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文史
我所知道的張瑞歧
1977年12月,我參加了榆林地區組織的《毛主席轉戰陜北》一書寫作小組,這個小組由地委宣傳部通訊組組長郭洛夫領導,并召開了會議。會上請來了清澗的兩個農民,一個叫張瑞歧,另一個叫黃占富,他們二人都給毛主席當過警衛員,講了轉戰陜北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瑞歧,清澗雙廟河公社下張家山大隊人,1918年生,1935年加入紅軍,參加陜北游擊隊十七支隊,1936年十七支隊與二支隊編成六中隊,住延川。1930年春東渡黃河東征,后回到陜北。六中隊改編成三十軍,北上吳堡,趕回瓦窯堡,瓦窯堡已被敵張營長占領,轉移到保安。1937年秋改編為八路軍,三十軍改編為警備三團,1942年他到警備團第四連,1944年12月28日,調毛澤東主席警衛班,轉戰陜北時,任毛主席警衛班班長。
1947年底,中央機關和毛主席住在楊家溝,毛主席曾讓張瑞歧回家一次,但因搞三查,未能回去。1948年3月,中央機關要離開陜北,毛主席征求警衛戰士的意見,對張瑞吱說:家里是不是給你定親了?都30多歲了,還沒顧得結婚,你不要去了。張瑞吱回答,我要把毛主席送到河北,送到了再回來。
1949年春,毛澤東主席住在西柏坡,又間張瑞歧什么時候回陜北,張瑞歧回答,把主席送到北京再回家。毛主席說,反正很快就要到北京了,那也好,去北京看一看,逛逛故宮,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回去以后對你的老人、對象講一講北京的故事。
1949年4月毛主席住在香山,又對放哨的張瑞歧說,你已經把我送到北京,可以回家完婚了,再拖下去,你的對象要有意見了。張瑞吱同意了。剛好賀龍要到山西去,毛主席讓張瑞歧乘賀龍的飛機轉道回陜北,結婚后,隨賀龍工作。
5月16日白天,張瑞吱向他熟悉的中央領導和戰友告辭,并用一筆記本讓這些人給他題詞留念,F將我抄錄的他的題詞本轉錄于下。
朱德的題詞是,
劈力工作
朱 德
鄧穎超的題詞是:
加強學習 努力工作
張瑞吱同志回陜北囑書紀念
鄧穎超
"1949.5.16
汪東興的題詞是:
瑞吱同志:
在工作中提高文化政治水平,因為文化是提高業務的基礎,政治是推動你前進的基石,應加強學習。
江東興
1949.5·17
葉子龍的題詞是:
好好工作
贈張瑞吱同志
閏長林的題詞是,
革命的同件近陜北探親,欣歸臨門。忠厚于人民事業的椅神,繼續發揚。
贈張瑞吱同志留念
1949.5·16
李樹槐(子洲人)的題詞是,
張瑞吱同志,
哲時分別,勝利再會,永遠留念。
李樹槐
五月十六日于香山
李智盛(神木人)的題詞是,
瑞吱同志:
我仍相識并不久,但己很熟悉了,祝你到新的工作崗位更加努力工作。
毛澤東也給張瑞歧題詞。毛主席題的詞本來是:
贈張瑞吱同志:
"班長天下第一
1949年5月16日
毛澤東于香山
為啥毛主席給題這樣的詞呢?張瑞吱曾在西柏坡參加過一個中央召開的警衛員代表會議,社會部副部長李克農對大家介紹說:"這是天下第一班的班長張瑞吱。"張瑞歧參加完會回來就給毛主席匯報,毛主席說,"就是天下第一班么。全國這么多解放軍,警衛班是第一班,你應該是第一班的班長。"這時候給張瑞吱題詞,自然想起了這件事,所以題詞如此,很風趣,也很有意思。
5月16日晚,毛主席警衛班的16個人員在香山小餐廳里,為張瑞歧辭別。李銀橋代毛主席轉交了一條五臺山牌香煙,一斤北京水果糖。
第二天,即5月17日,毛澤東和張瑞歧握手告別,并囑咐:"回去后,代我間陜北老鄉好。"張瑞歧回到家鄉后,于1949年12月底結了婚,結婚后他沒有隨賀龍到部隊去,也再未到北京,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聯系。他在農村生活,過得很艱苦。他又想在地方參加工作,于是,他設法把毛澤東的題詞作了改動,改成如下內容: 回到陜北繼續工作,永遠忠于人民的事業。
1949年5月16日
毛澤東于香山
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張瑞吱是一個憨厚老實的陜北農民,他竟然干了這樣一件事,把毛澤東的親筆題詞毀了。
把毛澤東的題詞作了改動后,張瑞歧仍未在陜北找到工作,一直在家鄉務農,并且生活十分困難,據李銀橋回憶,1962年毛澤東還給張瑞歧寄過200元錢,解決他的生活困難。
張瑞歧保存著毛澤東、朱德等給他的題詞本,1977年12月我們采訪時見過這個題詞本,這個題詞本是64K小日記本,有橫格子,朱德的題詞確實是朱德的筆跡,毛澤東的題詞已似是而非了。當時,我把題詞本全抄了一遍。如果當時有復印條件,我完全可以復印一份的。
后來,張瑞吱給別人談到毛澤東題詞一事時,不愿(或不敢)提到他改動毛澤東題詞一事,所以只能說毛澤東為他題了經他改動的詞。陽波曾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是發表在1992年《老同志之友》第五期的《毛澤東和他陜北的警衛員》,另一篇是1993年6期《毛澤東與警衛班長》,
兩篇文章都把這個題詞當真跡轉述出來,所以以訛傳訛,至今不少人不知道真相。
張瑞吱在我們采訪時,仍沒有什么待遇,直到上世紀A十年代,才給了一定的待遇,并已成了新聞人物,報紙上登了他的不少文章。
公元1994年,張瑞吱病逝。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