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通知公告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2019年綜合預算說明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96次     時間:2019年04月05日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一)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和各項方針、政策,推動全市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事業。貫徹全國政協和省政協重要會議精神以及市委有關決定,向省政協和市委反映貫徹執行情況。

(二)密切聯系各方面人士,反映他們及其所聯系的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對市上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協助市上國家機關進行機構改革和體制改革,改進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加強廉政建設。

(三)調整和處理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和政協榆林市委員會內部合作的重要事項。根據市委提議任免機關縣處級干部。

(四)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先進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以及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的宣傳教育工作。

(五)堅持發展科學、繁榮文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密切聯系市上國家機關和其他有關組織,在政治、法律、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等活動,廣開言路、廣開才路,充分發揮委員的專長和作用。推動和協助社會力量興辦各種有利于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事業。

(六)組織委員就全市改革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視察調研,通過建議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的和有關組織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獻計出力。

(七)組織和推動委員在自愿的基礎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時事政治,學習交流業務和科學技術知識,增強為祖國服務的才能。

(八)宣傳和參與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統一祖國的方針政策、知識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僑務政策、外交政策,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和全市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九)加強同縣(區)政協的聯系,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工作,解決問題。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現有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科技和民族宗教委員會7個工作機構,有辦公室、研究室、聯絡處3個辦事機構,共計10個部門。辦公室下設社情民意信息處、行政科、會議科3個內設事業機構,機關現有在職人員68人,離退休人員31人。四屆政協由26個界別組成,現有委員389人。

二、2019年部門工作任務

一、強化理論武裝,打牢思想政治基礎

1.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靈魂和主線,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堅持學懂、弄通、做實,開展一系列學習培訓活動,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努力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鞏固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中。

2.全面加強政協黨的建設。政協黨組要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政協工作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在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政協黨的組織體系,在市政協各專委會成立黨支部。深刻吸取秦嶺北麓違建別墅等違法違紀案件教訓,“以案促改”,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馳而不息整治“四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努力建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3.不斷豐富學習形式。圍繞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通過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議、中心組會議以及專題講座、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和引導全市政協組織、全體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同志,學習中央、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重要決策部署,學習政治理論、政協統戰理論、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識。委托全國政協培訓中心以及部分知名高校舉辦2-3期以政協統戰理論知識、法律、法規、科技、時事政治等為主的委員培訓班,全面提升委員的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

4.廣泛凝聚共識和力量。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履職創造條件,搭建更廣闊平臺,鼓勵他們提出提案、建議,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參與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協商和監督活動。引導各族各界各階層根據界別特點和要求組織開展活動,通過界別渠道密切聯系群眾,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思想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力量凝聚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榆林發展新局面上來。

二、樹立精品意識,增強協商議政實效

5.精心組織整體協商。充分發揮全體會議整體協商的作用,認真開好市政協四屆四次會議,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廣大政協委員,圍繞“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圍繞榆林實現追趕超越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問題,進行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

6.深入開展專題協商。重點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組織委員深入調查研究,圍繞優化我市營商環境和加快我市金融創新召開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匯聚力量協商議政,凝聚智慧獻計獻策。

7.不斷深化座談協商。重點圍繞呼吁加快延榆高鐵建設、加強社會基層治理、加強校園德育建設和中共中央轉戰陜北舊址保護及開發等方面,組織召開協商座談會,提出針對性強、管用有效的對策建議,助推各項事業發展。

8.積極開展界別協商。發揮政協界別優勢,認真組織好全體會議、常委會議等會議的大會發言、分組討論等活動,強化界別意識,突出界別特色,凝聚界別聲音,不斷提高界別協商水平。

9.加大提案辦理協商。堅持將提案辦理協商寓于提案工作的全過程,著力提升提案辦理在推進協商民主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嚴格提案審查立案標準,健全提案辦理協商工作機制,抓好重點提案的遴選和督辦,繼續做好市級領導督辦重點提案工作。健全提案答復機制,完善辦理督查制度及考核評價機制,做好不滿意提案跟蹤督辦工作,切實提高提案辦結率和委員滿意度,穩步推進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三、聚焦中心工作,強化民主監督職能

