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社情民意

關于重振我市沿黃生物產業經濟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83次     時間:2020年11月16日

長期以來,我市經濟呈現“能源獨大”特征,對地下資源極度依賴。以“大規模采掘和出售資源”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式,決定了榆林經濟難免重走“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老路。多年來,受退耕還林、自然災害、區域競爭和城鄉一體化影響,我市沿黃區產業經濟逐年凋敝,優勢勞動力和消費力外流,大量棗林和耕地被撂荒,紅棗、雜糧、藥材、畜養等傳統優勢產業趨于消亡。

受疫情等復雜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遭遇歷史少有的大衰退和大轉型,大量農民工的城市生存土壤不復存在,其中許多人最終選擇返鄉創業。我市應當高瞻遠矚、因勢利導、搶抓機遇,主動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及早扭轉“一產極度弱小、二產過于粗放、三產很不發達”的經濟局面。目前,依托我市沿黃區地下資源貧乏、工業污染輕微、有望長期保持優良生態環境、出產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重振區內的紅棗、雜糧、藥材、畜養等傳統優勢特色生物產業,是遏制我市粗放型發展、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此建議:

1.以“十四五”規劃為契機,將我市的沿黃丘陵溝壑區規劃為生態功能區和生物產業適度開發區,其中紅棗、雜糧、藥材、畜養等傳統優特產業為重點鼓勵發展產業。

2.出臺限制耕地撂荒、促進土地流轉、鼓勵大戶或企業承包經營土地等一系列政策,促進區內傳統優勢產業復蘇。

3.在紅棗主產區,推行以“縮量、降高、優形、調種分采和綜用”為主措施的紅棗產業深度調整計劃,為區內廣泛發展生物產業騰出土地空間。

4.制定推動我市沿黃生態功能長期顯現和生物產業穩健發展的一系列配套的導動、支持和服務性政策,全面重振我市沿黃區傳統優勢特色生物產業,并使之成為調整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行動。


(市政協提案委)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93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