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調研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調研報告

全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調研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2154次     時間:2015年01月26日

榆林市政協綜合處

20149月至10月,市政協綜合處會同提案委、民進榆林市委、九三學社榆林市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以及市水利、安監、環保相關部門同志,先后赴定邊、靖邊、神木、榆陽、吳堡、米脂六縣區,通過實地考察與聽取匯報等方式,就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水源地建設保護情況

全市縣級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共有18處,其中縣級水源15個、市級水源3個,10個是地表水源,8個是地下水源。全市現有供水設施供水能力約每小時154.16m3,自來水供水人口約233.2萬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源保護工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不斷加大水源保護工程建設,全面強化水源日常管理,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扎實推進生態綜合治理,進一步預防、控制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確保了群眾的飲水安全。

一是依法將飲水安全納入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之中,制定出臺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把健全完善水資源規劃體系、強化水功能區納污監督管理、加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強化水質控制、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建設和諧榆林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

二是制定水源保護規劃,及時開展調查評估,科學規劃指導保護工作開展。2006年,啟動了飲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評估工作,先后完成了《榆林市飲用水源地環境現狀調查報告》、《榆林市典型鄉鎮飲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及評估報告》,編制了《榆林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6年~2020年)》。各縣區也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詳細調查、科學論證、合理劃定水源保護區范圍,并及時上報審批。全市10處城市地表飲用水源有8處經省政府批準,劃定了水源地保護區。剩余吳堡縣白地灘水源地和榆林市尤家峁水源地已劃定保護區,完成技術方案評估,正在申請省政府審查批準; 8處地下水源,有3處經省政府批準,5處經縣政府批準,都劃定了保護區范圍。全市共劃定水源地保護區面積1220.7平方公里,其中一級保護區面積14.9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面積513平方公里,準保護區面積825.8平方公里。

三是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設施建設。通過設置地理界標(界碑、界樁)、警示標志、宣傳牌,加大涵養林帶建設,采取圍欄等安全隔離防護措施,進一步完善水源保護工程。同時,不斷加強水源日常管理,建立水源地巡查和值守制度,安排專人對水源地保護設施完好情況、水源地周邊違法排污現象和其他有可能影響到供水安全的異常情況進行巡查,保證了水源地安全。全市176個鄉鎮,除無水源地的8個鄉鎮(定邊)和6個鄉鎮因土地問題未實施任何保護外,其余鄉鎮都實施了簡單的鄉鎮水源地保護工程,進行了簡單的立樁、圍欄和標志牌設立。

四是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整治,從源頭控制污染。按照分級、分類防治的要求,對水源保護區內的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流動污染源等進行了清理和整治。所有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任何建設項目,在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在水源準保護區內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較大的建設項目,一律予以否決。全市先后開展水污染專項執法檢查1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2600人次,取締了一級保護區內污水排放口3個、二級保護區內污水排放口11個。市區3個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11個縣城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在96%以上。

五是加強配套環;A設施建設,有效凈化飲用水源環境。全市累計建成污水收集管網1600多公里,生活污水處理廠15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4.45萬噸/日。11個縣城污水處理廠和錦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都完成了提標改造,排放污水可處理到一級A排放標準。同時,針對石油、煤炭、化工、蘭炭企業水污染防治問題,先后督促有關排污企業限期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水達標排放,有效凈化了飲用水源的取水環境。

二、水源地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市在水源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中省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多頭管水現象比較嚴重。縣級除神木縣外,飲用水源地建設、管理由水務局和供水公司共同負責,水源地保護監管由環保局負責,體制較為順暢。榆林城區飲用水源建設管理中,市區兩級以及高新、空港、東沙等新區,條塊分割、自成一體,僅市區就有市水務局、市水務集團、市住建局、市供水公司、榆陽區水務局、紅石峽水庫管理處、尤家峁水庫管理處、高新區管委會、高新區供水公司等,職能重疊,效率不高。紅石峽水庫水源地和尤家峁水庫水源地是榆林城區兩處最重要的水源地,由榆陽區水務局管理,分別向市供水公司和高新區供水公司供水,再經供水公司處理凈化后向居民供水,事權交叉,增加了供水環節和經營成本。市供水公司和高新區供水公司又分屬市住建局和高新區管委會管轄,管網割裂、相對獨立,無法相互調劑,保障高峰期供水。環保部門作為水源地保護的監管單位,由于面對的部門、單位太多,對水源地建設管理的許多環節難以形成有效監管。水務部門由于對供水公司經營狀況不甚了解,加之行政執法權較弱,導致市區內亂挖亂掘自備井,開設地下供水公司的現象屢禁不止,既增加了地下水源的污染風險,也給居民飲水安全帶來隱患。