10.積極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全年開展調研11次,重點圍繞產業扶貧脫貧、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重點行業的環境污染治理、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構建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等方面組織委員進行調研。全年開展視察21次,重點圍繞加強校園安全、醫保合療資金兌付、掃黑除惡工作進展、少數民族群眾生活狀況、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等方面組織委員進行視察。督促工作,服務發展,為市委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11.完善民主工作機制。深入貫徹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監督內容、監督主體和監督形式,著力完善知情明政、協調落實、辦理反饋、權益保障等工作機制,為民主監督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12.拓展民主監督渠道。積極探索民主監督有效方式,通過政協例會、視察調研、提案辦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推薦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等形式,有效搭建監督載體,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充分表達各界意愿,切實提高民主監督實效。

四、堅持履職為民,關注民生促進和諧

13.緊扣民生熱點服務基層群眾。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問題,開展“委員走訪”活動。組織委員和相關部門赴貧困村開展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進村”活動,做好脫貧攻堅、結對幫扶等工作。

14.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暢通民意反映渠道,調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縣市區政協、各專委會和委員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積極性。堅持圍繞黨政重視、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辦好《協商建言》內刊,及時收集和報送社情民意信息。認真做好社情民意信息的跟蹤反饋工作,促進信息成果的轉化和落實。

15.助力精準扶貧脫貧。組織開展參與精準扶貧脫貧活動,引導和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委員結合自身優勢和能力特長,根據自身行業職業特點優勢,通過不同方式為精準扶貧脫貧做實事辦好事,為我市實現率先脫貧,發揮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積極作用。

五、堅持團結民主,聚力改革發展大局

16.深化黨派合作共事。切實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聯系,不斷拓展團結聯誼的途徑和形式,努力營造暢所欲言、平等協商、合作共事的政治氛圍。支持黨派團體在市政協各類會議上發言,提交集體提案,開展聯合調研、界別活動。加強對各黨派團體參加政協共同性事務的協商,深化同黨外人士的合作共事。

17.加強團結聯誼工作。充分發揮政協聯系面廣、包容性強的優勢,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著力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加強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系交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密切與新社會階層的溝通聯系,合理引導其政治訴求和利益訴求,激發社會活力。

18.發揮文史資料作用。完成《二十五史及歷代典籍中有關榆林的資料集成》(暫定名)一書的編輯出版、發行和交流工作。認真把好政治關、史實關、文字關,努力做精做好,發揮好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

六、加強自身建設,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19.切實加強委員隊伍建設。以“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重品行、作表率”為目標,以強化委員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提升履職能力為核心,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培訓方式,采取市內調研、觀摩和外出考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委員教育培訓。通過走訪慰問、座談交流、界別聯誼等形式,加強與委員的聯系,不斷提升委員的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等履職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強對委員的履職管理和考核,充分發揮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20.不斷加強新聞宣傳工作。進一步密切與市內外媒體合作,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辦好市政協門戶網站和《榆林政協》,精心謀劃報刊專欄,加強對政協重要會議、經常性工作和委員履職風采的宣傳,積極報道政協履行職能的成果和委員參政議政的風采,傳播好政協聲音,擴大人民政協的社會影響力。

21.著力加強政協機關建設。以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不斷完善機關辦文、辦會、辦事工作制度機制,規范接待、后勤保障、經費管理,促進政協各項工作更加務實、高效、有序,著力提升參謀助手、統籌協調、服務保障的能力和水平,為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三、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本部門的部門預算只包括部門本級(機關)預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榆林市委員會辦公室本級(機關)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 2018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 68人,其中:行政編制37人,事業編制 31 人;實有人員68人,其中行政人員46 人(市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編制單列管理9人,不占單位行政編制),事業人員23人。單位管理的離退休人員 31人。

五、部門國有資產占有使用及資產購置情況說明

截至 2018年底,本部門共有車輛5輛,無單價 20 萬元以上的設備。 2019 年部門預算未安排購置車輛;未安排購置單價 20 萬元以上的設備。

六、部門預算績效目標說明

2019 年本部門實現了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1665.06萬元。

七、2019 年部門預算收支說明

(一)收支預算總體情況

2019 年市政協收入預算為 1665.06萬元,較上年減少5.89萬元,全部為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減少主要原因: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019年市政協支出預算 1665.06萬元,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支出1065.06萬元,占支出總額64%;專項業務經費支出600萬元,占支出總額36%。全部為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較上年減少5.89萬元,減少主要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2019年市政協財政撥款收入1665.06萬元,較上年減少5.89萬元,減少主要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019年市政協財政撥款支出 1665.06萬元,較上年減少 5.89萬元,減少主要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三)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明細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規模變化情況。

