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無錫市政協“生態文明我行動”彰顯民主監督力度
“流入太湖的河道污泥一天能處理多少噸?污泥加工成建筑用磚和有機肥是自己的技術嗎?政府有沒有補償機制?對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在實施市場化和項目化運作的同時,政府還要加大扶持力度……”日前,來自江蘇、浙江兩省環太湖五市無錫、蘇州、常州、湖州、嘉興的政協委員,在聯合視察無錫太湖水環境保護和治理時,一邊饒有興趣地提問“挑刺”,一邊發表自己的觀點,為無錫建設生態城建言。隨行的無錫市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認真記錄,表示會將兩省五市政協委員們的建議充實進生態文明先驅城市建設的“智囊庫”。
這次跨區域聯合視察,是無錫市政協今年“生態文明我行動”系列活動的重頭戲。
無錫緊依太湖,因湖而名,也曾因湖而痛,重建良好生態現實而緊迫。今年年初,無錫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無錫建成“生態城、旅游與現代服務城、高科技產業城、宜居城”,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先驅城市。市政協積極呼應黨委、政府這一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決定在全體委員中開展以“生態文明我行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集各方智慧,聚萬眾之力,全力助推生態城市建設。
4月2日,市政協組織委員視察太湖新城生態規劃建設,通報會上,汪春、沈麗萍等委員從環保、節能、低碳多方面建言,具體而深刻。“新城不是高樓、道路、綠地的簡單疊加,要按照自然稟賦、區位特點,實行集約集聚開發,合理分配空間資源,尤其是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專業園區、科技孵化區、生態濕地、休閑區等載體,都要科學規劃!薄耙巹澖ㄔO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今后的應用和管理。要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環保產業,積極開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節約替代、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治理等先進實用技術,加大太陽能、地源熱泵、風能、生物能、垃圾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委員們提出的20多條意見建議,均被政府采納吸收。
受市委的委托,無錫市政協今年將對所轄7個城區政府關于生態城市建設執行力情況開展民主評議,尤其關注各地生態建設情況。評議工作由主席貢培興領銜,一名副主席專門負責,成立由委員、黨派和各區政協共同組成的專門工作機構,通過調研、視察、政情交流、問卷調查、民主測評等方式,對基層執行力情況全面實施評議,到年底形成民主評議報告,供市委決策參考。在3月25日召開的民主評議工作動員會上,7個城區的政府主要領導均表示主動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配合市政協搞好民主評議工作,以評促建(設)、以評促轉(型)。
早在今年2月,作為環太湖五市政協聯手保護太湖系列活動之一,無錫市政協還組織全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開展“放養生態魚,潔凈太湖水”認捐放養活動,共認捐價值46萬余元的魚苗,以政協委員的表率行動,影響和號召全社會為保護太湖水、建設生態城獻計出力。(蔣家舉 陳建良)
。ㄘ熑尉庉嫞和鯁矗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