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言論
在榆林市政協理論學習班開班式上的致詞
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北戴河管理局副局長 聶恒振
尊敬的趙建國副主席、尊敬的榆林市政協理論學習班的全體同志:
值此榆林市政協理論學習班開班之際,我代表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全體同志,對學習班的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同志們千里迢迢來到北戴河干部培訓中心表示熱烈的歡迎。
榆林,是一個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的地方。歷史上,不僅有秦朝扶蘇、蒙恬,漢朝李廣,唐朝尉遲敬德、郭子儀,宋代范仲淹、楊家將,明朝余子浚等名將曾經鎮守于此,而且先后涌現出大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繼遷、北宋楊家將楊繼業、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重量級英雄人物。
榆林,是一個革命老區。無論在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都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英雄的榆林人民,為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保衛陜甘寧邊區不惜巨大犧牲,先后有二萬多人為革命英勇獻身,涌現出李子洲、霍世英、杜斌丞、李鼎銘、張季鸞等一批革命先烈和著名人士,培育了劉瀾濤、馬文瑞、郭洪濤、安子文、張達志等一批重要的革命家和黨的高級干部。
榆林,以其輝煌的歷史,英雄的人民,光輝的業績,令人敬仰,令人欽佩。
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榆林人民必將以更大的決心,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創造節約型、創新型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再創輝煌。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的第一年,也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在這關鍵時期,榆林市政協適時舉辦理論學習班,對部分市、縣(區)政協委員和政協干部進行學習培訓,不僅是重視學習的體現,更是對全面提高委員和政協干部的自身素質及其提高履行職能水平的認識到位、決心到位、措施到位的具體體現。這次學習班在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舉辦,體現了你們對干部培訓中心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培訓中心將盡最大的努力,為學員提供方便,搞好服務,力爭使大家住得舒心、吃得滿意、學有所獲、不虛此行。當然,培訓中心在硬件和軟件建設上,尚有許多不完善、不到位和不盡人意的地方,難免會在工作中出現一些漏洞,不能讓同志們人人滿意。希望大家能開誠布公地、毫不吝惜的提出寶貴意見,幫我們改進工作,提高服務質量,把工作做得更好,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下面我再簡單地把培訓中心和北戴河的情況向同志們作一簡單介紹,以方便學習生活,不虛來北戴河一行。
培訓中心的前身為全國政協北戴河管理處。再往前是北戴河休養所。1992年,因干部培訓工作的需要組建培訓中心,1994年經中編委批準,正式列編組建“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中心的任務有三項:一是負責對政協系統縣(處)、廳(局)級干部的培訓工作和對全國政協委員培訓的組織服務工作;二是負責全國政協領導、供給關系在全國政協的委員、文史專員、離退休老干部和全國政協機關、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臺聯中央機關職工的暑休接待服務工作;三是充分利用培訓和接待的間隙、空余房、床對外經營創收,以彌補經費不足。中心組建以來,歷屆政協領導都非常關心、非常支持。每期培訓班開班,都有一位副主席專程到場參加開學典禮,作報告,提要求,這已形成一種制度。李瑞環主席先后多次到中心視察指導工作,提出了“年年都要有變化,年年都要有發展”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干部培訓中心的建設。