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調研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調研報告

關于我市鹽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調研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4014次     時間:2018年12月13日

市政協經濟委在分管副主席苗豐的帶領下,赴定邊、神木、榆陽、佳縣、米脂等四縣區深入全市鹽化企業開展實地考察、座談等調研活動,現報告如下:

一、我市鹽資源發展現狀

(一)榆林鹽資源全國最大、全球少有

榆林是陜西省唯一的鹽產區,除沒有海鹽外,巖、湖、井、土硝鹽均有,特別是巖鹽資源儲量最為豐富。根據長慶油田公司在鄂爾多斯盆地見鹽鉆孔資料分析,榆林巖鹽分布區域北起神木爾林兔陜西內蒙交界,南至延安,西至靖邊,東至佳縣,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遠景儲量達6萬億噸,勘探區內資源儲量合計8854億噸,占全國巖鹽總儲量26%,榆林地區煤炭儲量不到鹽資源儲量的4.5%。巖鹽品位高,礦石品位大部分屬工業一級品,氯化鈉含量為81.46-99.8%,平均在90%以上,為全球巖鹽礦床史上罕見的精品礦床。鹽是化學工業最重要的基礎原料,被譽為化學工業之母,以鹽為原料,可生產工業和農業用產品達15000種之多。從儲量和潛在價值來看,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

(二)鹽化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目前,我市制鹽及鹽化工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已建成的鹽化工項目有:中鹽榆林鹽化有限公司,建成實際產能可達120萬噸/年真空制鹽生產線,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僅為72.77 kgce/t,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產110萬噸聚氯乙烯、80萬噸離子膜燒堿,每年可直接轉化原鹽135噸的生產規模,居全國之首,全國單體最大的聚氯乙烯生產企業;陜西金泰氯堿形成年產30萬噸聚氯乙烯、23萬噸離子膜燒堿的生產規模;榆能集團佳縣鹽化有限公司建成制鹽項目包括鹵析鹽120萬噸/年采輸鹵工程、120萬噸/年真空制鹽生產線,主要產品是工業鹽,2018年7月裝置全面開車啟動,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正式投產后,工業鹽產量可達120-130萬噸/年;延長石油定邊鹽化工有限公司擁有14個天然鹽湖,探明各類鹽總量為3101.8萬噸,建成鹽田4100畝,硝田1200畝,年產原鹽量達20萬噸、芒硝20萬噸、食用鹽6萬噸等項目。在建鹽化工項目有米脂華龍120萬噸/年真空制鹽項目、延長石油定邊鹽化工公司年產7萬噸元明粉、4萬噸硫化堿及2萬噸氫氧化鎂項目。

(三)制鹽及鹽化產業轉型升級初現端倪

目前,我市鹽化工產業已形成以鹽為原料生產純堿和氯堿及延伸產品產業鏈條。初步形成鹽業生產規模達1000萬噸,其中液體鹵折鹽轉化750萬噸,固體鹽250萬噸,轉化200萬噸,聚氯乙烯143萬噸,燒堿104萬噸,產值300億元,利稅50億元的鹽資源開發利用新格局。其中,金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建成含鹽廢水深度處理項目,徹底封閉總排口,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開創了行業和區域工業企業的先河;延長石油定邊鹽化廠利用花馬池鹽湖、茍池鹽湖資源優勢,打造“一心一鎮三區兩基地”的旅游景區;北元化工以煤為原料生產電石,以電石和原鹽為原料生產聚氯乙烯和燒堿,以電石渣和爐渣為原料生產水泥,熱電項目為整個產業鏈提供電力和蒸汽,做到煤鹽資源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應有機統一,為我市鹽化產業轉型升級走精細化發展道路奠定良好基礎。

二、轉型升級面臨困難和問題

(一)鹽行業產能過剩,產品結構單一

我市大多數制鹽及鹽化企業存在產能過剩,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目前仍然以原鹽為主,產品附加值低、規模小,市場競爭沒有優勢。國家鹽改政策出臺后導致各地鹽企低價、壓價銷售形成惡性競爭,市場供應嚴重飽和,各地所銷售鹽品均處于終端壓庫狀態,導致我市鹽化工企業產品省外銷售急劇下滑,市場價格競爭矛盾更加凸顯。例如榆能集團佳縣鹽化有限公司食用鹽資質無法辦理,原計劃有20%的食用鹽產品無法生產,對公司經營效益造成重大影響。另外,聚氯乙烯產品以通用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和差異化程度較低,燒堿以液體產品為主,鹽產品運輸存在運輸距離遠,經濟效益低的問題。

