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創文工作

創文工作您當前位置:首頁 >>創文工作

農村寄宿學生處境堪憂

編輯:admin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點擊數:860次     時間:2015年02月02日

文/本報記者 韓柳潔

光禿禿的二年級教室,晚自習上,12個早早做完練習、沉悶無聊的孩子們看到相機立刻來了興致?寸R頭對著他們,孩子們丟下手里的紙筆,擠到了一起:耶! (圖片由歌路營提供)

光禿禿的二年級教室,晚自習上,12個早早做完練習、沉悶無聊的孩子們看到相機立刻來了興致。看鏡頭對著他們,孩子們丟下手里的紙筆,擠到了一起:耶! (圖片由歌路營提供)

2014年8月,蘇琴為兒子辦理了轉學,將他送回了河北老家的一所寄宿制初中就讀?紤]到兒子沒有北京戶籍,終究不能在北京升學,為了讓兒子提早適應,蘇琴不舍地將13歲的兒子送回了老家。但是這個13歲的孩子所面對的寄宿生活讓蘇琴心痛、擔憂。

去年10月,蘇琴送兒子回學校,第一次見到寄宿生的生活環境:學校唯一的一棟教學樓容納了初中三個年級90個班,7000多名學生。課間很少見學生出教室活動,因為前一節課拖堂加上后一節課提前,學生的課間時間不足五分鐘。一到吃飯時間,7000名學生從教學樓僅有的3個樓梯口一涌而出,“像春運期間的火車站一樣。”

食堂里只有一排排的餐桌,沒有任何椅子,學生們全部站著用餐,學校安排的用餐時間是20分鐘,學生們要完成下樓、排隊、打飯、吃飯。午餐常常是一塊泡面加上一個雞蛋和一些“沒有肉”的魚丸、肉丸。蘇琴表示吃飽應該沒問題,營養就不好說了。

學生每天從早上5:50到晚上9:00的時間是在教學樓里度過的,除去早、中、晚各20分鐘的用餐時間外,這些12歲至15歲之間的孩子的時間全部被上課和作業填滿,幾乎沒有任何課外娛樂。而一天的高強度學習后,供學生們休息的宿舍并不能讓他們真正安眠。12個孩子一個宿舍,走廊沒有暖氣,宿舍內沒有熱水,衛生間的蹲坑幾乎看不出原本瓷磚的顏色。每天晚上,十幾個孩子用冷水洗漱后,都穿著毛衣、秋褲鉆入被窩,半夜還會被凍醒。“兒子半夜凍醒了,就把被子拉過來捂住臉再接著睡!

“這樣的環境,我作為一個成年人都沒有信心能夠承受!碧K琴說。

然而,這樣的環境卻是大多數農村寄宿學校學生的真實處境。近日,教育公益組織歌路營發布了我國首份全面剖析農村寄宿制學校問題的研究報告———《中國農村住校生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示了寄宿制學校學生面臨的多方面健康危機。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數量達3276萬,他們的寄宿生活是怎么樣的呢?

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歌路營歷經17次走訪,調查了河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10個省份近百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內容涉及寄宿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飲食衛生條件以及學生的課余生活、心理適應等方面情況。

歌路營副總干事梅冬告訴記者,寄宿制學校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硬件設施落后,二是軟件建設缺位。就硬件配置來說,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對農村寄宿學校的建設、管理進行規范,但是從調研的情況來看,結果并不理想。

生活:除了上課還是上課

《報告》指出,國家規定基礎教育階段低年級每天不多于6節課,高年級每天不多于7節課,然而在寄宿制學校里,學生全天學習時間普遍超過10節課。與非寄宿制學校相比,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校時間大大增加了,原本放學后由學生自主掌握的時間,現在全部由學校安排,那么學校是如何安排這多出的時間呢?歌路營曾對30所農村寄宿學校的課外活動進行對比發現,僅有6所學校開展興趣小組,其他學校或限制學生體育活動,以“上課、上自習”代替管理;或完全放任學生自由活動,任其在校園內嬉戲追逐。

梅冬介紹,從學校校長、老師反映的情況看,學校很難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力量不足,農村寄宿學校教師的課務已然繁重,對于課后時間安排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學校經費不足、開展課外活動的設備、器材嚴重缺乏,除此外,也少不了安全的考慮。

一位校長在解釋為何限制學生體育活動時,曾無奈地表示,不允許學生踢足球、打籃球,一是怕學生受傷,處理起來麻煩;二是學校場地有限,開展不起來;還有一個原因是學校洗漱條件不好,小孩子跑多了出汗多了,洗衣服洗澡都解決不了。

環境:“擠、險、臭”

這位校長的一席話道出了農村寄宿學校的另一大難題———住宿環境差。

蘇琴告訴記者,學校宿舍沒有熱水,孩子三周回一次家,洗一次澡。由于冬天晚上回到宿舍只有冷水洗腳,男孩子們都浸一浸就算洗過了,宿舍里味道特別大。歌路營走訪的102所寄宿學校的情況與此類似。《報告》對于100多所農村寄宿學校宿舍環境的總結是:擠、險、臭、難。

首先是擠。一間50平方米左右的舊教室騰出的宿舍里,擺了十幾架尺寸不一的上下鋪鐵床,床鋪相連形成類似大通鋪,四個相連床位睡8到10個孩子。新建的宿舍一般20多平方米,放5到6架約185cm長,80厘米寬的上下鋪,多數睡了18到24個孩子。據統計,50%的寄宿制學校里存在兩個孩子共睡一張床的現象。

其次是險。學校鐵架床上鋪的護欄不足20公分,床上墊的褥子厚一點,幾乎就和護欄一樣高。有學校老師反映曾發生過學生半夜從床上摔下來的情況,因此,老師們用鐵絲、木板對護欄進行了二次加工。