二是水源地保護規劃完成參差不齊

神木縣窟野河水源地、米脂縣榆林溝水源地、子洲縣青水溝水源地是省政府20021220號批準;榆陽區紅石峽水庫水源地、綏德縣無定河四十鋪水源地是2007911號省政府批準;神木縣瑤鎮水庫水源地是2009123號省政府批準;靖邊縣四柏樹水源地是靖邊縣政府2008年批準。由于批復間隔時間較長,期間地質地貌、環境狀況、規劃標準等因素變化較大,許多規劃急需重新修訂。在批復的規劃中,保護區劃定也存在劃定不及時、為項目讓路、長期不報批等情況。如尤家峁水庫保護區劃工作緩慢,使用七八年今年才完成區劃報告編制和初審;綏德縣城原來使用丁家溝-十里鋪飲用水源,因太中銀鐵路建設,水源地改選為無定河四十鋪飲用水源,四十里鋪水源雖地經省政府批準,但保護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吳堡縣存在新水源地橫溝沒有建好,原白地灘水源地不報批問題。

三是備用水源規劃建設滯后。王圪堵水庫如定位為榆林市區備用水源,應加強保護,盡快劃定保護區范圍,嚴格控制項目入駐。如考慮旅游開發,則應重新考慮市區備用水源。其他縣城,大多供水水源單一,水量呈下降趨勢,備用水源較少,有些還存在污染隱患,沒有可行的中長期供水規劃,一旦現用的飲用水源出現問題,沒有備用水源補充,應急能力差,飲水安全隱患大。米脂縣米西渠備用水源基本建好,出水量為2400/日,雖可起到一定的水源污染應急作用并緩解當前枯水季節水源短缺問題,但并不能完全解決水源需求;綏德縣城飲水水源地頻繁變更,保護措施長期未落實,無法保障飲水安全;神木縣雖可將原窟野河廊道滲水水源地作為備用水源,但當前用作綠化消防用水,并未有效保護,一旦瑤鎮水源地出現污染,不能有效應對。

四是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依舊存在。不少水源保護基礎工程建設不規范、不完善,一二級保護區還存在圍網立樁、標識設立不規范、水源涵養林建設薄弱以及準保護區未開展小流域治理等問題。大多數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劃定前分布不少居民房屋、農田,生活、農業污染源還普遍存在,劃定后實施污染源搬遷難度很大、成效甚微。如紅石峽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有榆陽鎮吳家梁村橋頭村民小組94戶、360人、耕地1600畝,荒沙地2640畝,實施退耕、征收荒沙地、搬遷居民,建設二級保護區村民生活污水收集與集中處理設施,測算需資金2.74億元,實施難度很大。保護區內違法建設排污項目、傍河采沙等違法問題屢禁不止。

五是水質污染和水量退化比較嚴重。煤油氣鹽等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中,除了,還將大量廢水排入超負荷的河流,造成部分縣區水質明顯退化。米脂、綏德、子洲等縣水質硬度和含鹽量越來越高;定邊和靖邊的城鎮和一些鄉鎮水質受到石油類污染比較明顯,靖邊青羊岔鎮飲用水源經常受到輸油管道的污染,造成停水;神木、府谷地表水中的揮發酚含量明顯增加。由于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普遍導致水源大腸菌群等時有超標現象。同時,隨著油鹽氣井的不斷鉆探和煤礦采空區面積的擴大,不斷引發地表塌陷、河水斷流、地表水泄露等地質危害,部分飲用水源水量退化下降。紅堿淖水域面積縮小三分之一,紅石峽水庫水面高程下降2-3米,飲用水源受到嚴重危險。

