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合理減輕教師負擔的建議
自從義務教育學校實施“雙減”政策以來,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強化,絕大多數學校學生作業負擔大大減輕,睡眠時間得到基本保證,家庭經濟負擔和孩子培訓負擔大大減輕,得到了社會、家長普遍歡迎和好評。但與此同時,由此帶來的對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負擔過重、壓力過大但待遇偏低(補助)的問題卻也普遍存在,主要表現有:
一是大多數學校教師在校工作時間過長。按照我省“雙減”要求的“5+2”在校工作時間要求,廣大教師每天在校工作時間多在10個小時以上。
二是學校教師課后服務報酬有待合理落實。按照“雙減”政策要求,學校應該將收取的學生課后服務費,作為勞動報酬(補助)主要發放給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但實際上不同的學校給老師們報酬也就完全不同,其中有相當一些學校給老師們發的補助與老師的付出極不相符。
三是學校課后服務沒有有效利用社會專業資源。很少有學校按照“雙減”政策要求,充分利用相關社會專業資源參與對學生的課后服務,導致學校只能安排在校教師承擔更多的學生課后服務工作任務,如此,教師工作負擔繁重問題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為此建議:
一、市級統一制定政策,大幅提高教師課后服務補助。堅決禁止并查處將課后服務費用挪作他用或對教師減少發放的現象。
二、按照“雙減”政策明文規定“要根據學生規模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籌核定編制,配足配齊教師”的要求,加快置換臨聘教師,盡快配足配齊在編教師。
三、加大多元課后服務模式創新。按照“雙減”政策關于“拓展課后服務渠道”明文規定的“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提供。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源,解決將學校課后服務只壓在學校教師身上的現象。
四、根據學生不同學齡及年級實行錯時錯峰放學,實行“5+1+X”課后服務模式,即學生每周在校學習5天,每天剛性1小時課后服務,最后一個小時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實行彈性服務。
(民進榆林市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