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視察報告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視察報告

流轉土地經營管理的實踐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85次     時間:2014年10月22日

市政協三屆二十一次

常委會議材料之五

流轉土地經營管理的實踐

橫山縣富士水稻機械化生產專業合作社

喬俊宏 

現代農業的發展對承包到戶的零散土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分散經營的模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無定河流域要發展水稻產業,就必須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下面我就橫山縣富士水稻機械化生產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做一簡單介紹。

一、流轉土地是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近年來,由于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撂荒土地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無定河流域的一片片稻田變成荒草地,這對愿意從事規模經營的種植大戶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土地流轉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以橫山縣富士水稻機械化生產專業合作社為例,2004年開始經營面積是幾百畝,到2012年底的9年中,累計流轉土地面積6000余畝,然而我們看到無定河川的撂荒地仍然有數萬畝之多,雖然合作社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進展緩慢。

過去,合作社流轉土地的做法是以承包形式進行的,阻力很大,今年春季,縣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土地流轉鼓勵政策,合作社也針對多年來土地流轉困難的各方面因素對土地流轉做法進行了調整,使得土地流轉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做法是:把吸納資金、機械的模式用在土地流轉中,變承包土地為合作經營,進行周邊地區的土地整合,盡可能多的吸納土地所有者加入合作社。對成員的利潤返還分三部分兌現,1、提供保證金作為成員的基本合作收入,即每畝土地在任何情況下都保證分給成員40斤大米作為收益。2、以生產的產量作為依據返還成員5%的產品作為成員的收益。3、建立成員檔案,每年按一定百分比留取公益金,作為合作社的發展基金,在發展到一定時期,按成員土地面積、機械設備數量、入股資金返還成員。

政策剛剛制定不足半年,土地流轉工作就顯得很順利,年初到現在,合作社已經流轉土地超過3000畝,有望年底前流轉土地突破萬畝,這給合作社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機械化作業是規模生產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農業機械的發展突飛猛進,給土地規模經營提供了有力保障,水稻機械方面尤為先進,作業效率是人工種植的幾百倍之多,合作社至成立時,就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在土地面積不斷擴大的今天,生產機械又從小型向大型轉變,從半自動向全自動轉變。

目前合作社擁有生產機械60余臺套,從土地翻耕、平整,到稻谷的收獲加工,每年節約人工開支近千萬,現在這些工作要以人工種植的生產方式是無法完成的。今年合作社將針對新流轉土地采購大型機械30多臺套,以滿足生產需求。在新的采購計劃中,機械設備不光考慮它的作業效率,更重要的是它的技術先進性,在完成生產作業的同時,滿足農藝結合,保障水稻高產,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三、先進的生產技術是生產效益的有力保障

農機、農藝相結合是規模經營、機械化生產的必要手段,合作社的技術人員結合當地土壤特性,研究應用了沙質土壤耕整插秧技術,使得插秧機不能在陜北地區應用的歷史得以改變。合作社不僅成功應用了插秧機械,而且在工廠化育秧技術流程中大膽探索,敢于嘗試前人沒有應用的新方法、新手段,2011年試驗成功無土育秧技術,2012年試驗成功立體兩段育秧技術,2013年成功應用了超大棚自動化育秧技術,這些新技術為合作社工廠化育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在適應市場的大環境當中,合作社立足打造高端消費市場,和中國科技大學、陜西福錦米業成功合作,安排實驗有機大米生產技術和富硒大米生產技術,有望年底前通過檢驗,進行大面積生產應用。

四、科學的管理是企業經營的扎實基礎

隨著合作社的不斷壯大,經營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把合作社的組建、運作和生產管理分為兩個管理環節,即合作社進行土地、設備、資金的整合,并負責合作社的運營,保障成員的利益。具體的生產管理由加入合作社的企業完成,企業和合作社根據生產成本和效益進行利益分配,取得雙方共贏。

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統一安排品種、機械、生產技術模式,各個生產片區在固定模式中調整自己的工作任務,保證自己所在片區得到最大產量,工人的勞動報酬方面,公司給生產工人一部分工資保障的同時,按產量進行安排一定比例的提成,這樣生產人員既解除了收入的后顧之憂,也有了生產積極性,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公司還根據工人的表現安排一定數量的獎金,督促他們按照公司要求完成任務,幾年來,管理效益非常明顯。

五、產、加、銷一體化是產品質量的唯一保證

合作社至成立以來就立足無定河水稻產業的發展,為打造地域特色農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過去無定河水稻產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相互分離,品種供應、大田栽培、加工銷售等環節相互沒有制約,產品質量很難保證,更沒有品牌建設的概念,所以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比東北、寧夏的大米價格低了很多。

合作社成立后,安排新品種試驗基地,種植試驗認可的優質品種,統一收割儲存,建設精米加工廠,注冊自己的商標,在銷售區域開設配送網點,完全保證產品的原產、優質,經過幾年的運營,銷售價格連年攀升,由于生產的大米口感好、新鮮上市,銷售價格已經超過了東北大米,我們相信,隨著合作社有機大米、富硒大米的試驗成功,銷售價格一定會更高,經濟效益會成倍攀升。

六、綠色、循環產業鏈打造產業長足發展

    水稻生產得到一定規模后,產品的提升和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合作社的相關配套產業建設顯得越來越緊迫:收割后稻谷的烘干、儲存、加工以及米糠油提煉、米蛋白提取、副產品通過養殖業轉化、生產的有機肥回歸稻田,使所有產品得到無廢物利用,實現產業循環發展,這樣不僅會使水稻生產的綜合效益顯著增加,而且能夠保證水稻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65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