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49次     時間:2014年04月09日

政協府谷縣委員會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健康食品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農產品、禽畜產品中殘留的有毒有害物質、病原微生物、假冒偽劣食品都給人們健康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特別是在技術水平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不法商家也學會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降低成本。從食品造假到濫用添加劑、非法添加化學物,基本所有只要能降低成本的手段都被不法商販和黑心商家所利用,我們在感嘆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在為人的道德水準的下降而憤概,同時也為監管不力而無耐。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屢見不鮮,讓人防不勝防。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不斷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

食品安全問題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與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某些企業和個人缺少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及食品制造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食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識非常薄弱,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淡薄等,主要原因還是我們政府監管不力。一是監管體制不合理、不完善。按照過去管理體制,食品安全從“田間到餐桌”實行分段管理,鏈條長、環節多、銜接點多,食品安全監管上存在多頭監管、監管空白和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等現象。如府谷縣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它涉及到農業、畜牧、衛生、工商、質監、商貿、食監等7個部門。無論哪一個監管部門都沒有形成一套長期有效的監管機制,監管漏洞多。打擊不法行為冷熱不均,只是搞運動,尤其是對大部分流動攤點的監管嚴重缺失,給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二是監管難度大。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經營戶廣泛分布城鄉各地,點多面廣。如府谷縣經工商局已辦證的食品生產流通企業、攤點就有1762戶,更多的是散布在城鄉各個角落的小商小販,且其中有很多是流動人口,沒有固定窩點,流動性強,外調食品也量大面廣,監管工作任務重,難度大。如府谷縣去年破獲的一起毒豆芽案件,各大媒體都關注過。黃河對岸的山西保德縣一家豆芽作坊,利用違禁添加劑生產有毒有害豆芽,一年多來共生產18萬斤“毒豆芽”,全部銷往府谷。四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手段落后。尤其是縣一級,受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監管能力有限。如府谷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視察食品安全時,發現某商場銷售的生豬蹄,色澤和外觀與一些資料上描述的“病死豬蹄”很相似,于是現場提出質疑。工商部門當即將“疑似病死豬蹄”暫扣,并著手調查。很快將商品的來路查清楚了,供應商是山西保德的一家便利店,而商品則是河北唐山購進,一些必要的手續都齊全,唯獨拿不出排除疑似“病死豬蹄”的證明。由于本地沒有檢測設備,工商部門派人帶著取樣,先后到榆陽動物衛生檢疫所、市動物衛生檢疫所、市農產品檢測中心、省動物衛生檢疫所、省食安局、西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竟然沒有一家愿意對這些疑似有害食品進行檢測。幾經周折,樣品腐爛,無法再送檢,只好就地銷毀,人員撤回,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五是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不夠。處罰過輕,很容易死灰復燃。

二、切實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在前不久召開的陜西省農村工作會議上趙正永書記也做出指示,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確保農產品和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絕對安全。由此可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我們要找準癥結,從政府層面切實加大監管力度。

    1.加快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能全部劃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將改變過去監管體制的一些弊端,但搞好食品監管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繼續創新管理體制,深化改革。

2.增加食品安全監管的財政投入。建設食品生產加工集中區,統一管理、統一檢驗、統一標識,建立品牌,促進食品小作坊轉型升級,進而實現食品集中生產、集中配送、集中銷售、集中監管。

3.加強食品安全宣傳。一是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增強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鑒別力和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二是加強對健康食品和問題食品的宣傳,讓群眾知情,吃上放心食品。三是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的培訓,未取得食品安全培訓合格證的,一律不得從事食品安全生產加工經營和管理活動。

4.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一是構筑網格化監管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崗崗有責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食品溯源制度,要求食品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都必需標識清楚、臺帳清楚、證件齊全,把好市場入口關。

5.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提高違法成本。

6.構建社會監督體系。讓群眾參與,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來加強監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工作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政府組織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就榆林市而言,盡管近年來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但我們不能否認問題食品的存在,食品安全形勢嚴峻不容置疑,加強食品監管任重而道遠,仍需我們繼續努力。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79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