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言論
在全市政協文史工作暨《榆林文史》第十五輯發行會上的講話
白建琴
(2016年5月23日)
各位委員、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值此新一輯《榆林文史》出版發行之際、表彰全市優秀文史員之時,首先表達我的衷心祝賀!同時,我謹代表市政協,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全市奮戰在文史工作一線的各位領導、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配合和鼎力支持政協工作的各位委員和各部門、單位表示誠摯的感謝!
近年來,榆林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各縣區政協也碩果累累,一批高質量、廣受群眾好評的如《王軍余詩文漫畫選集》《靖邊文史》《鹽州古韻》《橫山名人傳》《名州異鄉人》《清澗文史資料》等各類多種圖文并茂、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史書籍相繼出版,充分發揮了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功用。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時期,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做好新形勢下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意義
四屆榆林政協所處的“十三五”時期,正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在這個深刻變革的階段,做好政協文史工作,對榆林經濟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1、加強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社會進步的需要
今年,在四屆一次會議上,市委胡書記明確要求: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委員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履職盡責的新思路、新方法,主動投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為榆林轉型發展作出新貢獻。劉春橋主席要求全體政協委員要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創新引領、主動轉型”發展戰略,“三區一高地”發展定位、“兩個率先”發展目標,堅決貫徹、落實市委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這是對全市政協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也是今后我們文史工作的重點和方向。
《榆林文史》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具體、翔實、生動地記錄榆林發展歷史,反映人民奮斗歷程,真實體現社會進步的全過程。所以,文史資料是記載我市各項事業進步發展的佐證,它是具有獨特的鮮明統戰性、翔實史料性、生動可讀性的記憶,能喚醒逝去的歲月,更能為我們滿懷信心地走向未來提供經驗和借鑒,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2、加強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文化繁榮的需要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榆林的特色文化正是文史工作的有效切入點,要抓住我市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補齊發展短板、厚植發展優勢的重大機遇,把文史資料工作融入到提升榆林能源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生態文化中來,充分發揮文史資料對經濟發展、文化進步的助推作用,為全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傳遞正能量。
3、加強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事業發展的需要
截止今天,我來政協工作的時間為兩個月零8天,這段時間里,聽好多人說,現在的文史工作不好搞,資料難搜集,也沒有領導愿意分管,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文史工作雖然枯燥乏味,清貧寂寞,但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緊密相關,它不僅是服務各級領導、廣大民眾的重要載體,更是檢驗黨委、政府、政協履職為民的一面鏡子。所以,各位委員和同志們,在這樣的平臺工作,要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和市政協總體工作安排,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體現好自己的價值,把我市經濟發展中精彩與不足的親歷、親見、親聞撰寫下來,補史之缺、續史之無、詳史之略、糾史之錯,以民主的方式寫史料,以寫史的方式團結人,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有效地踐行“團結和民主”主題,使委員和我們的工作更加出彩。
二、把握重心,切實夯實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基礎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基礎在征集,提升在編纂,在工作中要按照“征集為主、搶救優先、充分利用、服務社會”的要求,拓寬渠道,面向基層、面向群眾。
1、緊扣時代脈搏,抓好文史資料的搶救和征集工作
文史資料的征集重點已轉向建國后,要結合實際,本著搶救為先、減少“史佚”的主旨,征集好建國后社會主義改造、文革和改革開放等各個歷史階段的史料,把以征集出版政治、軍事資料為主逐步轉到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更為廣泛的領域上來,把以文字資料為主,逐步拓展到文字、圖片、音像和實物資料等并重的征集形式上來。同時,對如對石峁遺址的發掘和保護、統萬城國家考古跨越公園建設等重大事件予以重視,關注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進行時。
2、深化精品意識,抓好文史資料的征編、出版工作
一方面要精心選題。選題是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出成果、出精品的先決條件。要結合近、遠期規劃,選好角度,把握特色,深入調研,聽取專家、各民主黨派和委員們的意見。另一方面要注重研究和編審史料,認真研究、考證,力求準確,表述恰當,把好政治關、史實關和文字關。
3、提升建設水平,抓好文史重點縣創建工作
自2011年全省政協文史工作重點縣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強化了文史工作在政協工作中的地位,提升了文史資料征編水平,極大地推動了創建縣區政協文史工作,我市兩批創建單位榆陽、府谷、綏德和佳縣、清澗、子洲政協按照標準,努力創建,先后通過省市驗收,獲得省財政下撥補助資金共180萬元,其中榆陽區和清澗縣政協被評為創建先進單位,走在了全省前列,創建單位要保持成果,分享成果,轉化成果,進一步拓展文史資料的社會功效。
三、凝聚力量,積極推動全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各縣區政協投入到文史工作的經費普遍較少少,硬件設施也跟不上,稿費低廉,稿源匱乏,人員少、條件差等問題尤為突出,今后要努力創造條件加以改進,推進全市政協文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1、加強組織領導
要加強對政協文史工作的組織領導。市縣政協主要和分管領導要切實把文史工作記在心上、抓在手上,在資金、設備和人力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多關心、多指導、多參與,并積極協調,尋求市縣主要領導的支持和相關部門的配合。
2、強化隊伍建設
要強化政協文史征編隊伍建設。目前,有的縣區政協文史委不是獨立專委會,有的專委會沒有副職編制配置,沒有文史干事,只有主任光桿司令,工作僅靠聘用的幾名文史員的愛好和熱情來支撐,文史工作面臨種種困擾,加強政協文史專業隊伍建設已迫在眉睫。我們也了解到有外省政協文史委面向社會公開選調文史工作人員的先例,清澗縣政協在嚴格控編的條件下,招聘、借調2名新聞專業大學生,靖邊縣政協在新一屆政協委員中發展了10名中青年骨干文史員,為文史征編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我們就是要尋求渠道,千方百計吸納愛好文史工作、有較強政治把握能力、較高歷史文化修養和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年輕人,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以培訓,打造出愛崗敬業、扎實苦干的文史隊伍。同時對老文史員要多關心和照顧,為他們創造舒心的工作環境,給予應得的報酬,鼓勵他們發揮余熱。
3、創新工作方法
一是突破傳統工作方式,創新思維。轉變坐等資料上門的意識,主動出擊,廣泛征集。要把專題視察、調研活動融入文史資料工作,積極組織委員參加協商民主活動,在調研中發現文史素材,在征編中轉化履職成果。二是突破習慣運作模式,創新形式。可以出版圖片、音像資料,舉辦展覽會、報告會、學術研討會、文史沙龍等,運用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數字化手段向社會分享文史資料成果,多形式、多渠道開辟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新領域。如橫山縣政協以調研、訪問、舉辦全國學術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研究黨項文化,賦予了厚重地域文化以新的時代精神。三是突破固有單一格式,創新內容。要在繼承的基礎上,保持文史特色,拓寬涵蓋領域,融合多元文化,突顯生活氣息,接地氣,暖人心,擴大社會影響。
各位委員、同志們,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功在千秋的社會文化事業,需要我們共同為之努力和付出。在這里,希望各部門單位、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榆林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同時希望廣大文史工作者與時俱進,創新工作,為政協事業的蓬勃向前和榆林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