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201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通過10大協商課題進行探索和實踐,初步構建了以黨委加強領導、政府大力支持、政協積極承辦為框架,以計劃共同制定、課題共同確立、實施共同組織、人員共同參與、責任共同承擔為內容的協商活動新格局。
1月21日,安徽省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了《2015年度重點民主協商活動計劃安排》,確定了“把安徽打造成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支點”、“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等10個協商課題。安徽省探索協商民主新格局的步伐邁入了第二個年頭。
2014年,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通過10大協商課題進行探索和實踐,安徽省協商民主新格局已顯“雛形”。初步構建了以黨委加強領導、政府大力支持、政協積極承辦為框架,以計劃共同制定、課題共同確立、實施共同組織、人員共同參與、責任共同承擔為內容的協商活動新格局!皬牡胤綄用鎸U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了積極探索!敝醒肴嫔罨母镱I導小組辦公室對此予以充分肯定。
■超前謀劃選題——
“全流程”協商
2014年安徽省兩會之前,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辦公廳聯合印發了《2014年度重點民主協商活動計劃安排》,確定了10個協商課題。首個課題“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主導產業”由省委書記張寶順與省政協主席王明方以及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等7位負責同志作為牽頭領導,省委政研室、省發改委等和省政協相關專委會作為承辦單位。同時,省長王學軍等13位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和省政協10位負責同志共同擔任了其他9個課題的牽頭領導!队媱澃才拧穼γ宽椈顒拥臓款^領導、承辦負責人、實施時間、協商方式和協商成果形式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新格局”協商從選題開始。2013年底,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省委、省政府、省政協多次溝通,共同商定了10個課題,內容包括提升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等,并將制定協商年度計劃列入省委常委會2014年工作要點,從而進入了省委工作的“總盤子”。2014年底,省政協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又多方聽取包括委員、各民主黨派,政協各專委會意見,主席帶隊到各市聽取了市政協的意見,同時與省委、省政府多次協商,最后由省委常委會議確定了協商課題。目前,具體協商活動安排正在制定中。
■深入調研論證———
“重品質”協商
每個協商活動之前,都由省政協牽頭成立調研組,相關省直部門等參加,赴省內外調研考察。2014年到省內外調研共120余次;同時發動各民主黨派、省政協各專委會、相關界別、廣大委員以及各方面專家學者開展廣泛調研,并組織與課題有關的部分市縣政協開展就地調研,共收到437篇調研報告和發言材料,為高質量開展協商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還隨時注意“發現人才”。在去年的協商中,共有135位委員和各方面人士發言,其中有不少是在調研座談過程中,當場邀請參加協商建言。同時,就發言的選題、角度等進行多次交換看法,咨詢有關部門,或者進行補充調研,著力“如切如磋”,力爭“字字珠璣”。
■周密組織實施——
“精加工”協商
在省政協辦公樓內懸掛的“協商活動流程圖”,清晰展現了這一年組織實施協商活動的脈絡。省政協制作了10個重點協商活動的管理網絡圖,明確基本路徑、關鍵環節、時間節點和要素配置,確保各項活動時間安排上不沖突、力量調配上不分散、環節程序上不脫節。
協商活動以資政會暨常委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界別協商座談會、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為主要平臺。各專委會的視察、重點調研等也圍繞10個課題展開。協商籌備活動開始前,省委、省政府相關領導都要前往政協向參加協商的黨派、界別、委員以及各方面人士通報有關情況,便于知情明政。省長王學軍作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課題的牽頭領導,專門聽取了該專題的籌備情況匯報,并提出明確要求。2014年,先后有12位省委、省政府領導28次到省政協通報情況。省委、省政府的相關部門負責人悉數到場參加協商、聽取意見。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專題常委會議上,38個省直部門到會參與協商。
■加強成果轉化———
“高收益”協商
有了精心的“生產過程”,才會取得豐厚的“協商收益”!皹嫿ㄐ滦娃r業經營體系,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界別協商會形成的建議案報送后,省直相關部門將建議梳理成45項任務,省政府辦公廳以文件形式就辦理落實提出了明確要求。
“提升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資政會建議案提出14條建議,張寶順兩次作出批示,相關建議全部吸納入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提升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意見》中。
“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社區服務治理水平”界別協商會形成的建議案報送后,省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協調指導小組將24條建議轉化為工作方案,要求15個省直部門結合各自職能認真研究、采納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