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榆林文史

榆林文史您當前位置:首頁 >>榆林文史

榆林青年的抗日救亡活動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085次     時間:2005年12月30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蓄意制造了柳條溝事件,炮轟沈陽城,發動了罪惡的侵華戰爭。由于國民黨政府不抵抗,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就淪陷了。1937年7月7日,日寇又把它的侵略魔爪伸向華北,挑起了“蘆溝橋事件”,制造了震動中外的“七·七事變”!"蘆溝橋事變”后,申國進入了全民抗戰階段。在中華民族生死枚關的時刻,榆林的熱血青年也積極地投入到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之中,為挽救祖國的危亡,奔走呼號。
    一、三校學生率先走向街頭,展開大規模宣傳活動
榆師(陜西省第三女子師范學校)、榆中(陜西省第六中學)、職中三校的學生在中共榆林地下黨組織策動下,在當時榆師、榆申、職中的共產黨員、教師張明遠(建國后曾任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閻方聽(現名楊黎元、建國后曾任天津市委常委兼市財委主任)、唐鳳都等人的直接領導下,組織了民族解放先鋒隊。為了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民先隊還辦起了《前哨周刊》,各校學生率先走向街頭、深入農村,開展了宣傳抗日和發動群眾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們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的政策,搞好宣傳活動,張明遠和閻方聽專門編寫了抗日救亡宣傳提綱。為了使廣大群眾了解國內新形勢,特別是及時了解全國各個戰區奮起抗日的軍事動態,張明遠和閻方聽等組織學生每晚在收音機前記錄抗戰新聞,連夜編輯,寫成快報,次日清晨就張貼街頭,使人人關心戰局,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潮流之中去。與此同時,還采取了多種形式,積極組織青年學生開展宣傳活動。
    首先是大唱抗日救亡歌曲。如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洗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還有《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畢業歌》等,以這些振奮人心的歌 曲,喚起千千萬萬的民眾拿起武器,奔赴前線,打擊日本侵略者。
其次是組織街頭演講會。演講的內容著重指出,中華 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抗戰則存,不戰則亡。為了挽救 民族危亡,必須全民總動員,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做 到人人支前,全民抗戰。
三是組織學生宣傳隊、歌詠隊、話劇團等,編寫劇本, 大演抗日戲劇。張明遠同志以蔡廷錯、蔣光郝領導的十九 路軍“一二·八”松滬抗戰為背景,以謝晉元團長堅持上?箲馂楣廨x典范,編寫了《滬戰一角》、《血淚仇》兩個小劇本,還選用外地傳來的《放下你的鞭子》等優秀劇本,在校內外進行宣傳演出,并以陶行知辦學的合法形式,用“工學團”名義,到效區農村開展宣傳活動,以激勵和鼓動群眾的愛國熱情。
四是利用報刊多次發表文章,介紹全國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方針政策。當時,在鄧寶珊、高雙成等將領的資助下,創辦了《前哨周刊》,鄧撰寫了發刊詞,高崗和楊明軒分別題詞和撰文,前后出版了20多期。這些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為抗日救亡開辟了第二條戰線,收到了組織動員群眾的良好效果。
    二、榆林的青年抗日團體