2019 年市政協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665.06萬元,較上年減少5.89萬元,減少主要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1)行政運行(2010201)1002.09萬元,較上年減少87.09萬元,減少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其他政協事務支出(2010299)600萬元,較上年增加30萬元,增加原因:2019年市政協計劃編纂出版文史資料《二十五史記歷代典籍中的榆林》6冊,新增文史資料編纂出版專項經費。

(3)其他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89901)5.18萬元,與上年持平

(4)行政單位醫療(2101101)53.99萬元,與上年持平

(5)事業單位醫療(2101102)3.79萬元,與上年持平

3、按照部門預算經濟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2019 年市政協支出預算為 1665.06萬元,具體按照部門預算支出經濟科目分類如下:

(1)工資福利支出(301)762.52萬元,較上年減少84.06萬元,全部為人員支出。減少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商品和服務支出(302)800.45萬元,較上年增加68.73萬元,增加原因:一是公用經費人員定額標準增長; 二是2019年市政協計劃編纂出版文史資料《二十五史及歷代典籍中的榆林》6冊,新增文史資料編纂出版專項經費。

其中:公用經費支出 230.45萬元,較上年增加38.73萬元,增加原因:公用經費人員定額標準增長;專項業務費支出570 萬元,較上年增加30萬元,增加原因:2019年市政協計劃編纂出版文史資料《二十五史及歷代典籍中的榆林》6冊,新增文史資料編纂出版專項經費。

(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303)72.08萬元,較上年增加9.43萬元,全部為人員經費支出,增加原因:新增退休人員死亡撫恤金及喪葬費。

(4)資本性支出(310)30萬元,與上年持平。

4、按照政府預算支出經濟科目分類的明細情況

2019 年市政協支出預算為 1665.06萬元,具體按照政府預算支出經濟科目分類如下:

(1)機關工資福利支出(501)762.52萬元,較上年減少84.06萬元,全部為人員支出。減少原因:有人員退休,工資福利支出減少。

(2)機關商品和服務支出(502)800.45萬元,較上年增加68.73萬元,增加原因:一是公用經費人員定額標準增長; 二是2019年市政協計劃編纂出版文史資料《二十五史及歷代典籍中的榆林》6冊,新增文史資料編纂出版專項經費。

其中:公用經費支出 230.45萬元,較上年增加38.73萬元,增加原因:公用經費人員定額標準增長;專項業務費支出570 萬元,較上年增加30萬元,增加原因:2019年市政協計劃編纂出版文史資料《二十五史及歷代典籍中的榆林》6冊,新增文史資料編纂出版專項經費。

(3)機關資本性支出(一)(503)30萬元,與上年持平。

(4)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509)72.08萬元,較上年增加9.43萬元,全部為人員經費支出,增加原因:新增退休人員死亡撫恤金及喪葬費。

(四)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2019年本部門無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并已公開空表。

(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收支情況。

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收支。

(六)部門“三公”經費等預算情況。

2019年 “三公經費”預算25萬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0元,與上年一致。我單位嚴格執行出國(境)管理有關規定,本年度未安排出國(境)公務活動;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20萬元,與上年持平。本年度未安排公務用車購置預算,主要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用車管理,嚴格控制公務用車維護費支出。公務接待費5 萬元,與上年持平。主要是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嚴格控制接待標準及接待量,壓縮公務接待費支出。

2019 年會議費預算50萬元,較上年增加50萬元。增加原因:市政協今年加大了協商民主的力度,各類專題協商會議有所增加。市政協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會議費管理,勤儉節約辦會,壓減會議經費開支

2019年培訓費預算25萬元,較上年增加20萬元,增加原因:市政協2019年計劃與國內高校合作組織委員培訓活動2次,培訓費用有所增加。我單位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培訓費管理,壓縮培訓規模和次數,壓減培訓費支出。

(七)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2019年市政協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安排230.45萬元,較上年增加38.73萬元,增長原因:公用經費人員定額標準增長;。2019年,本部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執行國家財經紀律及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機關運行經費管理,嚴格控制機關運行經費支出。

(八)政府采購情況。本部門2019年無政府采購預算,并已公開空表”。

八、專業名詞解釋 1.“三公”經費:是指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 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 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 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 2.機關運行經費:是指各部門的公用經費,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 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 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附件:政協榆林市委員會2019年度部門預算表

政協榆林市委員會

2019年4月2日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769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