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反電信詐騙宣傳工作的建議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涉案數額巨大,犯罪手段主要表現為網上刷單、網絡貸款、網上投資、殺豬盤、冒充客服、網上買游戲幣、網購退款等,面對犯罪分子精心布局的各類詐騙陷阱,很多群眾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受騙上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破壞社會和諧穩定。以定邊縣為例,僅在2021年法院審結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就達到1526萬元。作為一種典型的“非接觸性犯罪”,電信網絡詐騙極具隱蔽性和迷惑性。廣大群眾往往對電信詐騙的手段了解不多,防范意識不強。為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有效遏制此類案件的發案勢頭,公安局民警進車站、商鋪、門店、社區、村組,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等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講解反詐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從全市電信案件持續頻發的現狀看,這項宣傳工作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為此建議:
一是組織全社會力量宣傳。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各單位并發動黨員、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各支隊伍加入到反詐大軍中來,各單位、各部門通力合作、細化方案、落實責任,全方位對本行業、本部門、本轄區人員和服務對象開展“鋪天蓋地”的防詐宣傳活動,創建“政府統籌、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全民反詐新格局。如由衛生健康局負責醫療機構、商貿局負責各大型商場、超市及加油站電子屏,住建局負責各居民小區電梯電子屏、宣傳部負責影院、市場監管局負責落實餐飲場所、藥店、交通局負責出租車和公交車等部位的防詐宣傳視頻播放工作,金融局負責督促金融機構的反詐視頻滾動播放、張貼提醒貼士以及匯款勸阻工作等,提升群眾“心防”能力。
二是營造濃厚的反詐宣傳氛圍。線下除了利用LED屏、宣傳海報、傳單、彩頁等開展常態化宣傳,還應通過陜北說書等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揭露電詐作案手法,同時在廣場、商場、超市入口、醫院等大型公共場所設立反電詐宣傳長廊,營造人們舉目可見反電詐宣傳的濃厚氛圍。線上除微信外,還應廣泛利用抖音、快手直播、微視頻等吸引眼球的宣傳形式,讓防騙知識人人皆知,防騙意識入腦入心。
三是針對性地進行精準宣傳。重點關注和分析易受騙群體,深入易受騙群體家中通過講解真實案例的方式向群眾講解了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常見的緊急止付方法,通過精準化點對點人對人宣傳,做到“對癥下藥”,提醒群眾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堅決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避免上當受騙,切實捂好錢袋子。
四是通過微信網格化建設精準普及防詐騙知識、不定期的做反詐預警。每個社區和村組劃分成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建立以所領導、社區民警、義務反詐宣傳員、易受騙人員的反詐微信工作群,通過工作群及時發布最新電信詐騙手段及典型案例,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
(定邊縣政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