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榆林市南部六縣富民產業案例之八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073次     時間:2009年11月30日
榆林市南部六縣富民產業案例之八
佳米兩縣日曬鹽場“種鹽”示范項目
      我市南部六縣巖鹽資源豐富,“以鹽扶南”已成共識,為此,市上撥付市華奧鹽田開發公司5100萬元,在南六縣實施“一縣一井一項目“,大力發展鹽業經濟,走出一條富民強縣之路。
一、佳縣王家砭鄉王寨日曬鹽場“種鹽”示范項目
  佳縣王家砭鄉王寨村巖鹽勘探直井,于2006年9月開鉆,2007年4月完鉆,鉆深2755.41米。水平井于2007年8 月開鉆,2008年9月4日兩井連通完鉆。鹽層總厚度66.56米,賦存于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的四個層面。中科院地質研究院的分析結論認為:“榆林市已找到少量薄層固體鉀鹽礦床和多處鉀、鈉混礦資源,現已可采用類同于青海湖鹽礦床的開采模式:日曬鉀、鈉混合鹵水,濃縮分離鉀、溴離子,建立新的鉀鹽生產基地!
  按照中科院在佳一井鹽芯分析基礎上制定的《陜西榆林地區鹽場生態農業的實施方案》中提出的“日曬鈉鹽、分離鉀溴、生物養殖、生態農業”的方略,市華奧鹽田開發公司現從王寨村征地300畝,已動工建設150畝日曬鹽場,并與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簽訂了《太陽能制鹽合作協議書》,開始實施太陽能集熱制鹽、膜曬制鹽、霧化制鹽等創造性的科研和試驗。成功后,將成為榆林專利制鹽技術,改寫制鹽工藝,闖出“以鹽扶南”、“以鹽富民”的新路。
  王寨鹽場不僅能補充榆林周邊大量工業用鹽的需求,也不失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相對簡單的制鹽工藝,便于農民參與,從一畝水地種玉米與曬鹽相比,可看出曬鹽收入是種玉米的6—8倍。同時,曬鹽環境污染較小,是現代工業制鹽中污染最小、效益最高的一項制鹽工藝。
一畝水地種玉米與曬鹽收益比較表
項  目 產  量 產 值 成  本 稅 收益
種玉米 0.75噸 965元 482元 0元 483元
曬  鹽 100噸 15000元 9400元 1100元 4500元
  目前,市華奧鹽田開發公司在王寨的風光余熱、太陽能制鹽項目正在逐步擴大,高效太陽能制鹽系統工程研究的科研成果獲得了榆林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引進的民營企業輝煌太陽能100畝制鹽場正在建設中。市華奧鹽田開發公司提出的發展模式和目標是: 先示范后推廣,先從南六縣各選一村示范,逐步推廣、擴大,走政策引導、農民示范、政府配套的路子,即由市華奧鹽田開發公司完井供鹵收鹽賣鹽,農民平地曬鹽交鹽掙勞務費,政府規劃、組織、管理、收稅。農民利用荒地整平,布膜種鹽日曬,不管買,也不管賣,只掙種鹽勞務費(40元/噸鹽),則萬畝鹽田可得勞務費6000萬元;再加包裝、裝卸費(25元/噸鹽),則鹽民可得純收入過億元;縣財政可得稅費(30元/噸鹽)4500萬元。我市南六縣不僅有全球罕見的精品鹽礦,還有廣袤的荒地、充裕的日光和風、日曬鹽的悠久歷史等日曬鹽得天獨厚的條件,是發展日曬鹽的最佳地區。
二、米脂縣日曬鹽場“種鹽”示范項目
  依托地下豐富的巖鹽資源,米脂縣委、縣政府在引進大項目的同時,也十分注重開發技術含量低、群眾易掌握、投資少、見效快、易發展的中小項目。日曬鹽試驗示范項目,就是由縣上投資,利用農村閑置的鹽堿灘地和金泰氯堿廠富余鹵水,用太陽光將鹵水中水份蒸發,使氯化鈉結晶成鹽的試驗示范性項目。
  該縣日曬鹽試驗示范點共設兩處,每點占地6畝,共12畝。其中銀州鎮姬家峁村金泰氯堿熱電分廠路西鹽堿灘地6畝,米脂東升建筑公司閑置土地6畝。兩個試驗示范點均用24磚干砌長15米×寬10米曬鹽池24個,合計48個。池底鋪0.4毫米厚黑色專用塑料布6噸,總造價7.6萬元;用磚20萬塊,總造價4.4萬元。首場試驗從2008年5月8日開始,分批向池內注入鹵水690噸,池內鹵水深度約10公分,5月20日開始起鹽,30日結束,共產鹽156噸,初試結果4.2噸鹵水可曬鹽1噸。進入6月份氣溫升高,蒸發速度加快,試驗改鹵水深度為5公分,鹵水中氯化鈉結晶速度加快近1倍,第二天即可部分起鹽,但鹽產量并沒有增加。截止去年10月底,共注入鹵水約2500噸,產鹽約520噸。
  噸鹽經濟效益分析:噸鹽售價(原鹽市場價)280元/噸;噸鹽總成本:⑴購鹵水(以4.2噸鹵水曬鹽1噸計,鹵水價12.5元/噸)12.5元/噸×4.2噸=52.5元;⑵塑料布(12000元/噸、每年曬15場、塑料布3年換一次)12000元×0.4噸/畝÷45次÷19噸=5.62元;(3)磚(0.22元/塊、5年更換1次)20萬塊×0.22元/塊÷45次÷19噸÷5次=10.3元;(4)人工工資20元/噸;(5)鹵水運費5元/噸;(6)包裝費40元/噸;(7)租地費(240元/年)0.85元/噸;(8)稅金(兩稅14%)280元×14%=39.2元/噸;(9)噸鹽總成本=(1)+(2)+(3)……(8)=52.5+5.62+10.3+20+5+40+0.85+39.2=173.47元;噸鹽利潤=噸鹽售價-噸鹽總成本=280-173.47=106.53元。
  試驗結果表明,日曬鹽技術含量低、操作簡單、易管理、勞動強度小,男女老少都能干;日曬鹽場地可大可小,房前屋后、平坦地帶均可晾曬,有條件的地方可連片晾曬;該項目投資少、風險小、易發展,經濟效益可觀,可以考慮大面積推廣。
  點評:發展日曬鹽產業目前最大的瓶頸是食鹽專賣的壟斷經營等政策約束,導致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實踐證明,實施“以鹽扶南”項目,既可富民又可強縣。要爭取允許農民以土地使用權入股,鼓勵吸納民間資本參與鹽田開發;積極爭取鹽品生產、銷售市場化和鹽資源富集地區居民食鹽的免費供應,讓鹽礦所在地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大力支持在諸如佳縣王寨村等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曬鹽產業,并將其列入各級政府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扶貧計劃。同時,要推進風光余熱制鹽、霧化結晶制鹽、鹽鉀兼產、鹽氣共采、鹽穴儲備油氣、地能利用等項目儲備,大力發展兩堿專用固、液體鹽,洗浴專用鹽,洗滌專用鹽等多品種鹽及“死!薄ⅰ胞}雕”等鹽田旅游產業,為把榆林打造成為中國新鹽都而努力奮斗。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6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