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調研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調研報告

關于對我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視察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57次     時間:2011年12月07日
      按照市政協2011年工作安排,法制委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在王世英副主席的帶領下,實地查看了崇文路夜市市場、谷地峁違法建筑拆除現場,并通過聽取意見、座談匯報等方式,對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市政設施管理、違章建筑、戶外廣告宣傳、占道經營、馬路市場、車輛占道等方面的執法工作進行視察,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基本情況
      通過實地視察并召開座談會了解,委員們一致認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執法局按照市上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建設“兩基地一中心”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實施,以服務民生、構建和諧為目的,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處罰權工作,不斷創新和完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機制,認真履行各項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職責,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秩序保障,各項工作均取得了較好成績。主要體現在:
     1、規劃監察執法水平不斷提升。進一步完善了違法違章建設預防、發現、控制、獎懲一體化工作機制,不斷加大對規劃中的中心商務區、西南新區、城中村以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違法建設的管控力度,及時妥善處理各類違法違章修建行為,基本扭轉了事后管理的被動局面。繼續深入開展了違法建設專項整治“重拳行動”,逐步完善了大型在建工程手冊管理制度,有力的維護了城市總體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積極探索市容市貌管理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市容市貌監管工作,配合有關方面,在新建路、長城路、榆陽路、人民路等市區占道經營問題突出的路段,合理設置了一些修鞋、修鎖以及時令農副產品銷售便民服務點,實現了規范管理,有效解決了市容管理秩序和市民需求間的矛盾,推動了市容市貌監管工作的精細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市容市貌整潔有序、市民群眾生活方便、小商小販生活有靠”的三贏目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日,執法局共出動執法人員36820人次,出動執法車7551臺次,教育路邊攤點27650人次,規范店外店3855戶9122人次,處罰1762人次,暫扣違法經營物品1027件,沒收違法經營物品341件。
      3、戶外廣告和門頭牌匾整治工作穩步推進。集中力量對城墻以內、210國道過境線、環城路沿線、榆橫工業區違法戶外廣告開展專項整治,下大力氣整治二層以上亂設牌匾廣告行為。截止8月1日,共依法拆除違規設置的戶外廣告牌77塊,清理各類店招店牌382塊,拆除過期廣告牌119塊,責令廣告業主更換存在安全隱患和破損陳舊的廣告牌267塊,清理各類違規懸掛的商業廣告條幅、布幔1771條,依法全部拆除了二層以上違規設置的牌匾廣告1345塊,建立了門頭牌匾管理信息檔案,實現了門頭牌匾整治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4、違法“野廣告”集中整治工作不斷深入。不斷強化門前四包兩禁止責任制,明確沿街門店主體責任,逐步健全和完善整治違法“野廣告”市場化運作機制。共清洗涂刷墻體“野廣告”9.8萬平方米,清除路面違法“野廣告”3.5萬平方米,制止違法行為295起,立案查處52件,采集違法通信號碼2215條,錄入追呼系統1374條,報停違法號碼176條,違法號碼錄入追呼系統率和停機率均達到100%,處理違法當事人186人次,搗毀制販假證窩點2個,有效遏制了市區違法“野廣告”亂張貼、亂涂寫反彈勢頭。
      5、環境保護執法工作進展順利。重點開展了餐飲業油煙超標排放專項整治,夜間建筑施工噪聲擾民和商業噪聲擾民集中整治,不斷鞏固和擴大禁燒煙煤監督檢查工作成果,深入開展了高中考期間環境噪聲污染專項整治工作。累計受理環境污染投訴舉報案件882件,當場制止378起,沒收音響設備326件,散發宣傳資料1萬余份,違法排污行為查處率達93.5%,夜間建筑施工噪聲擾民案件及時查處率達90%,高中考期間及時查處率達100%。清理違規煤場7家,查處違規磚廠4家、居民住宅小區12個、違規運輸煙煤的三四輪車輛176輛次,沒收煙煤940多噸,清理廢舊塑料制品和廢舊輪胎1770多公斤。
      6、市區早夜市攤點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積極開展城區早夜市集中經營試點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積極配合市商務局,打造和實施了放心早餐工程,積極組織開展違規早夜市攤點集中整治,有效改變了市區早夜市攤點設置無序、管理混亂和嚴重破壞市容市貌、損壞市政設施、污染城區環境、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的現象。據統計,規范早夜市經營574起,其中早市235起、夜市339起,依法清理取締店外經營、占道經營攤點36處,取締存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和用電安全隱患的早夜市攤點21處,處罰違規經營者22人次。
      7、車輛占用人行道亂停亂放逐步規范。不斷加大車輛占用人行道違規停放查處力度,并向沿街門店、商場發放了《關于規范沿街道路車輛停放的通知》,規范了市區車輛停放區域和停車位的設置。截止7月31日,共處理車輛亂停亂放788起,車輛違規停放查處率達87%,人行道違規停放案件數量明顯下降,違章停放信息的采集、審查、轉辦質量逐步提高,錄入查詢系統的違法停車信息237條,處罰188人次,移交交警支隊63條,車輛停放管理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8、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集中開展了校園及周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期間,先后出動宣傳車121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多份,依法取締馬路市場、店外店315余戶,清理車輛占用人行道亂停亂放117起,制止經營性噪聲污染151起,教育勸誡違規經營者420多人次,暫扣違法經營物品37件,營造了一個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得到了廣大學生、老師、家長的積極支持,贏得了贊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執法力度還需加大
執法局自成立以來,通過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執法力度逐步得到了加大。但據反映,有些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還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和手段加以根治,特別是無證設攤、車載水果占道經營、占道停車、違章建筑等管理難度大、反復性強的問題還時有發生,一些難點問題整治效果保持的不夠長久,整治后有回潮現象。一些管理職責交叉需要相關部門聯動配合的工作,由于部門間協調溝通機制尚不完善,存在著一些執法管理上的“真空”,致使一些工作有滯后現象;對一些屢教屢犯、甚至暴力抗法的行為,由于缺乏強制性措施支撐,執法威懾力不足,執法力度難以加強,效果難以得到有效保證。
