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混合所有制經濟 加快榆陽轉型發展
榆陽區政協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目前,混合所有制已成為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最具代表性的發展方向。榆陽區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與特點
近年來,我區以能化工業為主導,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新型服務業和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相繼引進兗礦、華電、陜煤、陜汽、有色、中鹽等中省大企業、大集團落戶榆陽,把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納入國企上下游產業發展鏈條,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走出了一條主動轉型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目前,全區共有涉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企業15戶,多為涉煤能化企業,主要有民企+國企(榆陽區云河化工有限公司與山東濱化綠能有限公司股權合資,成立榆林市濱化綠能有限公司)、民企+地方政府(陜西基泰集團投資公司與東沙新區合作,成立榆林東沙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和民企+國企+地方政府(陜西重汽、榆林東方集團、榆陽區政府和神木大同四股合資,成立陜汽榆林東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三種合作模式。混合所有制經濟運行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促進了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旌纤兄平洕l展嫁接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優點,延長了產業發展鏈條,促進了全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如同達煤化有限公司混合前,處于半停產狀態,生產經營的蘭炭產品產多虧多,與市能投公司合資成立市環能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后,利用蘭炭尾氣生產5萬噸合成氨、20萬噸碳銨,安置就業400多人,年節約標準煤10萬噸,年利潤3000多萬元。
二是帶動了地方民企脫胎換骨。 近年來,我區民營企業基本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迫切需要轉型升級,但其在資源、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所遭遇的困境迫切需要國有企業的進入,助推民企脫胎換骨,做大做強。如云河化工有限公司原為電石生產企業,產能過剩,利潤薄弱,與山東濱化合資后成立市濱化綠能有限公司,新上電石爐技改項目,徹底解決了企業資金、技術、產品市場問題。
三是推動了國有企業重振士氣。當前,國有企業包袱重、效率低、創新力不足等問題已日顯突出,而民營企業管理靈活,市場觸角敏銳,地位日益提升,是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二者合作,可有效推動國企重振士氣,再立新功。
二、存在問題
1、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2013年,我區非公有制經濟已占全區經濟總量的46.9%,但還存在結構失衡、活力不強、動力不足等問題,以家庭制、家族制為主的民營企業管理體制急需向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軌,推動我區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外部動力還不是很足。
2、創新混合所有制經濟管理的機制不全。由于國企和民企在機制和體制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再加上改制后國企“一股”獨大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產權制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導致合作過程并不順利,甚至終止合作。陜北礦業集團與陜西基泰集團等10戶民企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就因體制機制問題終止合作,現由陜北礦業獨家經營。
3、投資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環境不優。受政策環境制約,與公有制經濟發展相比,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還存在市場主體權益不平等、機會不均等、規則不科學等等問題,不僅投資領域受限,而且民營資本參股國企資本時缺乏話語權,挫傷了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積極性。
三、幾點建議
1、拓寬投資領域。當前,要明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領域、發展行業,加快能源、交通、城市建設等基礎領域、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用事業領域對外開放。堅持市場導向和效益優先原則,允許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通過合資合作、收購兼并、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組建新公司、建設新項目,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將建立混合所有制與企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與淘汰落后產業、消化過剩產能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對我區經濟發展的撬動作用,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共生、共贏、共進、共榮。
2、創新體制機制。要大膽實踐,主動作為,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創新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通過淡化國有企業的行政化色彩、弱化民營企業的家族化管理,全力推進市場主體的多元化,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同時,要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放開發展,主動吸引國有資本參股或進行股權互換,圍繞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把小企業做大、把大企業做強,向產業鏈高端發展,以創新驅動增強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優化發展環境。在資產重組、組建混合所有制經濟過程中,會增加企業的一些稅費。為合理引導、有效調動企業參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積極性,建議政府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的精神,及時修改和廢止不能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規定,并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財稅支持和各種優惠政策,讓混合所有制經濟主體能同等享受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各項政策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種所有制經濟“權益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發展環境,切實保障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