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緊扣黨政重大部署和民生關切開展民主監督
于迅
民主監督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是隨著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完善而逐步豐富的。這一發展歷程,充分體現黨中央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寬廣胸懷,也賦予人民政協新的重大使命。
民主監督作為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并不斷發展的。自1982年載入政協章程以來,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運行程序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彰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而且具有其他監督形式無可比擬的優勢;仡櫲嗣裾䥇f民主監督產生與發展的歷程,準確把握民主監督性質定位,在實踐中探索提升民主監督實效,是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基本方法路徑。
從歷史演進認識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產生與發展
從“監督”、“互相監督”到“民主監督”三個發展階段。早在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窯洞對”中,在回答歷史周期律問題時就指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就提出了監督的概念,而且認識到了監督對民主政權建設的重要意義。1956年,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一文提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是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在建國初期,我們黨提出了互相監督的概念,并把互相監督作為中國共產黨處理與民主黨派關系的基本方針。進入新時期后,1978年末,鄧小平在講到民主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時指出:“民主是我們的目標,要切實保障工人、農民個人的民主權利,包括民主選舉、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隨后,1982年民主監督被寫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1989年底,中共中央下發了《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提出了民主監督的總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作用,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作出部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全國政協把民主監督作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和改進,提出樹立“公、和、誠、實”的監督理念。對民主監督的認識和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可以看出,民主監督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是隨著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完善而逐步豐富的。這一發展歷程,充分體現黨中央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寬廣胸懷,也賦予人民政協新的重大使命。
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性質定位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上,依據政協章程進行的政治監督,具有鮮明的特點。準確把握其性質定位,是做好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基礎。
彰顯人民性。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由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構成,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廣大政協委員來自人民、聯系人民、服務人民,是人民政協進行民主監督的主體。因此,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本質上是人民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
具有政治性。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按照黨的意志,嚴格按照國家憲法、政協章程規定和共同的政治準則、一定的組織程序嚴謹規范進行。
突出同向性。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是人民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種形式。政協民主監督要從黨政所思、群眾所盼、政協所能出發,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著力對中共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堅持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指向哪里,政協民主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做到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同行。
體現民主性。人民政協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職能靠的是平等協商的民主精神,靠的是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見,靠的是以理服人的方式方法。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不求說了算,但求說得對、提得準,尊重和保障政協委員的民主權利,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廣開言路、暢所欲言,讓各界人士、各方面的愿望呼聲、意見建議在政協平臺上得到充分反映、全面表達。
堅持平等性。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政治監督而不是權力監督,無論是監督者,還是被監督者,地位都是平等的。開展民主監督,不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場“吹毛求疵”,更不是“對立面”的立場。要設身處地多提建設性意見,不存旁觀之心、不為敷衍之事,在平等討論、相互尊重中形成合力。
達到求同性。大團結大聯合既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重要特征,也是政協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歸宿。人民政協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是為了幫助黨和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增進團結、凝心聚力,最終目的是畫大同心圓,凝聚強大向心力,匯集更多同行者,形成廣泛正能量。
在實踐中探索提升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實效
近年來,海南省政協緊扣省委、省政府關于改革發展穩定重大部署的實施和民生關切熱點開展民主監督,堅持把民主監督工作融入各項經常性工作中,組織監督性強的視察調研和協商會議為主,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選派政協委員擔任特邀監督員履行監督職責等多種形式并用,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民主監督的力度和實效。
(一)堅持黨的領導,保證正確方向。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進行民主監督,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政治原則,也是政治規矩。我們始終堅持在黨委領導下開展民主監督,每年的民主監督活動,列入政協黨組工作要點和年度協商計劃,報省委批準實施,確保在黨委集中統一領導下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對省委交辦的監督任務,第一時間組織力量認真開展調研。比如,今年春節前后,海南商品房量價快速上升,引起了新聞媒體、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的關注。為了摸清真實情況,省委委托省政協盡快開展一次調研。接到任務后,我們當即進行部署落實,利用政協地位相對超脫的優勢,把握好監督的節奏和力度,形成客觀公正的監督意見后,召開專題協商會,會后形成綜合調研報告報送省委政府決策參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調研成果,把政協的建議充分吸納到相關政策文件中,取得了很好的監督效果。
(二)堅持突出問題導向,提高民主監督精準度。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監督才能監到關鍵處。在開展民主監督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省委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民主監督就關注什么;政府的工作重點在哪里,民主監督就聚焦到哪里;社會普遍關注哪些問題,人民群眾期盼哪些事情,民主監督就跟進哪些問題,始終做到不偏離方向、不遠離中心。這幾年,我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綜合環境整治中的重要問題,組織開展了綠化寶島、海防林建設、海岸線保護、城市內河(湖)水污染治理、重拳治理違章建筑等監督性視察。這些視察選題都是以黨委重視、社會關注、群眾期盼的問題為切入口的,由于共識度大,接地氣,所提的監督意見針對性更強、更有說服力和可操作性,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影響。
(三)整合政協系統力量,形成民主監督合力。在監督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多方積極性,在目標上突出一致性、力量上體現聯合性。一是注重系統推進。發揮市縣政協作用,就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和事項,靈活有效地開展聯合調研。比如,近年開展的關于加快?谑行某鞘邪l展、加快推進“大三亞”旅游經濟圈一體化建設的調研,我們與所在市縣政協,采取主課題和子課題、全程和分段等多種方式開展聯合調研。達到了工作上互幫互助、互促互進的目的,也大大增強了監督實效。二是注重整體推進。在監督工作中,充分發揮黨派團體力量,共同推進民主監督。在監督內容上,把黨派團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列入監督內容。在開展監督活動時,主動邀請黨派團體參加。對黨派團體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時報送,大會發言重點安排,集體提案重點督辦,使民主黨派的監督意見得到重點關注和辦理。
(四)建立健全民主監督工作機制,確保民主監督有序開展。良好的工作機制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在開展民主監督工作中,我們不斷探索,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程序合理、銜接有序、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在議題產生環節,規范議題提出機制。每年底,向政協各參加單位、專門委員會、廣大政協委員征集下一年度重大監督議題。匯總整理后征求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意見,經省政協主席會議審議后,報請省委審定。在知情溝通環節,健全知情明政制度。每年定期邀請省政府主要領導到會通報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與政協常委協商討論省政府工作報告,為委員知情明政、開展監督創造條件;在監督環節,堅持把深入調研視察作為民主監督的基礎性關鍵環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現場,運用多種方式摸清真實情況,找準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在成果交辦環節,完善監督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政協以建議案、調研視察報告、政協信息、社情民意等多種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報送民主監督意見。相關部門認真辦理并及時向政協書面反饋采納、落實情況。相應的督查部門將黨政領導同志關于監督意見辦理的相關批示列入督查事項。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政協主席)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