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選登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提案選登

提案選登:關于發展循環經濟 促進能源企業轉型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提案委    點擊數:1025次     時間:2014年07月09日

提案者:民革榆林市委員會

一、基本情況

循環經濟體現了資源價值、環境價值、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我市被列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以來,大力推行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的轉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原煤-發電-粉煤灰-建材工業、原煤-甲醇-下游產品-建材-食用級二氧化碳、鹽-燒堿-聚氯乙烯等多個循環經濟鏈條。

如:北元化工建設投資83.8億元的全國最大的100萬噸/年聚氯乙烯循環綜合利用二期項目完全實現“三廢”零排放。熱電裝置為化工、水泥裝置提供蒸汽,余熱發電,化工裝置所產生的電石泥、鹽泥廢渣和熱電裝置所產生的粉煤灰,全部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料。產業鏈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70億元,可安排3000人就業,年直接轉化原鹽165萬噸、電石165萬噸,間接轉化原煤600萬噸,并可引導產生一批PVC上下游企業,促進地方煤炭、電力、運輸、服務等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普元集團建設計劃總投資26億元的恒源循環經濟示范小區(南區)98萬噸/年半焦綜合利用項目。利用洗選煤車間煤矸石、煤泥和焦爐產生的焦末進行發電,解決各生產車間的用電問題,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和爐渣是免燒磚原料;焦爐產生的荒廢氣進入煤焦油加氫車間生產,產生的解吸氣再進行發電。項目投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這種建立在環境價值論、復合系統論基礎上的經濟模式,對榆林其它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深度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循環經濟是資源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精細化發展促進資源附加價值,不僅有利于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共贏,也是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方式。通過發展“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再生產”循環生產模式,延伸了能源產業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能源企業應當把握好我市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的發展機遇,努力做到低收入、高產、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續,通過技術和產業鏈升級降低生產成本、排污就地轉化,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資源型城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發展循環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1、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落后。目前我市大多數能源企業受傳統主業影響,資金、技術投入不夠,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和環保產業技術水平不高。高科技的項目少,與能源相關產業的嫁接力度水平普遍較低,綜合利用裝備規模小、工藝落后。同時,基于目前的環保工作依然以直接投資為主要方式,對于循環經濟投入較少。

建議政府加大綜合利用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支持開發、建設技術含量高、廢棄物利用量大、產品附加值高的綜合利用項目。

2、循環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由于循環經濟項目初期投資大、市場開拓周期長,企業投資建設的資金壓力大。尤其是民營企業,僅靠企業自身的積累來發展循環經濟是遠遠不夠的。民營企業銀行貸款難度大,手續審核嚴格、周期長。建議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對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支持力度,提供優惠的財稅、金融信貸政策;另一方面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每年繳納的排污費設立專項返還基金,用于循環經濟項目的再建設。

3、循環經濟宣傳力度不夠。由于受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加之循環經濟項目的前期投資過大,利潤回報率周期長,一些企業對發展循環經濟產生有逃避現象。建議政府廣泛開展循環經濟知識的普及和宣傳,積極扶持發展循環經濟的企業。充分利用經過試點以來近年培育成長起來的企業案例大力進行令人信服的示范教育,促進全市經濟轉型發展方式的轉變。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47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