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榆林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此,市政協經濟委組織部分委員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市政協副主席王成繼帶領下,從4月中旬到5月上旬,先后赴榆陽、神木、府谷、靖邊、橫山、佳縣六縣區及榆林高新區、榆神經濟開發區,深入園區、企業,采用座談討論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就我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1、非公有制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107.4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9%,比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全年民間投資625.22億元,增長14.3%,實現營業收入2047億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145985戶,從業人員達59.38萬人;上繳稅金完成132.7億元,支付勞動者報酬215億元。
2、國企改革有序推進,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近年來,我市通過產權置換和人員身份置換,競爭性領域一般中小企業全部退出國有序列,實行民營,初步扭轉了我市國有企業改制相對滯后的局面。市、縣區“雙置換”改制國有企業共有538戶,其中,市屬97戶,分屬原經委、石化、煤炭等23個部門,涉及職工2萬多人,企業總資產約14.77億元,負債近24.79億元。縣區屬企業441戶,已全部完成改制,涉及職工3 萬多人,企業總資產約30多億元,負債近22億元。
3、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近年來,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在我市逐步增加,所起作用日益增強。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市“四上”企業完成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加值55.72億元,占GDP的比重2.0%。去年,我市僅規上工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就達55戶, 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數的比重為7.7%;產值為224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0.2%。從企業控股情況看,21戶企業為國有和集體控股,1戶為外商控股,其余33戶均為私人控股;從企業規?,大型企業4戶,中型企業12戶,小微型企業39戶;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有限責任公司是混合所有制的最主要形式;從分布地域看,相對集中于榆陽、神木、府谷三縣區及榆林高新區、榆神經濟開發區,集聚效應明顯;從產業布局看,以煤炭及煤化工為主,榆陽區有少部分涉及裝備制造業和服務業。我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主要合作模式有:中外合資的“南梁模式”、國資控股的“北元模式”、國控民營的“東方模式”、民資控股的“奧維乾元模式”等,這些探索和實踐極大地豐富了榆林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內涵,引領著能源型經濟的轉型升級。
二、主要特點和成效
1、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近年來,我市本土民營企業特別是能化企業,通過與省、市國企乃至央企的合作,采取改組改造、轉型升級、并購重組等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如神木縣檸條塔工業園區的神木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由陜煤集團收購四戶民營蘭炭企業40%的股份聯合組建的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該企業以資金為紐帶、產品為鏈條,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了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循環發展,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產能釋放率仍保持在75%以上,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建設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的典范。
2、加快了國有企業改革重組。近年來,我市市屬國有企業無論是集團層面,還是子公司層面,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領域都有所拓展,在壯大國有經濟的同時,盤活了民間資本,加快了國企的改革重組步伐。目前,市屬監管國企共9家,資產總額419億元,其中4家與民企和自然人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30戶,整體運營良好。
3、帶動了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實踐證明,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通過混合將國有企業的資本、技術、人才、管理、市場等優勢與民企自身決策快、執行力強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產生出1+1>2的效果,不失為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的一條捷徑。如榆陽區云河化工有限公司(民營)原為電石生產企業,由于產能過剩,利潤微薄,與山東濱化(國有)合資后成立了濱化綠能有限公司,新上電石爐技改項目,可使企業徹底解決資金、技術、產品市場困擾問題,每年可將200萬噸二氧化碳氣體轉化成1300多萬噸綠色高新精細化工產品,直接經濟效益達3000多萬元。神木的北元化工、天元化工和府谷的東鑫垣化工等混合所有制企業都是民企轉型升級的樣板。
4、提升了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四上”企業1827 戶,其中111戶屬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全年混合所有制企業實現收入256.74億元,占全市企業收入比重為7.6%;混合所有制企業從業人數為2.35萬人,吸納了一定比例的就業人員。神木縣去年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工業總產值144億元,占到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3%,占到民營經濟總產值的50.3%,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府谷縣混合所有制企業吸納就業人員占全縣勞動力的比重在50%左右,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5、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能力。2012年下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和能化市場需求不足的影響,我市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銷售困難、利潤萎縮的影響,特別是民營企業經歷著更為困難的虧損和資金鏈斷裂的危機。通過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混合,可以實現抱團取暖、共度難關。如2013年,與陜煤合作的蘭炭企業均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塊煤,有效解決了蘭炭企業塊煤供應不足的問題,同時,陜煤集團也通過與民營發電企業等的合作,既解決了煤炭銷售問題,又可獲得發電等企業的利潤,有效抵補了煤炭產業利潤萎縮的影響,實現了國企、民企“雙贏”。
三、存在問題
1、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主要是國企方面有顧慮,民企方面有擔憂,社會上有誤解和誤讀。國企的顧慮:一是認為引入非公企業資本過多會弱化自身掌控力,一定程度上形成國有“一股獨大”現象;二是壟斷行業國企不愿放棄既得利益,沒有混合的積極性,不愿讓利于其他資本;三是擔心背負國資流失的“罪名”和“罵名”。民企的擔憂:首先是被控制的問題,國有經濟控制力會不會越來越大,民營企業會不會是“羊入虎口”,是不是在搞新的“公私合營”,民企的合法財產權利能否得到有效保護;其次是誰混合的問題,民營資本處于弱勢地位,即使是控股也缺少話語權,只是被動地參與;再次是怎么混合的問題,要看國有企業拿出的混合的東西,如果拿出的多是骨頭沒有肉,如果是甩包袱,那么對民企是沒有吸引力的。社會上的誤解和誤讀:認為民企搞了混合所有制是不是被國有化,國企搞了混合所有制是不是被私有化,在“國進民退”和“國退民進”上爭論不休。
