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關于我市科技特派員助推鄉村振興的視察報告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345次     時間:2018年08月28日

按照市政協全年工作安排,6月12日至13日,市政協科技和民宗委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在市科技局的積極配合下,赴榆陽、橫山區實地視察,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委員意見和建議,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于2006年開始試點,2007年正式實施。截止目前,全市共下派科技特派員648名,其中市派202名,縣派284名,三區人才162。近年來,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緊緊圍繞“三農”助推鄉村振興,以星創天地、農業科技園區為新載體,努力促進科技要素帶動資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其它生產要素向農村集聚,實現了科技特派員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培育出一批科技扶貧創業能手。以2017年為例,市、縣(區)財政共投入科技特派員專項資金950萬元,組織實施農村科技創新創業項目200多項,引進示范推廣新品種432個,新技術240多項,建立各類試驗示范基地650多個,試驗示范面積達12多萬畝,成功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新型企業共計100多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一是科技特派員創業扶貧有了新成效。探索形成了科研院所+農業企業+貧困村幫扶模式、科技人員+農業企業+星創天地幫扶模式等五種科技特派員幫扶貧困村服務模式。其中,由科技人員聯合企業在佳縣實施的滲水地膜旱地谷子穴播技術示范項目,畝產比傳統產量翻一番,帶動52戶貧困戶參與種植,貧困家庭戶均增收8000元。讓農業科技成果為貧困人口帶來切切實實的增收,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全市推廣。二是法人科技特派員幫扶貧困縣有了新進展。選派市農科院、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市林科所、榆林學院等高校院所作為法人科技特派員與8個貧困縣區對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目前,科研院所法人科技特派員在8個貧困縣建立了18個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帶動貧困戶437戶,解決983名貧困人口務工問題。三是科技特派員培訓農民有了新成績。加強了對貧困縣返鄉農民工、鄉土人才、科技示范戶的培訓,發揮其科技二傳手的作用,使之成為依靠科技實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實現農業適用技術推廣、農業技術服務指導、貧困勞動力農業適用技術培訓“三個全覆蓋”。科技特派員共舉辦種植、養殖、市場營銷等各類專題技術培訓會936場(次),培訓貧困戶農民8萬多人次,印發宣傳技術資料12萬余份。四是學習先進經驗有了新突破。榆陽區科技局借鑒江蘇農村科技服務超市建設經驗,率先在我市示范建立農村科技服務超市,整合技術、物資、信息等科技要素,組建起超市總店、鄉鎮分店兩級超市服務平臺,以科技特派員定期定點駐店服務、隨時提供電話網絡咨詢的形式,為農民提供全產業鏈技術服務。

二、存在問題

我市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工作在帶動農民增收、精準扶貧、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基層廣大農民群眾的肯定。同時還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工作機制有待完善,F有的科技特派員創業優惠政策正在逐步減弱,亟需針對目前隊伍結構和發展需要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新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在我省實行的科技特派員“三保留兩優先政策”(保留原單位工資福利、崗位、編制,優先晉升職稱、職務),許多受聘于科技特派員的科技人員感到“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但近期出臺的禁止公職人員在企業兼職的規定后,上述做法受到限制,讓科技特派員在建立利益共同體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科技特派員真正想到農村去創新創業,并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政策環境還不夠。

(二)專項經費有待增加。面對工作量逐漸增大的個人特派員、企業規模逐步擴大的創業特派員,現有的財政項目資金和金融支持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尤其自2016年起,每名科技特派員實行了“1+1”的服務模式,即原有科技特派員繼續選派到原服務的企業、園區、基地、村及專業合作社,在原有創業工作任務不變的情況下,每名科技特派員繼續另加任務到原服務的貧困村進行科技創新創業,開展科技精準扶貧。不少科技特派員完成扶貧工作任務已經入不敷出,導致科技特派員的科技服務處于“無米之炊”的困境,服務形式僅限于單純的技術服務,缺乏科技創業型服務,創業服務融資困難。

(三)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整體結構有待優化。一是科技特派員隊伍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從事市場開發、綜合管理和電商營銷等方面的綜合服務型人才嚴重缺乏,部分科技特派員知識老化,服務能力不強,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二是科技特派員隊伍來源較為單一,大多集中在科研事業單位,具有實踐經驗的創業者較少。三是科技特派員隊伍年齡結構偏大,容易接受新知識、掌握現代化創業方法的年輕科技特派員甚少。

三、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實施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工作,源于實踐創新,源于群眾需求,是農村科技工作發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科技扶貧的新舉措,科技特派員是“科技精準扶貧”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對完善農村科技服務體系,提升農村基層科技工作能力和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助推貧困村農戶脫貧致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二)進一步完善政策。要堅持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并舉,著力于制定政策、優化環境、加強服務,對下派科技人員在編制、職務、工資、職稱、年度考核、機構改革、提拔使用、社會保障等各環節都制定相應政策,將科技特派員納入到全市人才隊伍中統一管理,為科技特派員施展才華提供舞臺。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解決科技成果與農民的結合問題,鼓勵科技特派員以資金入股、技術參股、技術承包、有償服務等形式,與農民群眾尤其是專業大戶、龍頭企業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或創辦技術性實體,實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形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多元化投入和回報機制,增強科技特派員工作的內在動力,調動科技特派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員在基層創業的體制和機制,促進科技特派員工作長效發展。

(三)進一步加大投入。資金是保證創業的關鍵因素,科技特派員在創業過程中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資金問題。要保障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的持續推進,就必須要想方設法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員創業融資機制。目前,我市財政已設立每年500萬的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平均每人能獲得2萬元支持,主要用于補助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業進行新技術、新品種引進示范。但僅僅依靠這筆財政資金很難滿足科技特派員創業的資金需求,必須要尋求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投入。首先,要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在對科技特派員進行專門信用評估的基礎上,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科技特派員貸款手續,降低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額度,為科技特派員企業提供優惠的金融服務。其次,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設立創業投資基金,以入股等形式為有潛力的科技特派員企業提供大額資金支持,從而形成多元化的科技特派員創業融資渠道,為科技特派員提供有力創業支持。

(四)進一步優化結構。在今后培育和發展科技特派員創業隊伍的過程中,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引導,重視對創業隊伍人員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把最富于創業激情和創業才干的人才吸引到科技特派員創業隊中;要重視選派鄉土人才類型的科技特派員,他們熟悉農業、熟悉基層、對農村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遵從“勞動致富”的價值觀,能夠全心全意地投身創業;要鼓勵青年知識分子、科技人員深入基層嘗試創業,他們掌握了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和適用的技術成果,能夠通過到農村基層的生產實踐實現其自身能力和自我價值。同時,要重視對科技特派員的創業培訓,創業培訓不是僅僅向創業者傳授先進的技術、成果,而是要把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規則和商品生產、銷售、流通等環節的管理知識、技能教授給創業者們,通過知識講解、經驗傳授等方式讓科技特派員有準備、有思路地開展創業。

(五)進一步加強宣傳。在我市各縣區農村基層經濟條件狀況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相似性,科技特派員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也大同小異。因此,在類似的約束條件下,一些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所形成的成功模式可能具有較為普遍的意義和價值。將成功的創業模式和經驗推廣開來能夠對今后的科技特派員創業發揮啟迪作用,特別是能有效降低科技特派員創業風險,減少創業成本,縮短創業成功時間。因此,各級政府部門和科技特派員管理部門要加強宣傳,就本地成功的創業經驗和模式進行交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進行宣傳報導,加強成功案例的示范帶動作用。

(市政協科技民宗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608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