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對加快榆林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91次     時間:2015年07月01日

市政協委員、民進榆林市委秘書長、市農業局園區辦主任  魚智

目前,我市有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個,省級園區40個,市級園區75個,縣級園區72個,省市縣園區數量達到188個,實現了縣區省市園區全覆蓋,省級園區數量位居全省第一。規劃總面積96.1萬畝,建成面積70.9萬畝,輻射帶動農民230487戶,2014年園區產值23.85億元。園區累計引進新品種1909個,新技術519項。省市縣級園區農民人均純收入13628元,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8687元高出4941元,高出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6.9%。但園區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園區建設資金短缺、產業化水平較低、技術支撐不足、扶持政策不完善等。為此,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拓展融資渠道,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F代農業園區建設是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三化”同步的突破口,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起到園區建設“助推器”作用,另一方面,邀請各界人士到現代農業園區考察,親身感受現代農業的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其次要采取多種形式鼓勵金融企業支持園區建設。要全面推行農戶生產聯保的信貸模式,探索農業擔保確權抵押等融資方式,拓寬現代特色農業新的融資渠道,積極搭建平臺,引導金融行業支持園區建設。

2、圍繞主導產業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要緊緊圍繞玉米、馬鈴薯、小雜糧、蔬菜、羊子、紅棗等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統籌規劃建設我市的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四區一帶”的產業布局,抓規模、抓特色、抓品牌、抓市場、抓效益。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逐年建設、滾動發展,不斷完善園區功能的原則。南六縣重點抓園區內旱作農業集成技術的應用和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北六縣重點抓設施蔬菜、玉米、馬鈴薯和物流等冷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省、市、縣三級園區輻射網絡,加快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3、加強技術支撐,提高園區生產效益。沒有生產技術支撐,再好的硬件設施也發揮不了它的作用。要針對我市各級園區存在的生產管理問題,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產業技術支撐體系。選聘國內知名專家為技術顧問,對園區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進行研發攻關;聘任市內學科帶頭人為首席專家,組建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專家團隊,確定主攻方向、主推技術及新技術的集合、示范、推廣;由專家組成員負責各級現代農業園區生產、加工和經營等方面的技術,以此推動產業整體提質升級。

4、完善園區功能,提高產業化水平。要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提高園區的產業化水平和生產效益,發揮園區示范引領作用,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園區集聚、素質在園區提升、品牌在園區樹立、財富在園區創造。重點調研解決一些省級園區,攤子大,管理不科學,效益不高等問題,借鑒一些園區“反租倒包”的經驗,提高園區效益。使園區真正起到“樹立一個點、帶動一大片”的作用。

5、建立園區考核機制,加強園區建設管理。要不斷完善各級園區建設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園區激勵機制, 對發展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園區進行重點環節扶持提升,對各級園區實行動態管理。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499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