(二)熱電能力不足,外購電力成本較高

我市鹽化工企業普遍存在周邊電網配套能力薄弱,自備電廠供電能力有限,外部電網電負荷不足高電價等諸多問題,對正常生產帶來安全隱患。例如北元化工目前存在17-18萬KW電力缺口,榆能集團佳縣鹽化有限公司自備電廠手續無法辦理,使生產成本增加,對經濟效益造成較大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盈利能力下降。

(三)產業發展與環境友好的矛盾依然存在

氯堿行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高風險產業,目前我國PVC的主要生產工藝是電石法制備PVC,該工藝最大的特點是使用含汞催化劑,汞的使用量占全國使用量的60%,但是隨著2017年8月16日《關于汞的水俁公約》的生效,到2020年電石法PVC生產單位產品用汞量比2010年要消減50%,如果無法有效控制和解決汞污染問題,電石法PVC行業將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另外,煤炭、采礦、火電行業環保稅征收辦法一旦出臺,氯堿行業生產成本將明顯增加。以PVC為例,電價每上漲1分錢,電石的生產成本將提高32元,電石法PVC生產增加80元/噸。只有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產品差異化,氯堿行業才能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產業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夠,鹽化工發展面臨邊緣化

根據國家產行政策規定,聚氯乙烯和燒堿均屬于限制類產品,但我市豐富的煤、鹽資源是全國最適合發展鹽化工的地方之一,行業政策嚴重限制了我市鹽化工快速、規;l展。我市在布局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大戰略當中,著重以“優煤、穩油、擴氣、增電、強化工、促新興”的發展思路下,關于鹽化產業的發展定位較低,整個產業發展沒有系統、長遠規劃,更沒有專門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阻礙了我市制鹽及鹽化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

(五)產業發展人才短缺、創新能力不足問題突出

榆林地處西部地區,距離京津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較遠,交通便利條件差,科技交流環境不佳。本地硬件支撐不足,榆林人才工作硬件支撐平臺短缺,無法實現高層次人才的成果推廣、技術研發和創新等發展需求。導致本土人才無法充分利用,引進外聘人才研發與企業距離太遠的對接不到位的現象。當前我市鹽化工產業嚴重缺乏技術管理方面的人才,面臨創新人才短缺、創新資金來源單一、創新績效不佳、創新環境不完善、創新動力不足等突出問題的制約。

三、對策和建議

(一)立足轉型升級,創建全國一流高端鹽化基地

榆林地區資源優勢明顯,周邊1000公里半徑內基本無鹽資源,又擁有豐富而質優價廉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具備了發展鹽化工業的有利條件,資源匹配優勢和成本比較優勢明顯。應該把鹽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加大扶持發展力度。堅持“高端、綠色、循環、集約”的發展導向,以融合發展、鏈式發展和集群發展為主要路徑,積極推動鹽化工與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的對接,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按照精細化、一體化、園區化的思路,構建以氯堿為核心,以有機氯化物、無機氯化物及精細化工產品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現代鹽化工產業體系,以大型氯堿項目為核心,推進鹽堿一體化、煤鹽化一體化和石油化工一體化共生耦合,延伸氯精細產品鏈,發展高附加值的精細鹽化工產品。采用鹽、煤、氣、水聯探,做好九大核心勘查區巖鹽及伴生資源勘探工作。充分開發利用鹽穴,謀劃石油、天然氣儲備。積極發展中高端食鹽產品。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形成千億鹽化產業集群,創建全國一流高端鹽化基地。

(二)煤、鹽化工產業深度融合,延伸精細產品產業鏈

大力推進煤鹽化工一體化項目建設。發揮原煤和原鹽兩種資源優勢,對當前化工產業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鹽化工和煤化工兩大產業有機結合,以燒堿、聚氯乙烯、氯氣為中間產品,積極延伸精細產品發展,形成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有機硅單體及下游產品、氯代異氰尿酸系列產品、氯乙酸與甘氨酸、水合肼和ADC發泡劑、甲烷氯化物、氯甲醚等精細產品,實現煤、鹽化工一體化、精細化發展。