2、國企改革亟待深化。一是國企產權制度改革進展緩慢,制約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我市國有企業包袱沉重,重要資源、重要基礎設施領域國有企業產權重組步伐緩慢,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難以參股于國企,支柱產業集團化、資本化目標尚未實現。二是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健全,企業的治理機制存在缺陷,與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尚有距離。三是國有企業行政化傾向明顯。按照現行的國企領導人管理制度,所有國企領導人都有一定的行政級別,保留國企領導人員與國家黨政干部可以交流任職的通道,從而使國企領導人無法成為真正的職業經理人。四是國有經濟資源有不少仍然布局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和產能過剩領域,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低下;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公用事業等領域的產權多元化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滯后,國有資產沉淀較大;能源、金融、電力等國家壟斷性行業領域產權單一,政策限制和體制瓶頸問題突出。五是由于受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能化產品市場低迷的影響,中省國有企業以及市屬國有企業參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積極性不高,一些已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難以落實。
3、民企自身“硬傷”制約。 民營經濟自身發展中的“硬傷”,也是制約與國企混合的重要因素。一是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數量較少,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品牌還不多。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還不具備參與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的實力,更難以與大型國企、外企抗衡。二是民營企業人才匱乏,特別是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更為短缺,導致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企業創新意識淡漠,產業趨同,競爭力弱。三是資金積累緩慢,資本規模較小,融資十分困難。受民間信貸危機的影響,我市民間融資轉向低潮,導致民營企業過去主要依靠民間融資獲取發展資金的局面再難形成,而其它形式的融資渠道,如商業銀行門檻較高、風險投資等新興融資工具還沒有建立起來,企業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四是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數民營企業延續家庭式、家族式經營,管理隨意性大,制度不健全,決策不科學,特別是一些能源型民營企業迅速做大后,經營理念、管理能力的局限馬上暴露出來,為企業的發展埋下隱患。五是短期行為比較嚴重。一些企業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只看重眼前利益,缺少品牌意識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缺乏核心競爭力。
4、融合發展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內部管理、文化等融合不夠。從我市目前組建運營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來看,數量不少,質量不高,由于體制機制、追求目標、經營理念、運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導致企業不同投資者之間經常會出現一些摩擦,亟需在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企業文化上融合提升。二是現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現代企業制度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形式上有,但作用發揮不到位。如民營企業雖然加入了董事會,且在董事會中有一定的投票權,但仍缺乏話語權。三是不少混合所有制企業是由國有企業的子、孫公司和非公企業組成的混合體,而不是國有企業母公司本身和非公企業共建的混合體,這成為在國有大企業集團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障礙。如中省大型國有企業在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基本都是在二、三級子公司層面與民企的合作,母公司對其派駐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等管理層、經營層人員授權有限,實際仍聽命于母公司,導致決策效率低下,容易坐失市場良機。四是混合的過程中,存在“拉郎配”現象,從而導致后續合作困難。五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目前混合領域不寬,大多局限于第二產業,特別是能源化工產業,非能源產業較少。
5、發展環境不夠優化。一是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法律法規保障。從國家法律層面來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法律環境還有待完善,尤其是產權保護和產權流動的法律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從制度政策層面來看,目前無論是中省相關部門,還是我市相關部門還沒有制定和出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可操作的具體實施細則。二是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還沒有完全形成,在一些重要行業和領域還存在國有經濟的壟斷行為,存在著民營企業進入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各種隱性壁壘,這都是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無形障礙。三是國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新36條”所提出的“平等準入”和“公平待遇 ”原則,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諸如資源獲取、產業準入、土地征用、融資等許多方面,仍存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是歧視,民企與國企不能一視同仁。如,民企銀行融資利率要高于國企融資利率,且程序繁雜。四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投資和經營環境還不盡如人意,表現在政府職能轉變尚不夠到位,越位和缺位現象時有發生;缺乏統一的宏觀管理部門,多頭管理實際上必然淪為無人管理、無序管理;行政審批環節依然過多,手續繁雜,辦事效率低下;企業不合理負擔依然存在,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
四、進一步加快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以思想再解放為先導,進一步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榆林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一要從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高度來認識混合所有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把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這在理論上和政策上是一大新的突破。因此,我們要真正從思想上確立“不論哪種所有制,能發展就行”的工作理念,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工作上放手、放開,政策上放寬、放活,堅決摒棄在所有制上的無謂爭論,著力營造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二要把發展混合所有制對國企、民企的好處講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二者結合,形象的表示就是“國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混合制企業的競爭力”。當前要展示和培育一些混合所有制成功的案例,以鮮活的事實來教育和引導企業投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踐。三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大發展。要用開放和發展的視角來看待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所有制結構和實現形式上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理念,加快跨所有制、跨行業的重組,徹底清除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思想障礙。要進一步淡化所有制觀念,混合所有制企業既不屬于國有也不屬于非國有,而是公眾公司。
