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和規范我市校園周邊托管班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家長已很難與孩子保持同步的作息時間,無法按時接送孩子。針對這一新情況,中小學校附近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各類“家庭托管班”,不僅負責孩子的接送、就餐、住宿,而且負責作業的輔導學習等。這些托管多數屬于家庭作坊式經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監管缺失,管理不到位。由于沒有準入門檻,存在許多監管漏洞。多數托管中心沒有正規手續和證件,也無工商、衛生、消防等方面的許可證,托管收費標準也沒有物價部門的核準,家長和學生的權益難以保障。一旦出現學生的人身安全與傷害事件,托管機構無力承擔事故責任,學生家長也投訴無門,索賠無路。二是設施不全,安全、衛生隱患大。許多學生托管機構大多租用民房,有的甚至在高層建筑,場所面積小、多數是一百多平方米的套房中添置幾張桌椅,幾張雙層床,二、三十個學生便擠在一起吃飯、學習、活動。這些居家套房居住密集、普遍沒有消防通道和相應消防設施,造成許多安全隱患,。同時,飲食衛生情況也令人堪憂。多數托管機構空間狹小通風不暢,沒有專用的消毒裝置,餐具消毒不到位。為了節省開支,追求利潤,學生的剩菜剩飯常常被再次烹煮給學生吃,這樣做很容易發生各種胃腸道疾病,給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帶來很大的隱患。三是從業人員素質高低不一。多數托管機構的從業人員就是開辦者本身及其家庭成員,或是加上幾個雇來的家庭保姆,常常連健康證都沒有,更不用說有沒有具備教師資格了。
為加強和規范托管機構的管理,確保托管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托管行業的監管審查。建議由市政府牽頭,或市政府指定相關部門,對全市范圍內學生托管班作一次全面的摸底檢查和登記造冊。盡快研究出臺加強學生托管機構監管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明確托管機構審批程序及相關標準,明確管理主體和部門監管職責,為多部門聯合執法提供依據。
二、各部門聯動加強對托管班的監管。托管機構涉及工商、教育、公安、消防、衛生、物價、稅務、街道和社區等多部門,建議市政府應組織多部門聯合執法,對學生托管經營戶作全面摸查、清理整治,各相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開展經常性的監督管理。
三、打造專業托管機構。可由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指導,充分依托社區,在社區建設有資質的托管機構,制定行業標準,建立準入機制,配備優良、專業的師資隊伍,核發營業執照和消防、衛生等許可證,鼓勵扶持正規托管機構的規范發展壯大,并處于政府有序監管中。實施優質托管班公示制度,通過張貼公告、媒體宣傳等方式對全市優質托管班進行公示,引導家長選擇優質托管班。
(市政協委員 張亞飛)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