      2、執法隊伍素質還需提高、力量仍需加強
執法局對現有人員通過加強學習,加強制度管理和考核等措施,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但是,一是部分執法人員素質偏低,責任心不強,作風不嚴,特別表現在少數執法隊員在執法中語言和行為不規范,較大程度影響了城管執法局的自身形象。二是少數隊員存在“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的消極思想,執法不主動,不舉報不管理的被動現象時有發生,以致違章建筑建成后再行強拆,既增加了拆違難度,又增加了執法成本,也造成了業主不必要經濟損失。
      3、工作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進
執法涉及面廣,針對的執法對象遍及各個層面,尤其在涉及貧困群體和少數民族群眾方面,要切實考慮到這部分人的現實生存狀況,不能搞一刀切,在執法的同時對部分生活確實困難、生機難以維持的人群要做好安置工作,以免這部分人失去維持生計的手段后,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了執法工作的難度。在針對少數民族群眾非法擺攤設點問題上,更要慎之又慎,防止在執法過程中產生爭執引發民族矛盾。
      4、執法環境有待改善
城市管理領域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到執法局,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整個執法環境有待改善。突出表現在:一是在輿論氛圍方面,執法人員身處執法第一線,對一部分人形成了約束,往往成為了不同層面矛盾和問題的聚焦點,部分群眾對執法行為不理解、不支持,個別媒體報道有時也存在偏差和誤導,導致部分群眾不明真相,各種抗法現象時有發生,如何營造良好的執法輿論氛圍,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二是在體制環境方面,城市執法局執法體制不順,只是由工商、城建、環保、交警、國土等部門將部分行政執法權移交或委托給城管執法局,同時,執法局也承擔了其他方面的行政處罰職能。但是,往往因協調機制或委托執法雙方聯動聯勤機制不夠完善而影響執法的有效性,甚至出現“名不正,言不順”的被動局面,又加之,執法人員均是聘用人員,不具備專業執法技能,故而執法過程中,在履行職責交叉時,往往出現處罰不夠及時、效果也不佳的現象,以致影響了城市管理工作綜合效能的發揮,行政成本相對增加,如谷地峁違法建設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三、意見與建議
      1、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自身形象
      要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力度,努力建設一支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人民滿意的城管執法隊伍。一是要強化思想教育。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思想教育,使執法隊員更加堅定“公正文明、執法為民”的執法理念,不斷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的思想素質,強化全體執法人員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二是要強化業務學習。要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各種執法技能,積累執法經驗,同時,建議市政府解決執法局編制問題,吸收法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切實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提高執法水平。三是要強化規范執法。要強化對執法人員的規范化訓練,有效解決執法不規范的現象和問題,把各項執法工作全面納入規范、有序的軌道,尤其要強化執法人員的禮儀規范和語言行為規范,提升執法隊伍自身形象;要制定辦法嚴格規范自由裁量行為,克服隨意性,公正公平地實施執法權力,進一步提高公眾對執法隊伍的滿意度。
      2 、加大協調力度,進一步完善互動執法工作機制
      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門眾多,既有橫向分條,又有縱向分層,自成系統,互不隸屬,因此,要進一步強化互動協調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保障我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溝通。執法局要在履行好市政府賦予各項職責的前提下,主動與公安、交警、工商、規劃、建設、環保等部門加強聯系,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建立起溝通及時、配合默契的協作機制。當前要針對違章建筑等屢禁不止的違法“頑癥”,加強與國土、建設等部門溝通,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共同研究提出更加切合我市實際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有序的、聯勤互動的拆違控違工作機制。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執法主體與屬地管理主體的關系。各街道作為拆違控違的工作主體,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加大查違、控違、拆違工作力度,執法局要加強對街道拆違控違工作的執法支撐,形成有效的拆違控違工作機制。
      3、創新城市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要建立一套嚴格、規范、科學、可操作性強的城市執法指標體系,將執法目的、執法流程、監控手段、效果評價、危機處理等內容量化、細化、具體化。要從運動式執法向制度化執法轉變,城市執法是一項綜合管理和系統管理的工作,執法方式的轉變過程是潛移默化過程,僅靠一次或幾次運動式的集中整治、綜合檢查難以達到治本和長效的目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要努力做好預防工作,要積極找出各類城市違法問題產生的原因、消除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防止類似問題再度發生的措施是執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不是把善后處理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最大限度地調動和利用社會資源參與城市管理,實現管理效益最大化。
      4、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營造全社會良好執法環境
      城市管理關系到千家萬戶,社會面廣政策性強,因此提高全體市民的城管執法意識十分重要。要切實加強執法工作重要性的宣傳,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不斷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大局意識、城市管理意識,積極支持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共同營造“城市管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為開展工作提供積極的社會支撐;執法局要更多地利用社區、學校、企業等平臺,全面進行宣傳活動,鼓勵全民參與。要進一步加強與市、區新聞媒體的互動,大力宣傳執法人員敬業愛崗、依法執法的正面形象,讓廣大老百姓更好地認識城市管理執法在建設“中國經濟強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態名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82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