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南部六縣富民產業案例之五
米脂縣金顆粒小米專業合作社
米脂縣金顆粒小米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前身為米脂縣小米協會,由王成等5人發起并提議成立,設在榆林市王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入社會員68人,設立了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長由小米加工大戶、榆林市王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成擔任。合作社主要業務范圍是:為小米等雜糧產業組織采購、供應質優、價廉、安全、有效的生產資料;組織收購、銷售成員生產的小米等雜糧產品;開展成員所需的運輸、貯藏、加工、包裝等服務;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 協調國家專項資金、農業銀行貸款、信用社小額貸款支持小米等雜糧產業;協調小米生產、加工、銷售實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使之結成利益共同體;招商引資,強化米脂縣小米等雜糧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為會員及時提供國內外小米等雜糧產業的生產、加工、市場信息,宣傳會員的產品;承擔政府和有關部門委托的其它業務。
合作社成立以來,組織會員在楊凌農博會上做了大規模的展銷,唱響了“中國名米,米脂小米”品牌。投資260萬元擴建生產廠房和購置了碾米機、提升機、拋光機、礱谷機、去石機、去塵機、比重機、色選機、自動包裝機等小雜糧生產加工的整套設備,實現了一條龍生產、流水線作業的加工流程,大幅度提高了生產率,可日產雜糧30噸,年產值可達4300萬元,創稅利400萬元,并安排200多人就業,還將產品拓展為優質小米、蕎麥米、高粱米、玉米糝、綠豆、紅小豆、豇豆以及利用雜糧加工的各種面類,產品遠銷北京、南京、西安等十多個省市。合作社生產的“米脂小米”被授予首屆中國國際蕎麥節金獎,目前,已注冊了“米脂小米”商標,“米脂小米”被農業部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并做好了小雜糧綠色基地認證的準備工作,為小米等雜糧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保障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廣大社員及種植戶服務,合作社成立了技術服務部、市場營銷部、計劃財務部、理事會辦公室等部門,從谷子的選種、種植到技術、生產銷售提供一條龍服務。技術服務部開展技術培訓,進行現場指導,統一引進谷子優良品種,建立科技示范戶,定期組織技術、經驗交流會議,擴大谷子種植規模。目前,已形成高渠鄉為中心的萬畝谷子示范基地和以合作社為中心的米脂小米加工基地,全縣推廣種植香谷達6萬畝。市場營銷部搞好國內外市場調研,摸清市場行情,為小米生產提供產前市場信息服務,幫助會員搞好營銷活動,提供產品銷售服務,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增收增效。計劃財務部執行本社的財務預決算制度,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理財,管好社員初始股金,籌集生產流動資金,加速資金周轉,并接受監事會的財務監督,定期向社員公布財務收支情況,搞好本社的利益分配和股金分紅工作,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制度。
根據國內外小米市場以及米脂縣小米產業發展現狀,今后,合作社將結合縣上“十一五”小米產業發展規劃,通過為小米產業發展提供技術、物資、市場、信息服務,不斷壯大合作社自身經濟實力,使合作社逐步由松散型向緊密型,由服務型向生產經營實體型轉變,把合作社建成我縣小米產業的生產技術傳播中心、生產資料供應中心、加工企業聯絡中心、市場網絡建設中心、營銷信息服務中心,真正發揮合作社在產業開發中的組織帶動作用。具體目標是:引進新品種3-5個,使全縣小米品種實現良種化;對現有加工企業進行改造的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等形式新建2-3個小米精深加工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樹立米脂小米品牌;通過合作社帶動種植谷子達10萬畝,直接經銷的小米及其加工產品價值達到2000萬元以上,農民年均增收150萬元以上,帶動萬名農民脫貧致富。
點評:米脂以“米”作縣名,其“米”有著很深的歷史文化積淀,品質上乘,做大作強品牌的基礎很好,再加之利用合作社這樣好的機制及現代科技,就一定能將小雜糧做成大產業,在小產品中培育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