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市沿黃棗區產業優化發展的建議
因多種原因,棗業早已成為榆林市沿黃棗區的“有首無位”產業和“主而不導”經濟。棗區產業的長期凋敝已經嚴重威脅到沿黃區70多萬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是關系我市區域均衡發展的大事。如何破解我市沿黃棗區產業發展之難題,是我市和沿黃區縣政府不容回避的重大民生問題。
因此建議:
1.優化產業結構。啟動全市沿黃區縣棗林保優、汰劣和廢幼工程,有序和大幅收縮棗業,騰出發展空間,科學配置新業,優化產業結構,促使棗區產業由棗業獨大型向多業并舉型轉變。
2.培植多業化險。對計劃保留棗林一律施行降密、降高和改形及適度調種措施,全面優化棗林,棗區推行間種糧豆薯藥、與蘋杏椒等林配伍種植、擴展生態林和適養牛羊豬雞等種養模式,豐富產業類型,均衡農事忙閑,拴附農人守家,發展生態農業,促使棗區產業的化險方式由命系一業型向多業保收型轉變。
3.更新產業主體。搶抓國家戰略調整新形勢,大力培育我市沿黃區的安全優質農畜產品,出臺切實的綜合性政策,強力引導和支持棗區產業復興。強力扼制棗林荒蕪、土地撂荒、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鼓勵棗林(土地)專營及集約化經營和科學化管理,整合利用涉農資源,跟進配套性政策措施,調集各種興業資源,催生新型產業主體,促使棗區產業主體由單家獨戶型向企業專營型轉變。
(市政協委員 霍燊)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