實踐證明,思想越解放的地區,所有制觀念越淡化,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就越快。四要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市場主體地位。要充分認識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對改善資源配置效率、深化國企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把混合所有制經濟納入現有的經濟統計當中,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市場經濟主體地位。五要處理好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關系,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為“混合”而“混合”;旌纤兄撇⒎庆`丹妙藥,更不會“一混就靈”,工作中要注意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思想傾向,做到“一企一策”,“蹄疾而步穩”。
2、以國企產權多元化改革為突破,進一步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企改革重組。一要根據中、省精神,結合榆林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實踐,盡早制定和出臺我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或決定,形成適應榆林未來轉型發展的優化國資布局。提出市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操作要求,使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我市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二要加快推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完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產權結構。要努力尋求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大力支持社會資本、非公資本參與國企改革重組,同時,國企新投資項目、新設企業要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參股,推進國企存量與增量的產權多元化,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特別是要探索國有企業特別是母公司層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進一步優化國有企業股權結構。要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改制上市,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國有企業通過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三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要進一步規范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要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大國有企業高管人員市場化選聘和管理力度,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同時,要積極探索“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將分散在市屬各局、委、辦的各類國有經營性資產進行統一監管,在提升國有資產監管效率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研究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可以把我市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通過投融資和項目建設,不斷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四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去行政化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還國有企業真正的企業身份。
3、以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為依托,進一步夯實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一要切實落實好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清理和修訂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國務院先后頒布的“非公經濟36條”、“新36條”及42項實施細則不一致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民間投資活力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政策制度,制定公平公正、操作性強的市場準入規則,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中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特別是要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制定并實行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并逐步向負面清單管理方式邁進。建議能爭取給予榆林民營企業平等參與本地礦產、水等資源配置的權利,根據民營企業新建項目不同投資額度,進行一定比例的資源配置,或由國企以資源作價入股,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二要實施集群發展,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要引導民營企業圍繞榆林能化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及文化旅游產業等在一定地域和園區集聚,實施集群發展。要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突破所有制結構、地域界限、行業分類,采取聯合、參股、并購等方式實行強強聯合、優勢擴張和資產重組,組建更多的民營企業集團。特別是府谷縣要抓住推進省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區這一契機,進一步做大做強本土民營企業。要通過產學研合作等平臺,不斷提升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民營企業在項目策劃上要科學研判,在投資中切忌盲目跟風。三要進一步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通過設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財政專項資金、貸款財政貼息、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等,努力發揮財稅政策的引導和杠桿作用,進一步做大總量,提升質量。同時,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銀企對接,鼓勵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嚴禁在正常貸款之外附加不合理放貸條件和收費行為;鼓勵和重視發展地方民營金融機構,支持小額貸款公司按規定改制為村鎮銀行;鼓勵和規范非公有制企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集合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多種直接融資工具,支持企業引入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戰略合作伙伴,實現健康發展。四要大力促進非公有制企業資本的社會化、治理結構的規范化和企業管理的現代化。非公有制企業要實現從傳統企業管理向現代企業管理轉變,就必須努力學習和積極采用現代管理思想、方法和技術,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升與國有經濟交叉融合的能力。
