動圓滿舉行。體育,在剛剛結束的省第六屆農運會上,我市代表團喜獲14金15銀,總分名列第二。
    (九)高度關注民生問題,和諧社會穩步推進。
    一是扶持南部縣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今年,市上安排扶持南部縣發展項目67個,總投資5.6億元,市扶資金1.37億元,全年完成70%以上。二是民生問題得到一定解決。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全市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4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4.3億元。三是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共發生各類事故655起,同比下降22%;死亡263人,同比下降26%。
    (十)政府管理開拓創新,行政能力明顯提高。
    一是全面推行陽光行政。開展了績效考核、績效預算、行政問責、績效審計四項政府管理創新課題研究,推行一表、一圖、一件、一盤的“四個一”管理模式,完善了重點項目建設“五個一”工作落實機制。建立了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推進了政府投資決策科學化、監督公開化、操作程序化。二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實行政府領導領辦人大代表重點建議和政協委員重點提案制度,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理順了與中省企業的關系,協調神華集團在榆林設立結算中心,組建煤炭運銷一體化公司,推進地企合作。城市綜合執法局正式掛牌運轉,招商局進入實質性工作。三是大力實施政務公開。全面推行行政服務公示制、標準化服務承諾制和審批時限制,推行“一廳式”辦公。創辦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報》,及時公布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主動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加大督察督辦力度,有效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落實,提高了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總體形勢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三大失衡”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農業災害影響農民增收;節能降耗形勢嚴峻;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還需進一步加強;城市禁燒煙煤、交通秩序整頓和“雙創”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行政不夠規范。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給予解決。
    二、2008年工作部署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我們初步提出200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綠色生態名市三大目標,全面發展能源、城市、生態、區域四大經濟,大力推進“兩個基地、一個中心”建設,努力形成能源化工、特色農業、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設文明和諧新榆林而努力奮斗。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億元,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30億元,增長17.1%以上;財政收入達到190億元,增長22%以上;地方財政收入達到60億元,增長19.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0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5億元,增長15 %以上;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控制在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圍繞上述目標,2008年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兩個基地、一個中心”建設,實現榆林經濟跨越發展。實施“44599”工程,全面提升特色農業發展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基地建設;通過大項目引領、園區承載、項目推進,加快推進建設能源化工基地;加快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二是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協調發展?萍迹^續推進61211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加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教育,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費補助政策,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文化,要繼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力爭完成陜北歌舞劇《米脂婆姨綏德漢》的創作排演,組織參加陜西省第五屆藝術節、第四屆陜北民歌大賽。衛生,要加強合療基金使用管理,力爭到2008年底,全市農民參合率達到89%以上,基金使用率達到85%以上。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8‰以下。
  三是切實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繼續扶持南部縣發展;繼續實施“關注民生十大百姓工程”;推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四是創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能力。要嚴格依法行政,積極推行陽光行政,完善與市委、人大、政協的協調溝通機制,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專家學者以及人民群眾的監督。建立民主高效和諧的工作機制,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強化廉政建設,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三、積極支持政協發揮職能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主動支持政府工作,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南北統籌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礦產資源的有序開發與環境保護、特色文化大市建設、文化文物保護和利用、科技自主創新、扶助弱勢群體等10多個方面,提出了80多條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職業教育、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規范行政執法、城市交通管理、農產品名牌戰略、食品衛生安全、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城鎮化帶動戰略等30多個問題進行專題發言獻策,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作出了較大貢獻。借此機會,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我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向全市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榆林正處于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謀求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必須聚萬眾之心、納各方之策、舉全市之力。人民政協人才濟濟,匯聚了全市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名流和一批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是我們的“智囊團”和人才庫。希望各級政協充分發揮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成為促進榆林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與政協組織的溝通和聯系,大力支持政協組織發揮“三大職能”,切實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
  第一,廣集群智,規范程序,積極推進政治協商。政協要繼續堅持參政為公、議政為民的理念,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有見地、有分量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和政府正確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而政府將充分借助人民政協智力密集、團結面寬和聯系面廣的優勢,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并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來保證政治協商的經常性和實效性。同時,不斷增強協商意識,遇事多商量,特別是與各界人士多商量,廣泛聽取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并不斷拓展協商內容、擴大協商范圍、提高協商層次。
  第二,廣辟渠道,豐富形式,自覺接受民主監督。人民政協是政府密切聯系群眾、接受群眾監督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政協的民主監督是我國監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協要積極暢通監督渠道、豐富監督形式,政府將自覺接受來自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在思想認識上,把民主監督作為改進工作的重要動力,做到聞過亦喜,從善如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積極納諫。在實際行動上,進一步支持政協對有關部門和窗口單位的民主評議,努力使提案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對政協的民主監督始終保持歡迎的態度,對政協提出的監督意見,及時研究,積極采納,積極回應,并落實到行動上,努力改進工作。
  第三,廣開言路,營造氛圍,支持政協參政議政。支持和協助政協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參政議政活動,一些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重大事項的論證、社會熱點問題的協調解決,將邀請政協委員參加,并認真聽取政協的意見,發揮其作用。政協確定重點調研、專題視察課題,政府將積極通報有關情況,提供材料,使委員更廣泛地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同時,認真研究、采納政協重大調研提出的對策建議,促進政協調研成果的落實轉化。
  總之,政協工作任務光榮,使命崇高。在新的一年里,我們真誠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為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獻計獻策,經常給市委、市政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指導幫助我們把榆林的事情辦好。同時,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為各界人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與大家一同創造榆林輝煌的明天。
  最后,向大家拜個早年。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ň庉嫞撼hぃ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86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