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當前位置:首頁 >>榆林文史

明武宗、康熙帝在榆林的傳說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3245次     時間:2015年06月29日

何志剛

榆林又名榆陽,雅號駝城。榆林地域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黃帝當時即在這一帶活動。

《漢書》、《水經注》記載:發源于榆林城北刀兔海子的榆溪河古代叫帝源水,其河流名含有黃帝族起源和發祥之意。戰國、唐宋時期榆林一帶均有過建置,是我國北方軍事要地。為了強化對外族的抵抗,明睚統二年(1437)延綏鎮都督王禎領兵在原榆林莊(今城內龍王泉處)附近始筑榆林城堡。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衛,成化九年(1473)延綏鎮治所由綏德北遷至榆林,為九邊重鎮之一。其后經過成化二十二年(1486)拓北城,弘治五年(1492)拓中城,正德十年(1515)拓南城的“三拓榆陽”,到了清代同治年間成為古城現有規模。由于榆林戰略地位,秦始皇、漢武帝、隋煬帝等都曾途徑榆林,但最值得論及的是明武宗和康熙帝,他們不僅駐蹕榆林,且留下不少話題,筆者就有關典籍與民間傳聞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明武宗名朱厚照(1491-1521),是孝宗獨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17年,因荒嬉無度而死,終年31歲,無子嗣。柏楊曾說:“朱厚照是一個對女人和游蕩有興趣的花花公子,荒唐而且任性!保ㄒ娭袊A僑出版社善從編著《中國皇帝全傳》)他縱情聲色,不愿坐朝,每日曾先后五次出巡,在奸臣江彬等護駕下盡情飽攬風光,物色美女。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憲宗的皇后、太皇太后王氏去世,三月武宗即第三次巡游。在昌平、密云等地劫掠婦女十數年,直至五月歸京。一月之后他又打著巡視邊境的旗號第四次巡游,十二月經宣府、大同,自偏關渡黃河,過府谷、神木到榆林,期間還曾到綏德宿總兵戴欽之家,納其女,賜其尚方寶劍,掛征西將軍印。同時有延綏總兵馬昂在正德十一年(1516)因罪被罷免,知武宗好色,便把嫁給指揮畢春的妹子奪回獻給武宗。此女善歌舞,武宗甚喜,大愛寵愛,馬昂因之升為右都督。不久又回榆林駐蹕“懷德門”(后改名凱歌樓),次年二月離榆返京。在榆林駐蹕兩月多,為帝王出巡在一地留住時間之長所鮮見,且有許多傳說。

武宗所駐蹕的懷德門是明弘治五年(1492)二拓榆林城的南門,富麗堂皇。喜淫樂好佛道的武宗將“懷德門”改名“太乙神宮”,他矚目東山廟岳高聳,蔚然壯觀,街道樓閣相望,行人川流不息,四合院簇擁,里巷密布,興之所至信口說道:“榆林真乃小北京也!”于是榆林便有了“小北京”的美譽。后來1938年時張繼率國民黨中央慰問團來榆,同來的老舍先生在其所著長詩《劍北篇》中也贊嘆榆林“略具北平的局面”!皯训麻T”則在正德末年由延綏巡撫姚鏌改名“凱歌樓”,因在懷德門前舉行擊敗入侵的蒙古軍祝捷儀式,也為借以禮贊武宗而改之。

武宗到榆林時征調紅極一時的歌女劉楊氏及以演奏為生的其父劉良,還有宮中歌伎、樂工,每日鶯歌燕舞,弦樂月繚繞,城中善音樂者常常駐中聆聽,亦有隨之低吟附和者。后來康熙年間榆林衛同知譚吉璁(浙江人)任職期間將江南韶音帶來,常!耙拱肭暵牆M城”。這二者即榆林小曲之源頭。清光緒年間,榆林文人王吉士等將本地流行的歌詞小調予以改造,融宮廷音樂的高雅、江南絲竹的纏綿和陜北民歌的悠揚一體,遂成“一枝獨秀”的榆林小曲。

再說榆林民間流傳女子出嫁后給家中寄帶衣物時常以黃布包袱(上系一紅布帶子、帶子栓一銅錢)包裹,按說封建社會民間不可隨意用黃布或黃絲綢衣裝、行囊,據說這是由于戴欽女隨武宗連襠褲京師后常以黃布包袱往榆林戴欽家帶衣物,于是榆林民間蒙受皇恩而仿效之。

