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佳縣水資源情況的調查報告
政協佳縣委員會按照市政協的安排,我們組織市、縣政協對我縣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詳細的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降水情況?
佳縣屬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由于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炎熱多暴雨,春秋為過渡季節。2005年前30年的平均降水量為386.6mm,前5年平均降水量為371.2mm,月平均降水量在2.3-90.6mm之間,折合水量大約為8億m?3,每平方公里降水量約為40萬m?3,水面蒸發量為1312mm。其特征為:一是縣內地區分布不均,大體由北向南遞增,最大相差20mm;由東向西遞減,最大相差45mm。二是降雨比較集中,63.1%的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三是降水年際變化大,降水變差系數C?v值在0.3-0.35之間。四是降水在農業生產中的有效利用率比較低。近年來,實施人工增雨防雹,有效地增加了植物生長期的降水量,減少了雹雨,根據多方專家論證,人工增雨防雹投入與效益比為1:40,同時,全縣大力實施集雨灌溉工程,也有效地提高了降水的利用率。?
二、地表水情況?
1、主要河流徑流量?h內有黃河一、二級支流8條,即:禿尾河、鹽溝河、佳蘆河、五女河、烏龍河、樓底河、車會河、螅鎮河。徑流自產水量為1.5305億m?3,過境水量為0.4133億m?3 (不包括黃河水286億m?3和禿尾河水3.943億m?3),兩部分徑流總量為1.9438億m?3?菟谒考s為正?偭康25%,枯水期年內有兩次,第一次在12月到次年1月,第二次在5-6兩個月。?
2、境內水庫及其他人工蓄水設施蓄水量?h境內共有中型水庫兩座,總庫容量3310萬m3,其中能蓄水的一座即暖渠山水庫,現蓄水能力900萬m3。有塘壩90座,庫容89萬m3,集雨水窖約2.4萬眼,可蓄水58萬m3。?
三、地下水情況?
全縣地下水總量為24798萬m3,可開采量為7140萬m3,主要分布在黃河河谷地帶以及佳蘆河河谷地帶,主分布區可開采量為6253萬m3,為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孔隙潛水。
四、水資源評價及開采情況?
1、水質情況。地表水清澈透明,基本屬于中等硬水地帶,PH值在7.5-7.8之間,礦化度667.2毫克/升,化學成分中,砷0.015毫克/升,鉻0.22-0.12毫克/升,氟化物0.9-1.1毫克/升,碘化物0.023-0.035毫克/升,硫酸鹽151.7-71.1毫克/升,氯化物35-66毫克/升,氨氮0.027-0.018毫克/升。除氟含量略超國標外,其他含量正常,宜飲宜灌。地下水水質較好,一般物理性質好,無色、無味、無嗅,全透明,適宜生活用水和灌溉。除鍋爐用水起泡系數較大外,一般適用。?
2、可利用量。全縣多年平均自產經濟流量為1.53億m3,地下水可開采量0.714億m3,水資源總量為2.244億m3(不含過境水),人均占有水量830 m3,畝耕地占有水量349.9 m3,人均占有量約是全國人均的1/4,陜西省人均的2/3,故屬水資源不足的缺水區。?
3、開采量。地下水除黃河河谷、佳蘆河河谷地帶開采用于部分灌溉和飲水外,其他無大的開采價值,目前開采量約占可開采量的10%左右。?五、用水量情況初步調查統計,2005年全縣用水量為912萬m3,其中工業用水量40萬m3,農業用水量526萬m3,人畜用水量為310萬m3。?
六、綜合結論?
1、佳縣水資源不豐富,人均畝均水資源低于全國全省水平,是一個水資源不足的缺水區。
2、地下水資源和客水比較豐富,但由于財力緊缺,地貌地形條件復雜的限制,利用率很低。?
3、工程供水能力差,工程性缺水比較嚴重,F有兩座中型水庫,高陽灣為病險水庫,現定為空庫運行;暖渠山水庫,也只能養魚和灌溉少量農田。自流灌區年久失修,帶病運行,抽水站、機井利用程度不高。?
4、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佳縣的需水量將會較快地增加,水資源的潛力要適時挖掘,近期要開采淺層地下水和巖溶水,提高降水利用率,遠期要利用工程措施提高客水和域內徑流水利用率。?
七、建議?
1、制定切實可行的水資源規劃。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多科學、多門類、多措施的系統工程,必須實行“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的原則。要根據我縣的“十一五”和長期規劃綱要,水資源情況以及中、省、市節水規劃,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切實可行的水資源規劃。?
2、進一步實施水利項目帶動戰略。項目是水利工作的中心環節。我縣工程性缺水比較嚴重,水利工程數量不足,門類不全,工程性水利基礎薄弱。要針對水利水保項目審批周期長,我縣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前期工作滯后的問題,盡力加大前期經費投入,加大項目儲備工作力度,為上大項目、大上項目奠定堅定的基礎。要把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作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硬件,進一步實施新建水庫工程,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河堤新建和加固工程,集雨灌溉工程等蓄水工程。當前,急需實施的一是高陽灣、暖渠山病險水庫加固工程;二是毛國川上游中型水庫建設,解決毛國川灌溉缺水問題;三是集雨灌溉工程,進一步提高雨水利用率,擴大山地灌溉面積。?
3、加大水資源的管理力度。長期以來,水利工程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比較嚴重,同時,受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水資源與供水、供水與排冰、排水與治污、治污與回用分割管理,部門之間職能交叉,責任不明,沒有一個部門能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節約、保護、配置、統籌協調管理。因此,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兩手都要抓,都不能誤,互相促進,徹底走出重建輕管的困擾,要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的管理的體制和機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配置要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在水資源的開發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目前,水利行業法律日趨完善,行業執法可依的問題已經解決,因此,要盡快解決好執法不力的問題,努力實現水利執法機構實體化,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程序制度化,促進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
4、加強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保護是水資源的持續利用的重要內容,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把水資源保護放在與水資源開發利用同等重要的位置,對水資源利用要按水功能區實施嚴格管理,水資源保護要達到功能區要求的水質標準,要努力控制水污染,恢復和改善水環境,以免我縣也步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當務之急是要提高縣城和一些鄉鎮的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減少污水和垃圾對河道的直接污染,同時要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減少流入河道的泥沙。?
5、加強水利的宣傳教育工作。佳縣屬于嚴重缺水的縣區之一,缺水旱能蓄、澇能排的水利設施,水成為阻礙制約農業生產,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這樣的縣情水情,要教育廣大干部群眾轉變觀念,真正把水利放在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地位,樹立水利為農業、工業、城鄉人民生活、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發展服務的大水利觀念。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大力倡導愛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良好風氣,按照水利部《節水灌溉技術規范》,力所能及地逐步推廣節水技術,促進我縣步入可持續發展水利之路。?
6、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近年來,人工影響天氣的把握性較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幾年的努力,人工影響天氣設施比較齊全,基本覆蓋了全縣,但是無編制,經費始終緊缺。為了使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我縣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人工影響天氣經費應納入財政預算,落實人工影響天氣編制。“六位一體”家庭循環經濟是建設節約型農村的新模式。(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