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南部六縣富民產業案例之三
米脂縣石溝鎮柳家洼村林果特色產業
米脂縣石溝鎮柳家洼村位于縣城西北20公里處,總流域面積4.2平方公里,全村共136戶606人。2007年人均純收入5060元,同年被省委授予先進黨組織。同時,該村還是全國科技入戶先進村“五十村”和米脂縣“十朵花村”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柳家洼人以“泥不下山,水不出溝”為治理目標,修田打壩、征山治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同時全面推行“公墓制”;八十年代,柳家洼人延續過去的治理模式,廣修水利,引水上山,發展經濟林,走“以果促農、以果興農”發展路子;九十年代,柳家洼人重點突出小流域治理,因地制宜,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開發,廣建集雨場、窖,發展庭院經濟,走農、林、副三元化經濟的發展路子,并完成了“四通” (電、水、信、路)等基礎設施改造工程。柳家洼人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村容村貌和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進入新世紀,柳家洼人以“基礎設施建設強村,多元復式經濟富民”為目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綠色、高效、生態、環保農業和勞務輸出產業。村內電視、自來水、農電、程控電話、手機用戶入戶率均達85%以上;同時,完成了1300畝果園的科學化管理(500畝低產果園的改造工程),引進、栽植新品種28個,提升了果品的經濟效益,正常年景果品收入約占農民總收入的65%,"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初具雛形;實施退耕1600畝,人工種草1370畝,先后引進布爾山羊、 特賽羊 、小尾寒羊等優質種羊1000多只;全面推廣了地膜覆蓋、旱作高產等種植技術,引進優良農作物10多種;新建沼氣池106口、集雨場3個2000多平方米、水窖85口、可貯水2550方,抽水站8處,蓄水庫1座,現蓄水約20萬方,保證了農業穩產和高產,實現了人均果園2.1畝、草地2.2畝、羊子1.5只、戶均輸出勞力1人的發展目標。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07年被列為陜西省林業生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縣計劃生育新農村。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柳家洼人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目前,村內油路工程和投資40多萬元的村陣地建設、辦公設施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投資60余萬元的通往柳家洼峽谷旅游景點道路建設和投資50萬元的水庫壩體加固工程正在實施中;投資45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環山修路、上水)工程和投資11萬元的人畜飲水工程正在實施中。投資8萬元修灌水渠1000多米,解決了200畝水澆地用水問題;安裝太陽能20個(20戶計劃生育新家庭),安裝太陽灶60個,秸桿氣化爐10個,實施“一池三改”106戶;計劃投資48萬元重點用于水廠、村容村貌建設和集約化養殖、果品深加工、儲藏;投資60余萬元綠化村前五座山和各類果品示范園建設。該村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柳家洼峽谷旅游業,力爭在今年舉辦柳家洼峽谷旅游文化節,實現“農業、旅游、文化”三業并舉。柳家洼的明天將一個以峽谷旅游風景區為主體的“一區六園”(一區:峽谷旅游風景區;六園:花卉園、蘋果園、梨園、棗桃杏園、小雜果園、葡萄園)生態旅游新村和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世人眼前。
點評: 米脂縣石溝鎮柳家洼村以發展林果特色產業強村富民,為在貧困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解決”三農”問題找到新的切入點,實踐證明,只要因地制宜、選準產業,堅持不懈,苦干加巧干,就能夠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