還有一說,武宗駐蹕懷德門太乙神宮時有宦官在街頭買回棗夾子讓武宗食用,說是好吃得很。武宗說:“未曾吃過,讓我試吃。他吃后頗為滿意,攜帶更為方便,真乃世間美食也!睋f武宗回京師時還帶了許多棗夾子做為干糧,一路吃得津津有味。緣于武宗贊譽,至今榆林餅子鋪多做棗夾子,榆林人也很喜歡食用。

最后是榆林瓷店巷的由來也于武宗有關。據說明武宗來榆林攜帶許多景德鎮官窯特制的碟、碗、盤等瓷器。離榆時正值嚴冬不便多攜帶,遂將不少瓷器留贈地方官員。一些精明的商人從他們手中購得多種瓷器,開起瓷器店,鄰近的巷道便起名瓷店巷流傳至今。

說罷明武宗,再說康熙帝?滴酰1654-1722)名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終年69歲。史家點評其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城,實同開創?滴跞辏1697)春,康熙帝玄燁率軍萬人第三次征討蒙古族準格爾部叛亂頭目噶爾丹。三月七日抵榆走到南門時天已昏黑,城門已關閉?滴醯鄣冉泻伴_門。守城門者說:“天已黑,城門關閉,就是皇上老子來了也不能再開。明早來吧!”康熙帝甚為感慨,回京后便題了“兩守孤城,千秋忠勇”條幅賞賜榆林。地方官將此刻碑豎于榆陽橋南,筆者也曾目睹。此碑后毀于“文革”中。

話說康熙帝次日晨決計到榆林城內一行以探究竟。來到文昌閣前,他看到有幾個老者下棋,心中尋思榆林為古上郡之地,想必人才薈萃,待我一試,便湊上前看。恰有一棋手出恭,康熙便道:“讓我暫替你下幾盤如何?”得到允諾后康熙便坐下與老者對弈。豈料三盤皆輸,康熙遂說:“榆林人棋藝過人,不知識對否?”老者道:“請出上聯!笨滴醣氵食錾下摚骸吧绞瘞r下古木枯,此木為柴!边@是一組字聯,要對出可謂不易。豈料老者略一思索脫口而出:“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真妙。”眾人皆贊:“對得好!”此時出恭棋手歸來?滴跛斓溃骸芭宸!佩服!”然后告辭。

此時康熙肚肌,便與隨行官員到街頭一食堂就餐。侍者道:“有剛下鍋的菜食可用!”隨之端上飯菜?滴醭詴r感覺甚好,吃畢便問:“這是何種菜食?”侍者道:“菠菜燴豆腐!笨滴踹咃嫴瑁吽妓,隨即贊道:“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這真是美食!”據說,康熙回京后叫御廚做菠菜燴豆腐,但遠不如榆林的好吃,從此榆林的這一菜食及豆腐名揚天下。

康熙來榆前對明武宗巡幸榆林之事有所了解,此次到榆頗有感慨,次日晚在給皇太子胤礽的朱批中說:“朕巡幸山西、陜西等地,恐為萬人議論,舉止小氣,每日謹慎自持,俱照巡幸南方例而行,決不有辱臉面……皇太子勿為朕憂慮。朕若如明武宗,則斷不歸朝也!本売诖朔N心理,加之軍情緊急,“九日率軍離榆”(見原《榆林市志》),西行不遠即詩興大發,寫下《出塞》一詩。詩前小序道:“沿邊山行,崗嶺崎嶇,黃沙彌望,因自榆林塞取道塞外,沙淺途平,”水草咸便,且十二日之程減半達安邊堡,書以記之,詩曰:“森森萬騎歷駝城,沙塞風清磧路平。冰泮長河堪飲馬,月來大野照移營。郵簽記地余驛,羽轡行邊六日程。天下一家無內外,烽銷堠罷不論兵!痹娭小榜劤恰奔从芰盅欧Q,該詩抒發了康熙帝的美好愿景。不久果如其言,噶爾丹叛亂被平安,康熙由寧夏經包頭等地班師回京。

史籍中在寫到清朝時常有“康乾盛世”之說,在清十二帝中康熙帝可謂“圣明天子”。榆林鄉土文學中我還看到十多篇“康熙私訪”的傳說。諸如“康熙給干爐起名”、“魚河城隍救康熙”等,因有的顯系無稽之談,有的失之故弄玄虛,故不再贅述。

(作者系市政協特邀文史員、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26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