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當前位置:首頁 >>榆林文史

李思命與《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74次     時間:2006年01月11日

佳縣不僅是《東方紅》的故鄉,也是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的發源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貧瘩落后的黃河之濱,一個老實已交的農民李思命,從自己幾十年的搬船生活中總結出了代表中國窮苦人民的純樸語言,唱出了震撼中外的著名陜北民歌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

有關李思命與他的民歌創作,已故李仁全先生曾有資料報道,但總感史料不夠翔實。最近,筆者曾多方了解,并專程走訪了住媳鎮石畔村李思命的女兒李子英和女媚任庭富。

李思命一家三輩鬧船,皆是聞名于黃河兩津的好才手。他的父親一生坎坷,二十大幾才娶了個二婚妻,生匹男二女。出于祈盼后人吉祥興旺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汐親將他們弟兄四人按"思"字輩長、命、富、貴四字排名扁 二就是1891年9月10日生于陜西省佳縣媳鎮荷葉坪村叫李思命。由于家境貧寒,老大李思長天折,老四李思貴鄉身末娶,老二思命、老三思富10多歲就開始攬工,全家人相依為命,生活在祖父遺留下的3孔爛石片箍成的窯洞里。

由于荷燈廿平地處黃河石畔,無地耕種,李思命20多歲就跟著父親、帶著三弟從事黃河水運生涯,一年四季奔波于包頭至禹門口的黃河水道,對奔騰咆哮、迂回曲折、地形復雜的黃河水路和所經過黃河兩岸的風土人情了如指掌。在長期的流船生涯中,陶冶了他爽朗正義的性格;粗擴豪放的船工號子,煉就了他一副好嗓子;驚險的船工生活,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古老動人的黃河故事和復雜的水路形象,為他創作大量的民歌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勞作間隙,他自編自唱,成為遠近聞名的民歌手。他編的許多小調、小曲至今在秦晉兩岸人民中間傳唱不絕。

大約1920年,在荷葉坪村的春節活動中,李思命與張士銘演出的《搬水船》,就是他用搬船的親身經歷編出的生動形象的歌舞。他的高亢歌聲,既是對黃河的深情詠嘆,更是船工奮力拼搏的真實寫照,弓1起了廣大窮苦百姓的強烈共鳴!《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和《搬船難》就是其中精彩的兩段:

老捎公,(白)你要坐船,我老漢有一個對子,你能對上我就掇你,對不上我就不掇你!

陳姑娘:(白)躺公,請開言。

老銷公:(唱)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逆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有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有幾十幾根桿哎?

幾十幾個梢公喲啃來把船兒搬?

陳姑娘:(唱)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有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桿哎1

九十九個躺公喲啃柬把船兒搬。

老捎公:(白)楞得登,姑娘比咱能。不行,我還要難她一難!姑娘,我還有個對子……

陳姑娘:(白)銷公詣講!

老銷公:(唱)說了個難,道了個難,

十冬臘月搬水船。

水船不是個人搬的,

把我的腳片子凍稀爛。

陳姑娘:(唱)說了個難,道了個難,

十冬臘月坐水船。

水船不是個人坐的,

凍壞我三寸小金蓮。

老銷公:(唱)你也難,我也難,

你難我難不一般。

你難坐在船里邊,

我難赤腳跑冰灘。

演出后,村人紛紛叫好,經同村當時著名學者李韶華先生記錄整理,詞、曲從此基本固定下來。由于詞曲宏大優美,節奏明快,很快在陜北的黃河兩岸流傳開來,成為 黃河文化的深沉積淀和經典作品。

1952年,文化部組織文藝工作者搜集整理陜北民歌,曾到荷葉坪村采訪了李思命,并將《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編入了《陜北民歌》。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音樂 家馬可先生編寫的《中國歌舞》,也對這首民歌的曲調、旋 律及水船舞蹈形式作了詳細評價,極力稱贊李思命這位生活在陜北黃河岸邊的老船工。

1963年端午節,眾鄉親給他送來不少棕子,直到五月初七中午,他又連吃了三個,想喝點米湯,但苦于無米下鍋,老伴端來一碗紅高粱摻摻湯,他用筷子邊攪邊說:"又喝這'破洪州'(他習慣稱高粱粥為破洪州,據一出戲名而來)!"一口飯湯還沒咽下去,就不省人事,享年73歲。

已故李仁全先生《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及其作者》一文中所述:"一九五七年古歷七月二日,荷葉坪渡船去山西叢羅峪趕會,返航時因超載而沉沒,李思命在救援中不幸喪身黃河"的事實,實屬思命三弟思富所為。

目前,《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己被《黃河情》、《西部風情》等多部影視片用作插曲、音樂主旋律和主題歌,成為黃河文化的代表性歌曲。(王煥立)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126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