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論壇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委員論壇

鼓勵民間文化投資 做大做強榆林文化產業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14次     時間:2014年04月09日

九三學社榆林市委

 榆林的文化產業得天獨厚,大有潛力。榆林文化資源突出地表現為歷史文化、邊塞文化、黃土文化、紅色文化和宗教文化幾個方面。榆林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市內重點文物古跡有鎮北臺、統萬城、楊家城、李自成行宮、扶蘇墓等邊塞文化遺跡。有佳縣白云山道觀、米脂萬佛洞、神木二郎山、榆林黑龍潭等宗教文化寺廟。還有米脂楊家溝、清澗袁家溝、靖邊小河等毛澤東舊居和諸多紅色文化遺存。更有陜北民歌、陜北道情、陜北說書、陜北嗩吶、陜北秧歌、陜北剪紙和石雕等獨特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全市共有9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0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8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然而,就目前榆林文化建設及文化產業所取得的成果和所產生的影響來說,離“文化大市”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甚至與周邊的山西、內蒙、寧夏和延安相比,榆林的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仍然比較滯后。

一、榆林民間文化投資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其一,榆林民間文化投資的數量嚴重不足,比例相對較小。榆林民間資本的特點數量大,但投資較為分散,其流通和流向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有存銀行的有私人放貸的,有投資石油煤礦的也有投資房地產或其他商業活動的?上У氖峭顿Y文化產業的還不到民間總投資的十分之一。其原因看來復雜其實也很簡單,正如在榆林很流行的一句說的那樣:榆林人有錢的人不喜歡文化,有文化的人又沒有錢。文化投資少,文化產業自然難以發展起來。

其二,榆林的文化投資還停留在“短、平、快”這類項目上,缺乏重大項目的投入。文化產業投資的一個特點是耗時長,見效慢,風險大。這就讓許多本來還對文化產業有點興趣的人望而卻步了,即使有人投資文化產業,他們也多傾向于投資一些“短、平、快”的文化項目,如文藝晚會、廣告業和工藝品業。這類文化產業見效快,風險相對比較小。

而對那些積淀深,規模大,見效慢的文化產業卻較少有人涉足:如文化出版業,影視業,動漫業,音像業等。盡管榆林近年來也成立了許多家文化影視傳媒公司,但大都處于起步和觀望階段,沒有走向真正的全面運營。有的甚至是名為文化公司,實為其他產業。

其三,榆林文化產業發展的比重和格局不協調、不平衡。目前,榆林市已初步形成以文藝演出、新聞傳媒、文物旅游、文化遺產、文化娛樂、音像制品、網絡文化、印刷出版、民間藝術品等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但在文化產業發展的格局中,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占有很大比重,而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如綏德縣石雕加工企業26家,年營業收入1.2億元;清澗縣青澗石板、聚光藝雕、百城木雕,青青草科貿公司等文化節企業年產值近4400萬元;223家網吧年營業收入達到1.2億元。尤其是特色文化產業有較大的發展。榆林市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文化產業博覽洽談會,推出曹宏霞的剪紙、鮑武文的石雕像、清澗石板文化藝術品等一批知名文化產業品牌和企業。相對而言,公有制文化企業,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大,但其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上,卻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有些文化單位或企業甚至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

其四,榆林文化產業的發展還缺乏大作品和大品牌。這幾年來,無論是旅游文化,或者是文學藝術,影視文化抑或是工藝文化等方面都沒有打造出一個或一部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大作品或大品牌,這就嚴重影響了榆林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二、對榆林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出臺優惠政策,多方融資,加大文化產業的投入。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大批資金,而資金投入的關鍵在于政策的正確引導。要加強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力度,把資金投入到重點單位和精品文化成果等重大文化項目。另外,發展文化產業還需要市場營運,政府不能大包大攬。因此需要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本的引導作用,通過搭建文化產業投資平臺、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等措施,吸引各類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投資領域,擴大文化產業資本來源,提高文化產業投入的連貫性與穩定性。

2、加大政策力度,培養、引進和獎勵文化人才。文化產業要文化人才去搞,沒有文化人才,文化產業的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一個趙本山就能帶動整個遼寧乃至整個東北的文化產業,我們也應該通過培養、引進和獎勵的辦法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化產業隊伍,著力培養我市的文化名人,并通過他們的影響力來帶動我市的文化產業。2013年,市委宣傳部出臺的文化精品工程獎勵辦法及其獎勵措施,對推動榆林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這樣的獎勵一定要支持下去。

3、盡早出臺榆林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建立和完善榆林文化產業鏈?陀^地說,榆林文化產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人想搞文化產業卻不知道怎樣搞,搞什么,同時又找不到相關的政策依據。所以,他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有人獲利了,就繼續搞;有人賠本了,就半途而廢。盲目投資,重復投資這樣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資源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應該統籌安排,全局規劃,制定出榆林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并明確榆林文化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步驟,從而形成榆林文化產業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4、以發展旅游產業為龍頭,著力打造榆林文化品牌。榆林的文化建設太需要文化品牌了,沒有品牌,就沒有號召力;沒有品牌,就沒有影響力;沒有品牌,更沒有文化的延續性。所以,我們應該盡快地全方位地整合榆林的文化隊伍和文化資源,在搞好扎實細致的文化基礎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推出榆林的文化品牌。這一品牌可以是一個旅游景點,也可以是一個文化名人;可以是一種文化現象,亦可以是一部文化作品……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任何一種文化品牌的打造,都需要一個地方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這塊土地上大量的文化工作者長期的艱辛的文化追求。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62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