十屆以來,賈慶林主席、王忠禹常務副主席十分關心干部培訓工作,十分關心干部培訓中心的建設。“非典”過后的第一期培訓班,不僅忠禹副主席親自到會看望大家,發表重要講話,而且賈慶林主席還專程到培訓中心接見了全體學員,極大的鼓舞了學員的學習熱情。2004年4月,又第一次召開了全國政協系統干部培訓工作座談會,交流經驗,制定五年的培訓規劃,忠禹副主席始終到會,慶林主席接見了全體與會代表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領導的重視,使培訓中心的建設和培訓工作始終健康有序,越來越好。干部培訓中心組建以來,已先后舉辦計劃內安排的培訓班50期和受地方政協委托舉辦的委培班近30期。培訓各級政協干部22000余人,受到了各級政協的歡迎。
下邊我再向同志們介紹一下北戴河風景區的概況。
北戴河區隸屬秦皇島市,是秦皇島市轄的一個行政區。位于秦皇島市區的西邊,距海港區18公里,距山海關區20公里。面積70.3平方公里,是一個小區,總人口5.87萬,其中城市人口不足三萬。其經濟主要以旅游業為主及與之相關的加工業、服務業,還有種植業、漁業等。北戴河風景區東起狼牙橋,西至戴河口,海岸線長約15公里。風景區總面積約19.5平方公里,是中外馳名的旅游避暑勝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1年,北戴河海濱風景區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
北戴河海濱的開發歷史較早,較長。光緒19年(1893年),工程師、英國人金達為修建津榆(天津—山海關)鐵路勘察線路到北戴河村,閑時到海邊和蓮蓬山游覽,發現沿海沙軟潮平,風景怡人,符合西方人旅游避暑的要求,于是回到北京大肆宣傳,吸引了不少在華的外國人,如外交人員、神職人員、商人和中國的達官貴人來到這里,蓋別墅、建教堂,使其成為一個避暑地,成為中國最早的三大別墅區之一。清光緒24年(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北戴河為旅游避暑地,準許中外人士雜居。但在較長時間里沒有規劃,缺乏管理,秩序混亂。1919年,原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朱啟鈐在北戴河創建了“公益會”,筑路修橋,開辟旅游景點,設置金融、郵電、商業、飲食服務等機構,使北戴河風景區的建設逐步走上有序的軌道,發展成為一個較為繁榮的旅游避暑地。
北戴河海濱風景區之所以讓人向往,讓人陶醉,之所以成為避暑勝地,應該有這樣三個特點:一是環境優美,風光秀麗。風景區西部是婀娜俊美的聯峰山,山色青翠,植被茂盛,山中文物古跡眾多,各種風格的亭臺別墅掩映其中,登高遠眺,20平方公里風景區盡收眼底,藍天碧海,金沙綠樹,紅瓦白墻,別具一格。南面是悠緩綿長的海岸線,質細坡緩,沙軟潮平,海水清澈,鹽度適中,沿海30多個專用和公用海水浴場是海浴、沙浴、日光浴的理想之地。東部以鴿子窩公園、游船碼頭、碧螺塔、金山嘴為代表的景區是觀日出\看海潮的最佳境地。每到旅游季節,每遇好天氣,游客便早早來到這些地方,一睹海上磅礴壯觀的日出景象。沿海岸線向內,分布著老虎石、秦皇宮、怪樓奇園等各種風格、特色的景點供人游覽。加上眾多的街心公園的點綴,山、海、花木與掩映其中的各式建筑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優美、和諧的風景畫。
第二個特點是氣候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這里年平均氣溫10度,盛夏平均氣溫23度,是旅游、避暑、休療養的理想之地。
第三個特點是空氣好。北戴河海濱風景區自然條件優越,空氣清新。濱海地區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氧離子4000個,高于一般城市10—20倍。一句話,這里的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空氣新鮮,沒有污染、沒有噪聲,具備當今世界海洋旅游的五大要素——海洋、沙灘、空氣、陽光、綠色,。為發展旅游和休療養事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區內有中央機關、國務院各部委、部分省、市、區、大企業的各類休療養院所、培訓中心、辦事處188家,更因中央領導每年在這里辦公休息而享有夏都美名。
北戴河還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觀鳥勝地之一,是候鳥遷徙的大通道,每年的春、秋季,能觀賞到405種各種鳥類,吸引無數中外觀鳥愛好者聚集北戴河觀鳥,成為一大新景觀。
我們全國政協干部培訓中心就坐落在風景區的東部海邊。
現在正值北戴河黃金季節,同志們能在這季節來此學習非常難得,祝同志們學習好、游玩好、休息好,祝學習班圓滿成功!
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