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當前位置:首頁 >>榆林文史

親歷五旅打波羅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18次     時間:2006年01月11日

1947年5月23日(農歷四月初四),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五旅配合地方部隊大約1000多人,收復國統區橫山波羅城。

波羅城里駐有國民黨二十二軍的十A團,團長是段寶珊,團部設在曹家院。這個團有步騎兩營的兵力,加上城里清鄉團郭振華自衛隊的幾十人,共有600余人。當時段寶珊正患流鼻血病,在榆林城醫治,隊伍由副團長指揮。他們在波羅城東樊家河駐一個連,火力布在樊家河莊制高點;烏瓦窯駐一個連,火力布在火神廟小墩梁制高點;城西前梁村駐一個連,在高處建炮樓一座;波羅城南清水墩守一個排,其余兵力全部集中在城內,加強城墻和城門樓上的防守。

戰斗在5月24日黎明前打響。沒兩個小時,波羅城外的據點大部分由我軍占領,國民黨的殘兵多數逃竄進城,只有前梁駐的一個連在我軍四面截擊下,于太陽冒花時,像打亂的羊群一樣向無定河北搶渡逃竄。城外圍的敵人基本肅清。

凌晨激戰時,住在瓷窯莊的群眾慌了,幾十名老百姓拖兒帶女,搶渡無定河向北逃跑,躲避戰亂。槍子在人們頭頂上亂飛,柳登均七歲的男孩在渡河中被野子打死,柳登榮九歲的女孩被槍子打穿肚皮,河水浸入,不多時斃命,現在尚健在的柳占魁老人在當年渡河時,槍子從左背穿入右胳臂窩穿出,還是拼命背著行李往北跑。

24日白天,雙方相持,炮火相對。當晚五旅派爆破隊炸開南門,率先沖進城門的幾個指戰員,因為不熟地形,見南門是個甕城,有兩道城門,恐中埋伏,就立即退出來。其實甕城內守衛人員并不多。

南門被炸開,城內守軍急了,內部意見有了分歧,騎兵想退,步兵因行動不便想留,所以互相防備。

最恐慌的是郭振華等地方民團組織,他們怕共產黨進城自己的性命難保,所以想辦法堵城門。郭振華與原鎮長雷履初商議后,決定用永盛長商號的絨包堵南門豁口。當時我在源昌美商號后庫磚窯里藏身,被自衛隊逼去背絨包,同去的還有其他被抓來的市民群眾。我是第一個被帶去進永盛長庫房背絨包的。我們在槍聲申背著絨包走進南門第一道城門,看見東邊的外門被炸開,驚恐地退回內門,忽聽身后自衛隊的人槍栓嘩啦一聲,厲聲呼喝:"你敢后退一步,把你小子斃了片我們只好硬著頭皮把絨包背到城門豁口處,見雷鎮長正指揮被抓來的張玉銀等往城門上碼絨包。我和眾人被逼著又去背絨包,慌亂中,見躲在南城跟底邵家窯的銀匠杜三昌被炮彈炸開肚皮死了。杜三昌為人活躍,喜好文化娛樂。波羅城從明朝就在三官廟上有樂樓,每逢下午,一些人組成啟樂班演唱娛樂,常常是杜三昌打板,邊二鎮拉胡琴,王治成和山西籍的波羅鎮公所書記員楊豐吉唱晉劇《拾黃金》等戲曲段子。此后小城再沒有人在三官樓打板演唱了。

戰斗持續到25日申午,五旅旅長在清水墩制高點下了總攻命令,炮擊波羅城上魁星樓據點。炮打過去,魁星樓內守軍紛紛撤到城墻下。炮彈連續發出,城樓周圍煙塵彌漫,五旅旅長及時下達攻城命令。前鋒部隊抬著云梯、冒著炮火彈雨急速涌向魁星樓所在的東南城角,架起云梯,強行登城。沒有想到的是,原駐波羅的我軍獨立營,在駐防期間,為加強城防設施,曾發動軍民在城墻上挖開許多用作觀察和射擊的洞孔,此時正好被撤到城下的國民黨守軍利用,機槍、步槍、手榴彈,紛紛從這些暗孔中射向我攻城指戰員。我軍遭到這突然襲擊,頓時傷亡慘重。城沒打下來,幾十名戰士倒在血泊之中。事后打掃戰場時,清運尸體的群眾雷月亮、郭振貫、郭治安等還能辨認出烈"士遺體申有一個是橫山石老莊人石秀生。

這次戰斗進行了3天,5月26日結束,五旅撤退。兩個多月后,公歷8月6日,我西北野戰軍圍攻榆林作戰開始,國民黨駐軍隨即撤離波羅城。(張雄飛供稿   旭   東整理)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4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