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提案選登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提案選登

提案選登:關于我市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的建議案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提案委    點擊數:2486次     時間:2014年07月07日

提案者  白永貴

革命遺址既是我市亟待開發的重要紅色文化資源,也是我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革命遺址,對構建和諧社會、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先進文化、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市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全市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大部分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最好教材和場所。然而大多革命遺址既承受過自然環境、戰爭環境的破壞,又面臨著城市拆遷、土地整合、新農村建設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的革命遺址遺跡保護與利用情況不容樂觀,在管理體制、建設規劃、資金投入、研究宣傳等方面還存在突出問題,有的革命遺址處于閑置狀態,有的革命遺址被損毀,文物流失情況嚴重,亟需搶救、維修和保護。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革命遺址現狀情況

    經我市各級黨史部門近年認真普查,確認全市共有革命遺址370處,損壞遺址57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131處,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場所66處,革命領導人故居80處,烈士墓17處,紀念設施43處。按地域分類:榆陽區有26處,神木縣有43處,府谷縣有7處,靖邊縣有21處,定邊縣有49處,橫山縣有35處,佳縣有40處,米脂縣有12處,綏德縣有31處,子洲縣有33處,吳堡縣有67處,清澗縣有6處。包括黨的重要機構,發生在榆林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會議、重大戰役戰斗遺址、舊址;重要黨史人物故居、活動地;具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事跡發生地或墓地、陵園;新中國建立后興建的內容涉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類紀念館、展覽館等紀念設施,以及能夠反映民主革命時期黨的重要歷史活動、進程、思想、文化的各種遺跡等等。

    全市革命遺址中,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處,占遺址總數0.5%;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占遺址總數3.2%;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占遺址總數7.2%;未定215處,占遺址總數58%。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是:榆林城墻、榮河書院。

    全市革命遺址中,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6處,占遺址總數1.6%;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處,占遺址總數0.5%;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6處,占遺址總數9.7%;未定214處,占遺址總數57%。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是:紅石峽、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神

泉堡革命紀念館、凌霄塔、南豐寨會議舊址、杜斌丞圖書館。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保護管理機制

    缺乏完善健全的保護管理機制,這是目前我市革命遺址保護、開發和利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由于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一直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使我市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管理部門不統一,責任主體不明確,實際工作中相互扯皮。更有許多散落在村鎮山野的革命遺址,大都處于無人管護的境地,經長期自然損毀和人為破壞,許多遺址都難覓蹤跡,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二是管理措施和資金無法落實,遺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三是遺址開發利用時的隨意性。因沒有主管部門及業務部門的指導和科學規劃,有些地方對遺址開發利用時,不認真論證,隨意修建、翻建,甚至完全改變了遺址的原貌,造成不應有的破壞。

    (二)對革命遺址的宣傳不夠

    我市大部分革命遺址都地處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長期以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外人很少知道。普查中我們發現,即使是當地人,除年長者對遺址上所發生的事情略知一二外,年輕人幾乎根本不了解。這也是許多革命遺址得不到很好保護,遭到人為破壞的重要原因。

    (三)開發和利用不夠

    我市革命遺址普遍存在內涵展示不豐富的問題。大多數有紀念場館的革命遺址還是簡單的陳列的模式,可看東西較少,表現手法單一,歷史內涵挖掘不夠。革命遺址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發揮也不夠。許多革命遺址的利用,僅限于清明節掃墓等活動,形式不多,利用不充分。未定級的革命遺址則處在無人管理和自生自滅的現象。

    三、加強革命遺址保護與開發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保護機制,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盡快出臺革命遺址、遺跡保護管理的政策、法規,明確革命遺址的管理保護主體,強化管理手段,落實管理措施,保障管理維護資金。

    (二)大力開展革命遺址宣傳工作。保護和利用本區域的革命遺址,既是尊重歷史的客觀需要,又是強化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開展革命遺址宣傳工作非常重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應高度重視。宣傳、黨史、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門要協同開展工作,全方位地對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整理、提煉和整合,提升紅色旅游文化的品位和知名度。要利用一切新聞媒體和傳播手段,大力宣揚黨的光輝歷史,使大家充分認識保護、開發和利用革命遺址的重要意義,使革命遺址在保護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護。

    (三)完善設施,加強管理。本著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加強硬件建設,對遺址尚存,已有紀念場所的,應保護、維修和完善配套設施;對遺址無標志的,應盡快查找其確切位置,建立紀念設施,至少應設立紀念標志,以免日久湮滅。做到對革命遺址,紀念有設施(標志),管理有部門負責,經費有保障。

    (四)將革命遺址確定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對革命遺址遺跡進行全面普查時發現,因種種原因,有一些革命遺址應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尚未確定,已確定的級別認定不規范。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將全市革命遺址中可確定為省、市、縣不同級別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予以審批掛牌,加以規范,并積極將夠條件的遺址申報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繼續努力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爭取專項資金,用于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建議各級政府把重要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每年應撥出專項資金用于革命遺址遺跡的維修和保護。轉變思路,采取“積極依靠外援,爭取部門支持,形成社會合力”的模式,鼓勵民間投資,努力爭取區內外社會各界對保護、開發和利用革命遺址的支持,多方面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籌措經費。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0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