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社情民意

關于理順混合所有制企業再投資問題的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23次     時間:2020年05月21日

為了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我省及各市都相繼出臺了關于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的相關政策,鼓勵國有企業引進民營資本。近年來,我省眾多國有企業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由于國企與民企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較大,企業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矛盾,混改實際效果與當初設想之間的差距較大,尤其是企業混改后的民企資本再投資的問題突出。因此建議:

一是理性認識民營資本。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國有企業混改引進民營資本,首先在思想上要正確認識民營資本,接受民營資本。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共同持股,實現優勢互補,激活企業發展活力,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激發民企資本的再投入動力。

二是構建合理的股權結構;旌纤兄破髽I健康發展,國資和民資是雙輪驅動,缺一不可,重點是改變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現象,混合所有制企業根據國有、民營的實際情況,結合各自的優勢,制定相應政策。在混改過程中要根據市場情況可多引進民營資本,形成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既能優勢互補又能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使民營資本可以參與公司管理之中,形成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實際控制,充分保證另一方的各項合理權益。

三是完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混合所有制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現代法人治理結構要求,規范三會責權,明確股東(大)會是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執行機構,監事會是監督職能。通過三會讓民營資本更多的參與到企業治理之中,人員選聘實行公開選聘,薪酬依據市場化水平而決定,讓混改后的企業再投資步入良性軌道。

四是強化企業內外監督。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內外部監督。內部監督體系主要是由國資委、企業新老“三會”等組成,企業嚴格實行重大事項審批報備程序,將企業信息及時披露以及公開透明;外部監督體系由社會媒體、股東雙方選擇的第三方審計機構等組成。內外部監督共同形成對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合力監督,進而有效管理混合所有制企業,保障民營資本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解除民營資本對于法律風險的顧慮,增加其不斷進行資本再投入的熱情。


(市政協委員  李鵬)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9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