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縣生態保護建設協會秘書長 張應龍
(2010年6月7日)
下面,我就幾年來探索性的工作實踐和體會,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專家作一匯報,供大家參考。
一、我們的基本情況和做法:
神木縣生態協會是一個公益性社團組織,起步在02年,成立于04年,現擁有國際、國內會員(單位)600多個。在神木縣城常設辦事機構,在錦界鎮溝掌村建有治沙造林基地;靥幵诙d尾河水源區毛烏素沙漠無人區,承包治理面積42.8萬畝(285.3平方公里),涉及周邊兩個鄉鎮、三個村和兩個國營林場。八年來國家和個人累計投入資金約3000萬元(其中個人資金50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積20萬畝,建成苗圃、長柄扁桃示范種植園、魚塘及道路、供電、通信、辦公區、住房等基礎設施。同時,與西北大學、西農大等單位合作,成立了“荒漠治理與沙漠經濟植物研究所”,承擔了國家林業局科研推廣項目、中科院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陜西省13115項目、陜西省林業廳科技推廣項目、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等科研項目。取得了長柄扁桃從選種、育苗、栽植、豐產、制造食用油(中試)、生物柴油、提取苦杏仁甙、蛋白粉、活性炭的產品開發,以及沙蒿子提取a---VE、沙蒿膠,沙芥菜提取食用纖維素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2項已通過陜西省科技廳科研成果鑒定、8項申請國家專利,另有3項成果申報省級科技成果鑒定,6項成果擬提交鑒定并申報國家專利。同時,通過協會會刊《神木生態》和神木生態網,開展宣傳工作。2007年以來,組織會員和單位、企業參與公益植樹12萬株,開展了“大、中學生夏令營活動”、“中日治沙交流考察”、“文學藝術創作采風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吸引公眾參與。08年以來,先后在生態建設、生態科研、國際宣傳聯絡方面與日本企業、社團,合作逐年加大,與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等國家級組織,也建立了合作項目關系。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體會到生態建設與三農問題的密切關系,因此把它們綁到一起去研究、去考慮、去實施。我們的做法是:
一是在土地承包和經營上利益共享。協會承包治理區屬于沙漠無人區,經與土地權屬村組、單位協商,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承包方式。其中19.2萬畝荒沙地,以五荒地形式與當地村委會簽訂有償承包合同,期限為70年;另外23.6萬畝荒沙地,以林產品分成的形式取得承包權,承包期為50年。使林、農雙方利益關系確定,連為一體。
二是在基礎建設上兼顧村組利益。既考慮自身需要,也兼顧村組利益,通過“村村通”項目先后建成40公里鄉村公路,徹底解決了周邊6個村的交通問題;爭取移動公司投資700萬元,鋪設光纜40公里,建成兩個移動通信基站,周圍幾十里內的群眾都因此受惠。
三是在經營上力求自立,兼顧惠農。荒沙造林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資金短缺是第一難題。我們的解決辦法:一是爭取項目投資。通過三北、天保、荒山造林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項目,累計爭取投資700多萬元、科技攻關項目投資300多萬元。二是通過募集社會資金。從每年幾千元,到平均每年可以募集到幾十萬元,其中,個人一次性捐款就達到30萬元,國際援助一次性捐款就達100萬元。三是抓好基地林業生產,加強管護,減少損耗,降低造林成本。每年育苗300多萬株,就為基地造林節約造林資金80多萬元。
與此同時,我們把科普惠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通過村民有償參加造林工程,扶持發展林木育苗、推廣無公害果蔬種植等辦法,幫助村民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每年幫助當地農民發展育苗200多畝,每畝育苗收入達到4000元—5萬元。
二、長柄扁桃與干旱地區生態建設,是農業發展的百年大計
長柄扁桃是一種北方干旱地區少有的木本油料灌木。原始分布主要在我市沙區,野生面積尚存8000多畝。長柄扁桃生長有幾個特性:耐寒、耐旱、耐瘠薄、壽命長(可生長200——300年還能結果)、管理簡單、產量高(畝產1000公斤鮮果、160公斤果仁、60——80公斤食用精油)、易采收、便于儲存、運輸、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可作為高級食用油、生物柴油原料,副產品還可提取苦杏仁甙、蛋白粉、活性炭、黑色素等。
