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構建醫養護結合養老事業體系 促進重大民生經濟發展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1188次     時間:2016年01月14日

編者按: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填補我市在專業老年康復護理方面的空白,進一步完善我市養老體制與機制,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協調融合發展,20158月和11月, 市政協教科委先后兩次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并會同市老齡委、醫保辦、衛生局等部門,在李瑞副主席的帶領下,對省內外及我市部分縣(區)、鄉(鎮)、社區(村)養老機構進行了深入調研。

構建醫養護結合養老事業體系

促進重大民生經濟發展

市政協教科委

規劃引領 打破瓶頸制約

問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和醫療問題是我市養老事業發展的短板和盲區,也是制約我市養老事業發展的瓶頸。傳統居家養老模式面臨挑戰,獲得子女經濟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一些孤獨老人因無人照料導致早亡等現象時有發生。

建議:(一)市政府成立養老服務體系協調建設領導小組,整合發改、民政、老齡、衛生、人社、財政、殘聯等多個部門力量,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協調解決養老事業建設中的有關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在規劃和建設集養老、醫療康復、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為一體的醫養護結合型養老機構的過程中,形成統一管理、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

(二)做好整體規劃。將養老事業列入我市“十三五“規劃,根據人口總量,統籌規劃養老服務設施的類別、規模、規格,防止不顧社會需求,一哄而上,浪費資本資源。在實施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過程中,注意整合資源與新建設施相結合,設施改造與功能提升相結合,布局結構與服務需求相結合,逐步推進醫養護并重,各類養老模式和養老機構互為補充、具有我市特色的養老事業發展大格局。

(三)搞好試點建設。根據榆陽區的人口總量、區域特點以及醫療、養老資源優勢,建議首先在榆陽區建成試點。比如:可以“榆陽區保榆愛心老年公寓”與一所三級醫院聯合,充分利用兩個機構的養老設施和醫療護理資源,設立老年護理院。這樣既解決了老年公寓入住率不高、資源浪費的現象,又填補了我市醫養護養老工作的空白,同時也避免了政府新建養老機構的投入,減輕政府壓力。

(四)有序推開。在“十三五”(20162020)期間,可按大的經濟區域或地域建設幾所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其后逐步向縣、中心鎮輻射。利用510年時間,形成全市以榆陽區為龍頭,大區域為支撐,縣、中心鎮為基礎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

出臺扶持政策 提供制度保障

問題: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模式在運行中缺乏有力的保障機制,服務項目難以落實,后備資金不夠充分;城區助老服務中心模式,沒有統一服務標準,服務不規范性;各類公辦和民辦的專門養老機構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由于設施條件參差不齊,差異較大,床位閑置,浪費資源,養老服務能力和信譽總體上還沒有獲得社會的高度認可。

建議:(一)在養老政策方面,明確規定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以享受國家和省市關于養老服務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床位和運營補貼等。

(二)在醫療服務政策方面,鼓勵養老機構內按照醫療標準設立醫院、門診等機構,經審批合格后,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合療定點范圍。沒有條件的機構也可與當地條件好的醫院建立定點合作關系,醫院要給予優惠和支持,相關部門要及時完善醫保的有關政策措施,將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納入醫保范圍,并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和擴大醫保報銷范圍。

(三)在土地政策方面,優先保障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設用地,對新建項目建設用地可按照公益性用地予以征用,采取劃撥方式進行,并減免相關地方性收費,對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嚴格規定用于醫養結合養老公益性事業,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四)在稅費優惠方面,對醫養結合的民辦機構,要減免相關的營業稅、所得稅以及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等,對向城鄉養老機構捐贈的企業,可以抵扣企業稅收。

(五)在政府財政補貼方面,市縣(區)兩級政府財政要每年單列對養老機構的補貼資金,并明確規定,對實行醫養結合的民辦養老機構給予更多的開辦補助和運營補貼。

(六)在政府購買服務方面,將失能半失能老人、低收入家庭困難老人情況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老人可享受到不同標準的政府貨幣化養老補貼(發放代金券),老人可拿代金券在社區日間托老所、農村幸福院享受就餐、休息、學習、娛樂和托管等服務,在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享受醫療服務,在家可享受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的家政、養護等服務,也可以在公辦或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入住養老等,盡量為困難老人居家或機構養老提供優惠保障。

加大資金扶持 優化發展環境

問題:目前全市沒有一所能解決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老問題的專業機構,給老年人提供“醫養護”服務尚屬空白。我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3.92萬,占老年人口的7.5%,這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下降,得不到專業的治療和護理。

建議:(一)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補助資金支持,重點向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傾斜。

(二)全市各級政府設立養老扶持專項資金支持建設,并明確政府投入建設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以實用適用為原則。

(三)政府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推行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行業,特別是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向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設。

(四)各銀行和金融部門要加大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信貸支持,增加養老服務業項目信貸投入,適當放寬貸款條件,提供優惠利率,在必要情況下政府財政可以予以貼息補助。

創新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

問題:現有的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模式落后,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社會效益;同時,養老機構中的管理和護理人員整體素質較差,不能滿足養老服務市場多層次多標準化的需求。

建議:(一)創新管理模式。一是要嚴格準入,規范機構行為,制定《榆林市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加強管理和監督。二是力爭打破行業界限,大力發展跨部門、跨行業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并積極創新機構管理模式,通過公開招標、委托管理等形式,引進有先進養老服務管理經驗和先進醫療、康復技術及設備的專業機構經營,以提高養老專業化護理水平;三是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規范收費行為。

(二)加強培訓。一是市上養老和醫療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省內外相關優質的養老、醫療等機構,為各養老機構積極培訓合格的醫養護結合的專門技術人才;二是積極鼓勵和支持市屬高校和中等職業專業技術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和管理專業,培養老年護理和管理專業人才,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三是要發揮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培養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員,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培養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人才,以滿足當前和今后相關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一線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需要。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23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