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南部六縣富民產業案例之十六
子洲縣衛倫農牧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良種豬繁育及養殖基地
子洲縣衛倫農牧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創辦于2007年6月,是經陜西省農業廳批準專營良種豬繁育的大型市級龍頭企業。該公司位于子洲縣馬蹄溝鎮袁家砭村。公司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學院為技術依托,并作為其科研實驗基地,進行良種培育、養殖及管理,同時,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縣職教中心的學生實踐基地,是一家開放式、互動式的現代企業。該公司占地面積38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000萬元,第一期投資250萬元,建成標準化豬舍18間及飼料生產車間、獸醫衛生室等,總建筑面積4140平方米,已于2007年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投資550萬元,建成標準化豬舍41間,總建筑面積9430平方米,已投入運營,基本形成了萬頭良種豬繁育能力。三期環保工程計劃投資200萬元,評審設計工作已完成。公司現有員工71人,設一場(良種豬繁育場)六分公司(周鹼、馬岔、馬蹄溝、苗家坪、杜家灣、淮寧灣分公司)。公司以良種豬繁育為主營項目,同時經營商品仔豬繁育和商品育肥豬的養殖,現有良種豬品種為長白、大白、杜洛克等。2008年飼養量達4264頭,年終存欄1508頭,創純利潤32萬元。2009年6月底,飼養量7400頭,存欄3527頭,其中種公豬24頭、后備種豬21頭、純種基礎母豬146頭、二元良種母豬347頭、后備母豬152頭、仔豬820頭(其中純種240頭)、三元商品仔豬2017頭、商品育肥豬2056頭,實現利潤24萬元。該公司還通過父母代模式向周邊地區每年提供純種豬、二元母豬6000頭,改變原有品種,進行新品種普及。
該公司品種優良,技術先進,飼料方面,購買了飼料加工機械,自己配制全價飼料,由于飼料質量好,標準高,養豬料肉比由過去的3.6:1降到3.2:1,育肥期日增重達到750克;飼養方式采用高床仔豬、網上育仔新工藝,已購置多臺高床,實現了母豬高床產仔,仔豬成活率由過去的80%提高到現在的95%;應用自動飲水和自動給料箱,使豬既喝到了清潔的飲水,采食到干凈的飼料,又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2008年,該公司各基地有近800多戶農戶與公司合作,養殖各種新型豬種。農戶由公司提供仔豬,除部分自給外,其余全由公司收購,并且都設有保底價,保障農戶的收益。公司將從農戶收上來的商品豬統一提供給各地的屠宰場及學校。公司自覺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收購玉米等飼料時,以不低于市場價,優先收購貧困種植戶的玉米,間接地為農戶增收提供保障。公司有母豬600頭,一年按最低標準飼喂玉米367920公斤,這相當于184畝玉米產量,每戶10畝地,就可帶動18家農戶。另外,600頭母豬年產12000多頭仔豬,賣掉三分之二,還有三分之一育肥豬,即4000頭育肥豬,以每頭飼喂147公斤玉米計,共需玉米588000公斤,合計588畝玉米產量,可帶動59家農戶。公司通過這種模式,累計向社會提供良種仔豬10000多頭,帶動800多戶貧困農戶從事生豬養殖,每年可為農戶創造純收入近200萬元。這種“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生產模式,為農戶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為了提高農戶的養殖水平,該公司還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與觀摩,聘請專家授課,為養豬戶進行技術培訓,并把養豬技術印成小冊子發放到養豬戶手里,不斷提高農戶的飼養管理水平。
該公司秉承“良種培育、科學養殖、規范管理、服務三農”的發展宗旨,以優良品種、優質服務,重承諾、守信用的經營理念,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利益共享的經營原則,加強同西農大動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合作,逐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為子洲及周邊地區養殖業的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對帶動子洲縣及周邊地區的物流、運輸、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點評:該公司有以下突出兩點值得借鑒:一是立足于高科技、高起點,引進優良品種,采取諸如二元雜交、高床產仔、限量干飼、自動飼水、程序化免疫等一系列科技含量較高的飼養管理技術,加大技術和科研投入,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學院提供實驗經費和基地,聘請專家和教授為公司解決技術難題和提高管理水平。二是采用“公司 +基地 +農戶”的養殖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農民轉變養豬方式和經營方式,以經濟利益為紐帶,本著“主體獨立、自愿合作、利益聯動、共同發展”的原則,采取統一養殖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價格、分戶管理的辦法,與基地農戶建立鞏固的產業化協作關系,消除了農民對技術和市場兩大憂慮,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了當地現代畜牧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