1   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國民黨十六師師長高雙成、八十四師師長高桂滋通電擁蔣抗日。1937年2月,中共致電國民政府,號召團結抗日,呼吁停止內戰。是年4月,中共派周小舟赴榆與高雙成會談,雙方達成和平共處、共同抗日的協議。
抗日戰爭開始后,榆林一時成為幾路大軍云集之地。在包頭、太原和同蒲線相繼陷落,伊克昭盟和陜北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于1937年10月任命鄧寶珊為二十一軍軍團長,坐鎮榆林。新組建的二十一軍團,下轄鄧寶珊的新一軍和駐榆高雙成部八十六師(1938年5月又擴編為二十二軍)以及魯大昌部一六五師。1938年,鄧寶珊又任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這樣,榆林就成了軍事戰略的重地。
    在黨的統一戰線推動下,在榆林各界愛國人士和三校部分教師的共同倡導下,一些抗日團體也先后紛紛成立了。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后,榆林也成立了“榆林各界抗敵后援會”,高雙成任主任委員,中共地下黨員張明遠被推舉為委員,主管宣傳工作。從此以進步教師和青年學生為主,抗日進步團體紛紛建立,最有名者為榆師的“青年抗日救國會”、“榆林女師別動隊”,榆中的“民族解放先鋒隊”,榆林三校進步教師還仿效外地組織了“戰地服務團”,還有專搞文藝宣傳的“文學社”、“大時代劇團”等,通過這些抗日團體,不僅宣傳了抗日,也團結了大批愛國青年。
    當時建立的這些抗日進步團體中,以“戰地服務團”影響最大。在最艱苦的歲月里,“戰地服務團”帶領著演講隊、歌詠隊、話劇團、大時代劇團等跋水涉山,不辭勞苦,步行千余里,深入農村進行宣傳。他們分幾路輾轉于榆林、神木、府谷、橫山、佳縣、米脂、內蒙等地。北路在張明遠和學生賀鴻奎、賈蘭英帶領下,在內蒙東勝演出影響最大。遠在幾十里以外的老鄉還趕來看演出,聽演講,感動得聲淚俱下,群情激憤,一致發出“不驅日寇,誓不罷休”的呼聲,一個東北流亡的縣長看了演出也泣不成聲。南路宣傳隊到米脂八路軍王震部隊駐地演出,“大時代劇團”和部隊“烽火劇團”同臺演出,建立了密切的關系。
   1939年9月,著名作家老舍隨西北戰地服務團來到榆林,還有全國文藝界著名人士凌子風、著名電影演員舒繡文、黎莉莉等也先后陸續來榆林進行慰問演出。榆林戰地服務團領導下的各文藝宣傳隊和他們緊密配合,互相協作。這些文藝界全國知名的人士,應榆林各界人士的邀請,在中山堂、女師禮堂做報告,表演精彩的節目,還在榆林戰地服務團的陪同下,慰問當地駐軍和府谷等地的前方將士。在他們愛國熱情的感召下,榆林青年更增強了抗日意志和必勝信心。
   三、慰問前方將士,開展募捐活動
   熱河、察哈爾、綏遠、山西等省相繼淪陷后,1937年底至1938年春,日本侵略魔爪巴不斷伸向黃河之濱,秦晉河防吃緊。
此期間的榆林,處于抗日的前沿陣地。國民黨駐軍和八路軍留守部隊分別在府谷、宋家川一帶粉碎了日寇26次猖狂進攻,捍衛了西北邊疆。陜北軍民修筑的黃河千里防線,是侵華日寇不能逾越的一道鋼鐵長城。
   1939年至1940年,日軍數次出動百十架次飛機,對沿河的府谷、神木、佳縣,吳堡等地狂轟濫炸。尤其是1939年9月間,一次出動36架飛機轟炸榆林城,使城內房屋、財產、人員損傷十分慘重。與此同時,日軍調動萬余兵力對陜西北部發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企圖從宋家川等地突破黃河河防。八路軍河西和河東兩岸配合夾擊,使敵陰謀未能得逞。
    從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榆林和華北其它各戰區一樣,形勢是十分嚴峻和險惡的,天天都處在炮火連天之下。但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抗日支前宣傳隊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抗日的最前沿陣地府谷等黃河一線慰問前方將士,慰問從東北和綏遠抗日流亡榆林~府谷一帶的將士和難民。為了抗日救亡,他們不僅在學校內外,還深入農村搞過各種募捐支前活動,發動婦女為前方戰士做軍鞋,動員社會各界為前方戰士、難民捐獻食品和衣物等。(粱金奎  宋耀祥)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44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