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選登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提案選登

提案選登:關于對大夏嘉平陵進行保護性開發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329次     時間:2015年08月31日

提案者:民革榆林市委

案由:

榆林是我國第一產能大市,屬于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

近年來,豐富的煤礦、石油、天然氣、鹽化等資源使榆林經濟社會發展快速發展。但是,近三年來,隨著全世界經濟的疲軟和全球能源價格的普遍下跌,使得我市很快感受到了對資源性經濟依賴帶來的陣痛,房價迅速下跌、資金鏈條斷裂等一系列問題逐漸顯現。然而,煤、石油、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銅川市經濟發展的前后落差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靠不可再生的能源維持經濟增長絕非長久之計,所以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都努力尋找我市經濟發展新的方向和長效經濟發展機制。

發展旅游資源是眾多地方經濟發展比較有效和長遠的途徑之一,比如與我們相鄰的大同市就是一個成功的榜樣。由于旅游經濟的環保、低投入高收益,使得近年來為了促進旅游經濟發展,一些省、市不惜引巨資做一些“人造”歷史文化景點,如河南駐馬店的“齊天大圣誕生地”等遺笑大方的景點和歷史名人在全國各地的衣冠冡來吸引游客拉動經濟,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經濟的強大吸引力。而我們榆林市地處晉、陜、蒙交界,人文、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在中華民族整合和發展的過程中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除了佳縣白云山、橫山統萬城、神木石峁遺址、楊家將遺址、紅堿淖沙漠水湖、靖邊丹霞地貌、紅石峽崖刻等大量已經開發的遺跡,還有石峁遺址、統萬城遺址、大夏嘉平陵等尚有待深入開發。

大夏嘉平陵在榆林市麻黃梁鎮七山,它是劉衛辰之子赫連勃勃繼魏晉之后建立起的,是夏、周文化文明的傳承融合后,人力形成的陵墓。大夏嘉平陵發現常樂堡的古“朔方”城遺址、雙山遺址、掌蓋界遺址、三臺界遺址等都是與統成城遺址同時代文化的產物。

大夏嘉平陵是揭開中國古代史上“河朔”文化的基礎,對它的保護研究與開發,有利于發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榆林文化和經濟持續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綜合以上所述,無論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還是對要合夥要旅游經濟長遠發展。

對策和建議:

一、對大夏嘉平陵進行保護性發掘考證

大夏嘉平陵地處榆林市麻黃梁鎮七山,上有當地居民亂建亂蓋的侵蝕,下有七山煤礦采空區塌陷的危險,可謂是岌岌可危,如不及時加以考證保護,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建議盡快邀請國家文化部門及權威專家對大夏嘉平陵進行全面的保護性考證發掘,以鑒定其歷史文化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

二、整合開發我市有價值歷史文化遺跡,完善旅游配套設施。

我市有佳縣白云山、橫山統萬城、神木石峁遺址、楊家將遺址、紅堿淖沙漠淡水湖、靖邊丹霞地貌、紅石峽崖刻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和人文景觀,建議將大夏嘉平附作為中民向周邊輻射,形成以榆林市為中心的生態人文旅游圈。發展旅游產業,交通將是首要條件,從佳縣白云山每年旅游高峰期的車輛擁堵就可以看出現有交通弊端。因此建議從發展旅游的角度對全市交通網絡做戰略規劃,將旅游交通作為我市當前主要的基礎建設,達到讓所有旅游景點相互呼應、暢通無阻。

三、加大宣傳力度,把榆林建成成為環保的旅游型城市

近年來好多國人只知道榆林與沙漠和戈壁灘聯系在一起,或者只聽過“神木煤炭”、“房姐”等名詞,卻對榆林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一無所知,這充分說明了我們對榆林的歷史文化宣傳不夠。因此建議加大對榆林的正面宣傳力度,利用現有的先進網絡媒體和通訊載體,大力宣傳榆林的歷史文化、旅游景點、人文景觀,將榆林建成一座集生態居住、綠色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29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