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關于我市鄉鎮機構改革情況的視察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4444次     時間:2018年08月30日

按照市政協2018年工作安排,由市政協副主席麻占平帶隊,市政協科技和民宗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部分委員于6月11日至14日赴榆陽、橫山、府谷、子州四縣區,就鄉鎮機構改革情況進行視察,通過實地查看、個別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基本掌握了這項工作的整體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榆林市本輪鄉鎮機構改革正式開始于2015年12月,即市編委會對12縣市區的鄉鎮、街道辦事處機構改革方案批復之后進行實施,2017年12月基本結束。

1.適度調整鄉鎮、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

全市本輪鄉鎮機構改革前共有鄉38個,鎮138個,街道辦事處 7 個;改革后有鄉10個,鎮  145個,街道辦事處29個。為解決歷次鄉鎮機構改革的遺留問題,緩解撤鄉并鎮后消化干部的壓力,特別是方便群眾辦事,在撤并鄉鎮所在地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便民服務中心69個,作為臨時性過度機構(不作為機構統計),其中,榆陽4個、橫山4個、神木6個、府谷9個、定邊11個、靖邊8個、綏德1個、米脂5個、佳縣7個、清澗5個、子州5個。臨時設置的便民服務中心均隸屬于改革后的鄉鎮建制。

2.合理設置鄉鎮、街道辦事處機構

鄉鎮統一按“六辦三站”設置機構。六辦:即黨政辦公室(加掛財政所牌子);人大主席團辦公室;經濟發展(市場監管)辦公室;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加掛民政工作站牌子);維護穩定辦公室(加掛司法所牌子);宣傳科教文衛辦公室,均為鄉鎮政府內設機構。三站:即經濟綜合服務站;社會保障服務站;公用事業服務站,均為鄉鎮政府下屬事業單位,副科建制,并各核定副科級領導職數1名,經費財政全額預算。

街道辦事處統一按“六辦一中心”設置機構。六辦:即黨政辦公室;人大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城市管理辦公室;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維護穩定辦公室;宣傳科教文衛辦公室;均為辦事處內設機構。一中心:即xx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為街道辦事處下屬事業單位,副科建制,核定副科級領導1名,經費財政全額預算。

3.嚴格核定領導職數

鄉鎮黨政領導班子設黨委書記1名,副書記2名(1名副書記兼鄉鎮長),紀檢書記1名,人大主席團主席1名,若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團主席,可設專職副主席1名,鄉鎮長1名,副鄉鎮長2名,轄區人口超過5萬人或中省重點示范鎮、重點鎮、文化旅游名鎮,可增配1名副鎮長;人武部長1名。

街道辦事處黨政領導班子設黨委書記1名,副書記2名(1名副書記兼辦事處主任),紀工委書記1名,人大工委(縣市區人大派駐街道辦事處)主任1名,辦事處設主任1名,副主任3名,人武部長1名。

便民服務中心設過渡性工作崗位,主任1名(正科),副主任2名(副科級),人員在改革后的鄉鎮調整解決。

4.理順縣市區派駐鄉鎮機構的職責關系

全市除法庭、派出所(含林業派出所)、學校、幼兒園、醫院等機構外,將食藥所、司法所、國土所、工商所、財政所等具有管理職能的縣市區派出機構,其職能、編制、人員、經費、資產等全部劃歸鄉鎮政府管理,縣市區歸口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和監督。

將原各鄉鎮計劃生育管理辦公室承擔的計劃生育行政管理職能交由各鄉鎮或街道辦事處宣傳科教文衛辦公室承擔,將原各鄉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承擔的計劃生育醫療服務工作職能全部劃轉到各鄉鎮、街道辦衛生院(衛生分院)。

二、 存在問題

從總體上看,我市鄉鎮機構改革(撤鄉并鎮)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取得了顯著成效。機構改革后的鄉鎮、街道辦事處運行情況良好,崗位職責明晰,事業站所整合到位,機構運轉協調,但與中省編制部門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改革不徹底。便民服務中心的設置,本身就說明改革還不到位,當初設置便民服務中心,主要是因為撤鄉并鎮后,解決原撤并鄉鎮轄區內群眾辦事方便而設立的臨時過渡性機構。承載了原鄉鎮黨委、政府幾乎全部的職能與職責,形成了小馬拉大車,不堪負重的局面,工作開展起來較為困難。再加之行政區劃已經調整,便民服務中心在新組建的鄉鎮轄區范圍內,因此在便民服務中心獨立開展工作,勢必會和新組建鄉鎮的整體工作造成推諉扯皮現象,更加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便民服務中心名不符實。由于便民服務中心是臨時機構,它不是一級政府,雖然看起來實際承擔了相當于鄉鎮的職能和職責,但不是執法主體,它的行為沒有行政和法律效力,實際工作中也出現了許多尷尬的現象。比如,服務中心干部沒有所在區域的執法證,碰到些棘手事縮手無策;還比如,有的縣市區的便民服務中心,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開出的介紹信等函件,到了別的地方得不到認可,致使老百姓來回折騰,怨聲載道,嚴重影響了當地政府的形象。