六是地表飲用水源直接受河流水質影響,安全隱患大。全市無定河、榆溪河、窟野河、大理河等河流既是取水水源又是納污河流,隨著能源化工基地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工業生產和城市人口迅猛增長,污染物的產生量成倍增加,河流均出現季節性超標現象,部分河流正逐漸成為季節性河流,枯水期時間較長,生態基流很難保障,大多處于四、五類水體,有的甚至成為劣五類水體,基本喪失自凈功能,給流域沿岸居民飲水安全造成了極大地隱患。同時,跨區域污染加劇了河流水質污染,突出表現在窟野河,神木縣窟野河石圪臺斷面屬于陜蒙交界水質代表斷面,入境斷面氟化物、COD等污染物超標直接導致窟野河草垛山、孟家溝斷面污染物濃度相繼升高,對窟野河兩岸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導致沿河群眾飲水安全受到直接威脅。

三、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的建議

加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清潔健康的飲用水源,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是進一步明確水源地保護責任主體

各級黨委、政府應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工作,將其納入議事日程,盡快制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水源地保護目標、措施和要求。水源管理單位作為水源地保護的主體,要加大保護資金投入,加強保護設施建設;環保部門作為水源地保護的監管單位,要加大執法力度,開展專項整治,確保保護規劃的實施。應進一步理順涉水事務一體化,將水務集團掛靠市水務局,接受業務管理和指導,并成立原水公司,與市水務集團合署辦公,推行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水權市場轉換制度。水源建設和保護由市水務局審批、市原水公司實施;已建和改造的水源,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采取產權收購、股份合作的方式有償使用。應按照集約節約的供水模式,對現有供水管網進行改造連通,實現統一調度、聯網經營。應逐步理順市縣供水公司隸屬關系,統一由市水務局管理,形成有利于飲用水源建設保護的管理體制。

二是認真抓好水源地規劃的編制和落實工作

市縣兩級應在對轄區水資源分布進行認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區域自然環境現狀、資源開發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充分考慮城鎮發展空間和人口發展規模,盡快分類制定飲用水源地建設保護規劃,科學劃定三級保護區,落實保護責任和保護措施。認真開展水源地環境評估工作,嚴格執行水源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堅決杜絕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作業、新建項目、移居人口,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補充、協調利用的科學取水用水機制,切實保護水源,提高飲水安全。

三是積極尋找應急備用水源,編制城鎮供水應急預案

應該按照“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領導、有效利用”的原則,結合市縣及城鎮水源和供水特點,積極尋找應急水源和備用水源,編制城鎮供水應急預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供水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加大水源地保護執法力度

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等多種形式和節日,加強水源地保護的宣傳教育,營造人人愛護水環境,關注飲水安全的濃厚氛圍。應組織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各種水源保護區內的建筑、排污、放牧、耕作等違法行為,規范保護區管理。應進一步強化飲用水水源環境風險防范,堅決取締單位、村組亂挖亂掘自備水井、私自開設供水公司的違法行為,嚴格飲用水水源上游和周邊區域高風險行業的準入機制。

五是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檢測,確保源頭水質達標

城鎮居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檢測,是一個薄弱環節,應該加以重視。源頭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供水到戶后續的各個環節,市縣兩級要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和水質衛生防疫監測能力建設,制定監測能力建設計劃,及時更新檢測設備,加密檢測頻率,加強檢測人員的培訓,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加大水源水質監測范圍和頻次,確保達到國家飲用水檢測標準。

六是加大對城鎮飲用水源地保護的資金投入

應不斷加大政府對水源地保護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列入專項預算,實現保護資金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應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水源地保護,努力吸引民間資本以參股的形式進入水源地保護領域,實現保護資金投入的多元化,特別是處于水源地上游的企業,應征收一定數量的水源保護基金,建立水源地保護資金投入的長效機制。應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對城鎮飲用水水源地的遠程監控和有效監管,讓城鎮居民吃上放心水,安全水。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0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