4、以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進一步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融合發展。一要不斷深化改革,積極推進國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要通過國有股減持、增資擴股、發行可轉債、管理層和員工持股等方式,吸收社會資本、非公資本,允許國有資本與非公資本通過合資合作建設新項目、組建新公司,從而建立國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特別是要逐步破除一些行業的國企壟斷壁壘,積極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二要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市場,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開、規范有序的產權交易市場,不斷催生更多非公有制企業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促進社會上分散、沉淀的資金資本化、資本市場化和資產證券化。同時,也可以采取民營資本、國有資本均衡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三要規范企業管理,引導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大企業、大集團。要鼓勵、支持和引導混合所有制經濟跨所有制、跨地域、跨行業實現強強聯合、資本擴張和資產重組,組建更多的“航母型”混合所有制大企業、大集團,引導混合所有制經濟向產業高端發展。當前,可協調和推動我市優勢民營企業與駐榆央企、省企和市外大型國企及市屬國企合資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同時,要將建立混合所有制與國企和民企的轉型升級結合起來,與淘汰落后產能、消化過剩產能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規模和層次。對于國企控股、參股企業,建議國企母公司能授予混合所有制企業法定代表人在戰略性規劃、投資時更多的權力,充分發揮企業的自主性,及時抓住市場機遇。四要進一步加強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要建立和完善領導協調機制,建議市上成立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制定全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加強對重點混合所有制龍頭企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的協調,跟蹤督查企業發展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研究和協調解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要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統計調查制度和監測預警評價制度,建立監測點、數據庫,不斷加強對混合所有制經濟數據的分析使用和發展環境的評價評估。同時,要逐步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將考評結果納入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工作績效考核目標體系。五要加強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資產監管。國有資本監管機構要適應“混合產權”帶來的新變化,通過監管好資本和所派出的董事等管理國有資產,特別是隨著產權鏈條的拉長,監管的難度在增加,國資更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流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上所說,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要建立產權交易的自查、抽查、復查制度,制定責任追究辦法,防止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資產流失,同等保護國有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的合法權益。
5、以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抓手,進一步搭建好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平臺。一要建好法律法規和政策服務平臺。要梳理和宣傳好國家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清理、廢除不利于混合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及時為相關企業提供服務和政策指導,給企業家吃上“定心丸”。同時,結合我市實際,盡快制定和出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政策指引和實施細則,探索適合我市發展實際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和機制。二要建好信息和項目對接服務平臺?赏ㄟ^召開駐榆國有企業和市屬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對接會,并推出具體合作項目,為國企與民企合作牽線搭橋,不斷提高項目對接的成功率。同時,要探索建立一套國資委與工商聯、中小企業局等有關單位及商會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和工作機制,及時互通項目信息和已合作項目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定期舉辦各類項目對接活動,適時進行合作成果交流和展示。三要建好政務服務平臺。要放寬市場準入,加快推進經營性領域的全面開放,放手讓非公有制資本和其它社會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它行業和領域。要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大力簡化審批環節,不斷加快電子政務建設,盡快實現企業網上申報、審批、年檢和備案。對所有行政審批和行政收費項目進行嚴格審定,并在網上公布,增強政府工作的開放度和透明度。要優化社會環境,大力宣傳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的先進典型,建議能組織召開一次全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推進會,并對優秀企業和企業家進行表彰,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6、以產業多元化為支撐,進一步拓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領域。目前,我市混合所有制企業大多集中在第二產業,特別是能源化工產業,建議在進一步優化發展和改造提升能源化工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非能源型產業,并向醫療、教育等行業和領域拓展,逐步形成產業多元支撐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格局。要大力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扶持和壯大現代特色農業產業;要以陜汽榆林東方新能源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為示范,著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的現代裝備制造業,不斷做大規模、做精產品,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要精心打造混合所有制的現代化的商貿物流業,通過引進大型國內外企業在機場及制造業密集的區域設立物流的配送園區,強化我市在陜甘寧蒙晉接壤區物流市場的重要作用,提升物流產業規模;要通過引進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振興傳統的特色輕紡工業,特別是要進一步做強做大羊毛防寒服產業,叫響“中國羊毛防寒服名城”;要以加快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為契機,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的融合,鼓勵資源型大企業和制造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建立混合型的三產服務企業,努力打造我市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升級版。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