(三)積極推進石油、鹽化工一體化發展,形成循環產業鏈

以乙烯、丙烯、芳烴、純堿、氯堿等產品為原料,通過技術創新,發展和延伸有機氯和有機胺兩大系列產品和下游產業鏈,推進石化鹽化產品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建設,著力發展一批精、專、特、新化工產品,以實現產品和產業結構從無機到有機、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從低技術到高技術含量、從高能耗到低能耗的轉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形成鹽化與石化一體化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走差異化發展的道路。發揮特色化工產業基地對其它相關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互配套、協同發展,形成以鹽化工、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領域為重點的“一線五鏈”的產業格局。具體措施是鼓勵開發新型、環保、高性能塑料加工助劑、食品及飼料添加劑、香精香料、造紙化學品、電子化學品、油田化學品、水處理劑、環保型和高性能涂料等新領域精細化工產品;重點發展以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功能膜材料、高性能合成纖維及復合材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等為主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丁二酸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羥基脂肪酸酯、聚氨基酸等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基材料。

(四)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食鹽產品,實現產品差異化發展

我國食鹽產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比較低,目前市場上沒有價格較高的食鹽產品,只是在包裝上做文章,沒有相應的功能上的改進,使消費者并不容易接受。通過對原料、加工方法、包裝等環節進行設計和區分,制造出不同檔次的食鹽,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食鹽產品,將營養、保健作用和功能性的結合。從電解質平衡、微量元素補充、有益食品功能性成分攝入等當今消費者關注的營養問題出發,增加產品的賣點。同時還可以從天然健康的角度引入功能性食鹽的概念將傳統功能性食品成分與食鹽結合,開發含有保健因子的食鹽新產品。新的食鹽產品只有具備了真正的相應功能才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例如開發沙棘碘鹽、枸杞碘鹽、紅棗碘鹽、氨基酸碘鹽、氨基酸低鈉鹽、玉米肽碘鹽、植物纖維鹽、乳酸菌腌菜鹽、富硒碘鹽、富硒無碘鹽、果蔬洗滌鹽等功能性鹽品,提高食鹽附加值。

(五)保護環境優先,加強節能減排,發展低碳鹽化工經濟

我市制鹽及鹽化產業發展需與地方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企業要把節能減排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扎實推進,務求實效。大力推廣和應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圍繞工藝裝備升級、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節約和替代煤炭、能量系統優化等重點環節,加快實施一批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嚴格執行“能評”、“ 環評”、“ 安評”等制度,加強源頭控制,杜絕新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項目,為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讓路。加強重點耗能鹽化工企業能源管理,分行業樹立一批標桿企業,推動企業開展能效對標活動。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著力運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技術,推進廢水、廢液、廢渣的資源化和循環利用。杜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高發展路了。

(六)加大政策扶持,營造高端鹽化產業良好氛圍

政府應研究制定促進鹽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并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制定與鄂爾多斯不相上下的水、電、土地的價格,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設立鹽化發展的專項資金。加大政府對鹽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節能降耗、信息產業發展、企業改革管理、龍頭企業培育、企業家培養激勵和市場開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政府牽頭大力發展鹽化工物流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一個集商貿、倉儲物流、展示辦公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的高端物流園區,為做大做強鹽化產業創造良好配套條件。

(七) 校企深度融合與高層次人才引進并舉,提高企業創新研發水平

發揮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供給和知識支撐作用,舉辦多種形式的座談、考察活動,實地了解實際生產工藝,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搭建各類綜合性行業共性技術集聚創新平臺。依托中鹽榆林有限公司、陜西北元化工、陜西金泰氯堿、榆能集團佳縣鹽化有限公司等鹽化龍頭企業,加快整合全行業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科研力量,加快建設鹽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一體化、裝備制造業、物流運輸、科技信息平臺等公共研發平臺、行業共性技術研發中心和公共測試平臺,對企業生產實際中的一些基礎性、平臺性和綜合性的相關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實現技術突破。促進科技資源有效整合,支持企業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高端鹽化產業研發中心,提高企業創新、研發水平。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創新人才流動機制,逐步消除影響人才流動的各種體制障礙,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我市高層次和緊缺人才開發引進的政策措施,通過項目引才、政策引才、合作引才等多種形式,引進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加強現有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再培訓,根據鹽化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


(市政協經濟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38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