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經驗交流您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欄目 >>經驗交流

健全基層政協履職新機制

編輯:admin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點擊數:675次     時間:2014年05月21日

梁國章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做出了明確部署,為推進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和實踐發展指明了方向;鶎诱䥇f要認真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理清思路,把準方位,明確要求,創新方式,不斷提升政協工作水平,推進人民政協事業新發展。

一、拓展工作思路新視野

找準服務大局的切入點。新形勢下的政協工作,要做到有為有位,必須以嶄新的思維方式,定好位,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指導思想上,要善于研究大局、把握新的形勢,始終把服從和服務于黨委提出的奮斗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作為政協工作的主旋律。善于在本地區工作大局中找準政協位置,確定政協工作的思路和重點,不斷增強政協履行職能的科學性、針對性。在工作重點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把握上,放在對改革、發展、穩定深層次矛盾的分析上,放在黨委、政府關注的大事和難題的對策研究上,放在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各方面意見不盡一致問題的探索解決上,善于從全局的層面上考慮問題,積極調研獻策,充分發揮作用。

把握履行職能的著力點。要把重大民生問題作為政治協商的重點議題,用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等形式,為群眾建好言、服好務。要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作為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通過調研、視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推進民生政策的落實和部門工作的改進。要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參政議政的重要領域,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及時提出對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積極協助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使各項決策更加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探索履行職能新形式

搭建“知情”平臺,讓委員充分知情明政。通過舉辦座談會、通報會、調研視察等方式,幫助委員熟悉市情實際,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動向,了解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群眾制度,了解基層實際,了解群眾的意愿和呼聲,從而提高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搭建“活動”平臺,提高委員參與面。探索開展委員小組各項活動,把全體政協委員按界別、區域劃分為若干個活動小組,突出界別優勢和職業特點,開展各種活動。建立委員通報制度,定期向委員活動小組通報傳達政協常委會精神,常委會定期召開委員活動小組工作會議,加強指導,發揮委員履行職能的主體作用,激發委員的參政熱情。

搭建“議政”平臺,拓寬履職渠道。積極探索開展委員到農村、委員進社區、委員上電視、委員聯誼日等活動,使履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確保取得實效。嘗試網上議政履職新模式,開展網上專題議政、網上訪談、委員博客、提案評議、提案征集、議政時評等,拓展履職平臺和形式。進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監督網絡,把熱心政協工作,敢于和善于反映真實情況的政協委員,充實到民主監督隊伍中來,不斷完善政協民主監督制度,使民主監督有章可循。

三、建立履行職能新機制

形成暢通的溝通協調機制。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與黨委、政府的聯系溝通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工作聯席會議,聽取政協工作匯報,研究政協調研視察課題,贏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二要進一步規范政府有關部門與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對口聯系、對口協商制度。積極發揮專委會在與部門對口聯系中的重要作用,密切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絡與交往,為促進職能部門工作出謀劃策。三要積極探索加強與政協各界別人士聯系的新形式、新渠道,主動聽取社會不同層面的不同聲音,及時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爭取人心的工作,努力維護社會穩定。

形成規范的成果轉化機制。一要拓寬建言立論成果的轉化渠道。政協的調研報告、建議案或專題協商形成的會議紀要,要及時報送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掌握調研成果的批示和辦理情況。要加強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由于提案、社情民意的辦理有明確的規定要求,政協的一些調研報告、委員的會議發言等,可經過提煉以提案、社情民意形式提交有關部門按程序辦理。二要建立信息反饋和跟蹤問效機制。適時對建言立論成果進行“回頭看”,對哪些被黨委、政府采納或進入決策實施程序,哪些成果還沒有得到重視和采納,要“賬目清楚”。同時要加強跟蹤問效。通過調研視察的方法,了解落實、實施情況,促進調研成果更好地向現實成果轉化。

形成高效的內部運作機制。政協機關運轉得如何,直接關系到政協工作創新的成效,關系到政協的形象。政協機關工作只有制度化,才能減少盲目性、隨意性,使機關工作規范化、程序化。一方面,要進一步健全政協機關管理制度,完善內部運作機制,特別是要健全學習、調研、視察、各類會議、對口聯系等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政協機關辦文、辦會和辦事程序,建立規范、有序、高效的運行機制,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人負責。另一方面,要營造互相理解和支持做好工作的良好氛圍。辦公室、專委會既分工,又合作,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支持,形成政協工作的整體合力。

(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政協副主席)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32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