長柄扁桃生態建設意義突出。我們過去有“年年造林不見林”的說法,這其中有天災的因素,但我認為主要是人禍,究其原因是我們把生態恢復與生態恢復后的利益沒有和生態建設的當地群眾利益結合在一起,只造不管(主要是后續生產管理),任務完成后,造林與農民的利益沒有重疊,造成農民的管護積極性差,又疏于后續管理使得造林面積數字歷年增加,林地實際面積不見增長。我們認為結合農民利益、引導發展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建設農民有利益的林業。從科學的角度上說,陜北的降雨在逐年減少,近十年降雨基本徘徊在300毫米左右,但年蒸發量2000毫米毫不減少。加之人為的礦產開發、地下取水灌溉,造成水資源上下貧乏。在陜北談生態建設,如果不談水資源就不是一種科學態度。因此,灌木經濟林木資源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必然選擇,也是保護農民利益的當然選擇。
長柄扁桃經濟效益突出。長柄扁桃仁含油量48%——56%,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8.1%,VE含量每公斤586毫克,與當今最推崇的食用橄欖油相當,是一種高級保健食用油,市場前景看好。就拿農民利益來說,如果按每戶農民經營100畝荒山,每畝產250公斤干果,每公斤干果按最低價買2元計算(現在在野生地采種,每斤售價10——20元),每戶農民年收入可增加5萬元。
長柄扁桃社會效益突出。中國每年60%的食用油原料、70%的石化燃料原料依賴于進口。長柄扁桃利用荒山、荒地,“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糧”,對于我國又是一個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的國家來說,等于相對增加了耕地面積,為國家節約了外匯資源,減少了對國外的依賴,同時,還將帶動從加工、運輸、銷售等相關產業的形成。據我們測算,如果我市建起100萬畝種植基地,經過加工年產值可達45億元,這對于以石化能源支撐經濟的地區,資源枯竭后,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也是實現“地下黑色能源,地上綠色油田”的保證。
長柄扁桃戰略意義也相當突出。食用油、生物能源,這些都是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我們做好它,這對于國家意義也就更大。
三、今后的設想和思路(重點談長柄扁桃的發展)
1、圍繞生態環保創建農業產業種植基地
做好資源儲備工作。在我市沙區、黃土地、土石坡地、棄耕地,都可以有計劃地在造林中增加長柄扁桃種植。在植被恢復的同時,增加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流失、增加農民收入、儲備后續經濟資源。
2、做好產業加工規劃,有步驟實現產業鏈
要有計劃的讓加工企業先期進入,形成從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的初級產業,可有效刺激種植面積擴大,保證種植戶的積極性,使產業從一開始就進入良性循環。遵循從小到大、從野生到人工種植、從單一加工到綜合加工。政府可以在初期加大補貼支持。
3、合理流轉土地(荒地),規范資源性企業資金流向
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尤其是資源開采型企業)合理流轉五荒地,參與經濟林儲備基地建設與產業化開發,也可以用收取資源費形式改變為造林任務,采取林業工程造林,還林與民,給農村發展留余地,為新農村建設增活力。政府要出臺政策加大優惠條件。
4、政府設立低碳產業基金,整合有效資金資源
在市財政收入中整合農業項目資源,搞專項建設,提高資金有效利用率。設立低碳產業基金,鼓勵性劃出一個固定比例,專門扶持高效、低碳農業產業,用于前期基礎建設工作。要拿出抓工業的手段和決心抓農業產業。拿出發達國家高額農業、低碳產業補貼的決心支持農業的基礎地位和環境的生存安全保障,并在低碳農業產業的融資、土地、水利、交通等方面放寬、放活,政策傾斜,予以支持。
5、鼓勵科技創新,獎勵農業科技成果,增加科研設備投入
推廣實用科學技術,出臺鼓勵政策,引導企業科研資金投入,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究機構,要把研究機構引入到我們當地,便于就地解決科研難題。避免現在普遍存在的科研與實際應用脫離的現象。
6、建立推廣有效機制,引入市場經濟模式
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推廣項目上,應發揮企業的快速機制,完全可以把一些推廣項目,以項目承包的形式直接發包給企業、或科研單位,以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榆林應該抱有一種超前的思維去認識榆林的發展,我們能用石化能源支撐起經濟大旗,我們也能夠用低碳、環保的農業產業建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為國家、為人民實實在在做一點將來的事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