3.鄉鎮權責不對等的情況未得到根本解決。本輪機改結束,雖然各駐鄉鎮站、所(食藥所、司法所、國土所、財政所)名義上劃歸鄉鎮管理,但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行業主管部門仍以種種理由干預,好多審批、執法權限仍在行業主管部門,可工作責任卻在鄉鎮,鄉鎮責權不對等的情況依然存在。

4.縣城所在地仍然設建制鎮。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二、三產業的興起,大批農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縣城居住人口急劇增長,縣城建成區面積成倍擴大,已具備城市規模。而現行的“縣-鎮-村”管理體制,已不利于中小城市的城市化發展,這一體制使縣城的城市建設和管理處于多重管理之下,縣政府不能對城區很好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增加了城市規劃、拆遷、征地的工作難度,既影響招商引資,又阻礙城市發展,因此,撤鎮建辦勢在必行。

5.便民服務中心的干部員工普遍情緒低落。鄉鎮改革后,便民服務中心的干部使用、公務員過渡、員工待遇等,必須以新組建鄉鎮或街道辦統一口徑上報,由于其機構性質和領導職數的限制,干部員工普遍覺得晉升無望,個人前途渺茫。服務中心主任、副主任認為,他們從事的工作基本同其它鄉鎮一樣,其工作量甚至遠遠超過別的鄉鎮,但是,每當縣上召開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會,除了不能獨立組團外,服務中心主任有時連個代表也當不上,老感到低人一等,工作沒有動力。

三、意見與建議

1.加快中心鄉鎮的建設步伐,促進鎮域經濟更加協調發展。鄉鎮機構改革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后,由于轄區范圍擴大,人口規模增加,這就要著手規劃好小城鎮的發展布局。對于學校、醫院、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要進行合理整合,統一管理,特別是要充分考慮新組建鄉鎮的區位優勢和地理特點,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打造一些特色小鎮、商業小街、工業小區、旅游名鎮等。同時引導一些環保綠色的民營企業向鄉鎮所在地集聚,促進鎮域經濟的繁榮發展。

2.撤銷臨時性機構、將本輪鄉鎮機構改革進行徹底。首先,建議上級編制部門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將全市69個便民服務中心全部撤掉,其現有的職能職責和人員全部合并到新組建的鄉鎮或街道辦事處。其次,盡量將縣城所在地的建制鎮一律撤銷,改為街道辦事處,便于更好地服從和服務于城市化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第三,便民服務中心撤銷后,要妥善解決全體干部員工的安置問題,是領導干部的應安排同樣職級,是公務員的要確保過渡,是事業人員的要進入編制序列,是工勤人員的要比照其他鄉鎮工勤人員的待遇進行安排。

3.鄉鎮機構改革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決不能搞“一刀切”。具體操作過程中,千萬不要派任務、下指標,要在充分考慮鄉鎮面積,經濟發展狀況,地理環境,常駐人口數量,交通和通訊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特別要考慮到歷史文化古鎮的存在價值。要超前謀劃好機構改革后新組建鄉鎮的產業布局和發展前景。

4.多措并舉,著力解決被撤銷鄉鎮轄區內老百姓辦事難的問題。鄉鎮合并后,新組建的鄉鎮,其管理和服務的范圍大了,然而被撤銷鄉鎮轄區內老百姓,到新組建鄉鎮政府辦事就更遠了,因此,原有的學校、醫院、信合、郵政等公共事業性機構,能保留的盡量保留下來,新組建鄉鎮要優先管理和服務好被撤銷鄉鎮轄區內的百姓。比如,加派駐村干部,利用農村集市,開通流動便民服務車,送技術、醫藥等到農村,方便老百姓辦事。

5.注重化解矛盾,維護農村穩定。鄉鎮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后,面臨的比較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債務負擔。建議縣市區以上各級政府應專門設立應急資金,確保這一問題得以解決。與此同時,要在被撤銷鄉鎮且又距離新組建鄉鎮較遠的行政村,盡快設立警務室,避免因鄉鎮合并出現治安真空,特別是要避免宗族勢力和黑惡勢力,乘機控制和危害農村的現象發生,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市政協科技民宗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449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