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社情民意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業務 >>社情民意

關于轉變政府職能的幾點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909次     時間:2006年12月13日
  機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誠信型、法治型、有限型和創新型政府,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以推進市場經濟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準確界定政府職能。各級政府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對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予以進一步明確和合理劃分。黨委部門工作要按照中央最新提出的“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的二十六字方針,界定黨委部門職能,解決部分黨政部門職能交叉的問題。重新界定政府部門職能,完善政策協調、溝通機制,各部門研究制定政策時,要主動和相關部門協商溝通,保證政策相互配套、便于操作,防止政出多頭。重新明確定位鄉鎮政府職能,并積極開展撤鄉并鎮工作,對那些因人口大量外遷致使常住村民過少的鄉鎮要進一步予以撤并。
 。ǘ┮愿愫霉卜⻊諡橹攸c,建設服務型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努力為市場主體搞好服務,營造出良好的市場環境。第一,政府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要轉變,由“官員”向“服務員”轉變,真正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第二,部門職能要向公共服務轉變,主要轉向營造公正、民主的法制環境,公平、正義的政策環境,健康規范、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安定有序的生活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要從“服務”的視角努力推進政府部門職能轉變,杜絕一些部門“有利的事情爭著管,沒有利的事情相互推諉”的現象發生。第三,進一步擴大陽光財政覆蓋面。加大對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社會公益事業的財政投入,讓更多群眾受惠于陽光財政。
  (三)以民為本,建設責任型、誠信型政府。和諧社會要求政府在行使管理權力時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為此,政府各部門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公開、公正、公平地行使公共管理權力,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視為最高利益,并以此作為衡量是否真正擔負起責任政府角色的依據。要加大誠信政府建設力度,注重政府的制度信用、政策信用及程序信用建設;同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動企業誠信經營,夯實公民守信基礎,增強全社會誠信意識。通過加強誠信建設,努力營造政務高效廉潔、市場公平競爭、居民放心消費、客商樂于投資的良好環境。
 。ㄋ模┮酝七M依法治縣為重點,建設法治型政府。和諧社會要求政府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一要杜絕權大于法、錢大于法的人治行為,二要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制定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規則,充分體現民主、公平、正義。為此,要進一步加快依法治縣進程,建設法治型政府。重點規范政府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的工作標準、規范、程序和相應的責任制度,減少行政執法人員的隨意性,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建立公益訴訟制度,保護檢舉人不受打擊報復。進一步完善工作過錯責任追究制,不按程序、不按政策規定或其他主觀原因造成失誤的,按責任制要求逐級追究責任。規范公務員行為,做到工作規范化、服務標準化,杜絕發生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杜絕發生辦事推諉、扯皮、缺位等現象,實現工作作風的根本好轉。
 。ㄎ澹┮源龠M政府和社會共同管理為目標,建設有限型政府。有限政府是相對于全能政府而言的,全能政府是“權力無所不在、職能無所不包”的政府,它的弊端在于抑制了市場和社會組織的正常發育。建設有限型政府,就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中介組織和市場中介組織,增強社會自我管理能力,實現政府和社會共同管理。為此,要進一步理順政府部門、行業管理和已有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強化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逐步建立起以行業自律管理為主、政府間接管理為輔的管理體制。針對目前神木縣中介組織不夠健全、管理比較松懈、發展態勢不夠強的現狀,要繼續大力培育各種中介組織,進一步擴大其規模;建立健全各類中介組織的管理制度,使中介組織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园l展為第一要務,建設創新型政府。以促進全民創業為重點,全力打造創新型政府,鼓勵干部職工創新理念,提高工作效率,開創政府各項工作的新局面。以開放的環境、開明的理念、全新的舉措,大力引導群眾創業;建立較為完善的創業指導服務網絡,實施創業輔導工程,開展創業 技能培訓,鼓勵城鄉群眾因地制宜,走上創業之路,并讓更多的創業者成為神木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認真總結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的成功經驗,充分利用其資金雄厚的優勢,扶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努力把國有資產運營公司辦成催生民營企業的重要“孵化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機關干部“領創”激勵機制,切實推動千名干部創辦、領辦和幫辦企業見到實效。積極支持各類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有償服務、技術培訓等途徑獲取報酬,率先創業。激勵各行各業競相創業,大力培育創新型人才,凝聚起更多的發展智慧和力量。(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46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