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史
做這樣的才有價值
作者:劉生仁)2是一名新中國誕生前過來人。從小經受著黨和政府的培養教育。參加工作后,一直聽的是黨和政府的聲音。尤其,經歷了學雷鋒、學焦裕祿的火紅年代。那時,把人們都帶到了做好人好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地里。雷鋒、焦裕祿的先進事跡,時時響徹人們的耳邊。時至今日,有不少人非常向往,懷念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和每個人的精神面貌。
我同大家一樣,正當懷念那個年月的時候,今年“五四”節之際,《陜西日報》頭版頭條位置登載了題為“從心開始的青春服務”,介紹的是省青年突擊手標兵,西安市公交二公司駕駛員楊寧的事跡。讀了這篇文章仿佛又回到了學雷鋒、焦裕祿的年代里。楊寧干的是汽車駕駛員工作。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卻體現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楊寧開車當中,自覺不接手機,想的是乘客的安全。每天早出車,晚歸車,她總是堆著笑臉,娓娓說一句:“大家好,歡迎乘車”。“謝謝乘坐,再見”。早晚兩句問候的話,撩起乘客心里一股暖融融的感覺。103路上有一位老人,經常乘坐她的車,她一年四季扶老人上車,并安排到前排坐。她對乘客說話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禮貌待人。在西安公交界提起楊寧的名字,無不翹指贊譽。一位長期乘坐103路的女乘客,得知楊寧經常因為出車來不及吃早餐,連續好幾天在北新街站送上熱乎乎的牛肉大餅。楊寧曾對人說“群眾的認可,就是我的前進動力”,“每當工作上稍有松懈,我就想起牛肉大餅。不認真工作,就對不起群眾的一片心意”。楊寧16年如一日,早出晚歸,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她能這樣認真地對待工作,決不是由于金錢的誘惑,也不是懷著什么個人目的。她經常想的是怎樣做人,以一種高尚的人格魅力,時刻激勵著她的前進。她認為,做為一名共產黨員,人民職員,就得處處為人民著想,為大家多做好事。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正氣的人。這樣才算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如果社會上的人,都像雷鋒、焦裕祿,這個社會就是一個正義無邪、輝煌燦爛、生氣勃勃、團結和諧的社會。楊寧的一言一行和雷鋒、焦裕祿一脈相承,一種思想體系。具體一點,他們都是以共產主義思想,高標準要求自己。他們做人共同的追求目標是:“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楊寧在筆記本里寫道:“成績只是工作前進時的‘加油站’。我要繼續努力,用辛勤的勞動,實現美好的理想;以火熱的青春,在平凡崗位上書寫新的壯麗詩篇。”說“羞恥”朱直敘羞恥說白了就是不光彩。羞恥重于生命。人與禽獸最大的差異,人知羞恥、知恥辱。有的人品格低下,人們說他是“光屁股上場——不顧羞恥”或“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知羞恥,盜賊、娼妓皆可能教化歸正”。“錢不僅沒有良心,而且沒有記憶,沒有羞恥”;“一個人做的羞恥事越多,他的丑名就越大”。人常說“人活眉臉,樹活皮”、“人的名望,樹的蔭涼”就是告誡人們要正名聲,知羞恥。現在社會上有的人不要臉面,不顧羞恥,干出許多讓人切齒痛恨的勾當,實在是愧對祖先,有辱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跑官要官者,帶著妻子,提著巨鈔,三把鼻涕四把淚,熱臉挨著人家的冷屁股,滿臉的奴才相令人作嘔;那些想要文憑想得發瘋的人,無所不用其極,拿著假文憑不知羞恥去撈取榮譽、政治地位而且十分心安理得;那些有權、有錢、有勢的人,走進“娛樂場所”摟抱著比自己女兒還小的“小姐”狂啃亂搔時,比抱著自己的老婆更動情、更瀟灑、更有發明創造;有的人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大肆吞奪不義之財,乘名車、住豪宅、包“二奶”、“三奶”,不覺無恥,還津津樂道,自感驕傲,自視開拓進取之人,還說什么“當官不發財,請我也不來”……千百年來,干這類事情的人被人們看作是非常恥辱的,被視為不屑與之為伍的,令人厭惡,遭受世人唾罵。事到如今,日久月長干這類事的人被磨煉成內行老道,臉不紅,心不跳,戰略戰術一套又一套,大有當博導的資格,世人稱他們吃了“不害羞的真藥”,他們還被某些人稱之、敬之、仰之為時代的能人、紅人、有才華之人、最瀟灑的人。如今世上好像不存在“羞恥”二字,也沒有“羞恥”之事,沒有“羞恥”之人。過去被視為不能做的、不敢做的,現在有人面對面進行“黑市交易”。他們不顧黨紀國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什么犯罪事都敢做,什么東西都敢要,什么食物都敢吃,什么話都敢說,什么地方都敢去,天是老大,他們就是天的老子。腐敗之風屢禁不止,還大有蔓延、升級之勢、令人焦慮、擔憂。“八榮八恥”把老百姓想說的話都說了,把咱們沒想到的也說了,我們要復活“羞恥”,留住“羞恥”,記住“羞恥”,做到知恥而不為,知恥而治恥,人人講禮、講義、講廉、戒恥。(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