第三是臭。由于沒有浴室,沒有熱水,孩子們一周洗一次澡,不少孩子內衣、鞋襪也一周換一次。

第四是難。寄宿學校宿舍樓沒有廁所,或者有水沖廁所但因水量不足、樓上抽不上水、下水管易堵、化糞池難掏等各種原因不能使用。晚上孩子們需要到宿舍樓外,穿過操場去教學樓的廁所。宿舍普遍不配備儲物柜、窗簾等。高年級女生換衣服是在拉開門與墻之間形成的夾角里。

事實上,對于宿舍內部設施,2011年教育部聯合當時的衛生部頒布《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對床鋪尺寸、護欄高度、儲藏空間等細節有明確規定,但實際能達到規定的學校不足50%。而窗簾、桌椅、風扇、取暖等尚未有明確規定的細節則幾乎沒有學校關注。

梅冬介紹,歌路營曾就這些問題訪問過學校的管理人員。一位湖南校長道出了其中的難處,國家撥款建宿舍并未包含內部設施,教育局統一配備床鋪,剩下的都由學校的公用經費解決。然而,寄宿制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只比非寄宿制學校多幾十元,宿舍內部的細節大多無法兼顧。重慶的一所學校宿舍的儲物柜和窗簾都是找企業贊助的。

學生:“又矮又瘦,又臟又味”

梅冬告訴記者,在走訪時,對農村寄宿孩子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瘦”和“矮”。而這一直觀感受也有統計數據印證。西北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在陜西144所學校調查發現,非寄宿學生的身高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的平均身高低5cm,而寄宿學生比這一標準低9cm。寄宿制學生平均體重比同齡孩子輕3公斤~9公斤。

“近些年來政府大量投入,也出現了很多民間項目,農村學校已經基本可以保證孩子吃得飽,但是營養不足普遍存在,寄宿制進一步惡化了這種狀況。”《報告》指出,國家每天提供的3元膳食補助,每所學校的使用各不相同,有的用來買雞蛋牛奶,有的買肉,有的直接混在伙食費里統一列支。校長們也很困惑這3塊錢怎么花最合適。由于對營養膳食缺乏重視,而且學校沒有懂營養的老師,以及孩子自身的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寄宿學生的營養膳食成了一個問題。

孩子們的另一個顯著的外在特征是“臟”。老師們打趣地說:“通過味道,就能知道誰是寄宿生。”

《報告》指出,大部分農村寄宿學生,一周回家一次,還有些學校兩周甚至三周才放一次假,孩子們就只能忍十多天。還有的孩子因為是留守兒童,回家后也不洗澡,一年才洗幾次。調查顯示,寄宿制小學51%的學生“偶爾刷牙”,52%“偶爾洗腳”。在管理規范的學校,只要老師每天檢查,學生們每天刷牙洗臉完成得也不錯,如果老師不管,情況就完全不同。

由于營養和衛生條件跟不上,住校生們有一些特有的高發性疾病。香港沃土發展社在湖南保靖為農村寄宿學校組織了一次體檢,發現藏在學生中的四大疾病:皮膚疾病、中耳炎、扁桃體炎、蛀牙。

“這些病跟寄宿學校的衛生條件不無關系,而且多數寄宿學校沒有專業人員,無力應對緊急突發疾病和常見病!泵范榻B,在走訪的100多所學校里,沒有一所能配備衛生室,僅有一些能配有衛生箱。

被忽視的住校生心理問題

寄宿學校的硬件環境雖然不盡理想,但家長、老師更擔心的是寄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去寄宿學校的這半年,孩子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蘇琴告訴記者,感覺孩子長大了,但是這份成長讓孩子失去了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蘇琴發現兒子去了寄宿學校后最大的變化是沒有了往日的活潑,曾經喜歡吃的、玩的現在都沒了興趣,雖然一個月見一次,兒子并不會表現出太多的交流愿望,在家里話越來越少。第一次月假回家時,兒子還有些新鮮感,講起自己在學校的“趣事”:每天早晨5:50,宿舍準時開門。如果能早起來幾分鐘,便能在宿舍里看到鄰近的宿舍樓里低年級的學生像小螞蟻一樣,一涌而出。一件無聊的小事被兒子興奮地當作“保留節目”,蘇琴心理五味雜陳。

平常,兒子見到蘇琴時,說的最多的是累、不自由,想念北京的家和同學。一個13歲的孩子要獨立承擔學習的壓力和寄宿生活的孤獨,蘇琴每次想到兒子的處境都感到心疼,但是她不知道如何改變這一切,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鼓勵兒子堅強面對。

“學校生活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一份很大的挑戰,尤其是超低齡住校生。”梅冬舉例說,天冷了不知道添衣服,鼻子流血了也不知道怎么辦,怕黑不敢告訴別人,被同學欺負不敢說出來,害怕有病無人照顧,怕尿床,怕從床上掉下來,怕自己學習差,小白處理問題能力差被同學恥笑……獨立面對這些問題,時常讓這些住校生尤其是低齡學生感到茫然而產生焦慮情緒,老師的照顧不周或者態度粗暴更會加重他們的心理壓力。“幾乎所有的調查研究都表明農村寄宿制學生的心理問題與走讀生相比更令人擔憂!

“我們的自由天空”(OFS)對湖南、云南、貴州貧困縣鄉中小學寄宿生的調查結果顯示,11%~12%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偏低,可能有輕度心理問題;3%~4%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低于常人,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問題;47.3%的學生普遍有負面情緒,且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滿;63.8%的學生人際交往缺乏主動性,普遍有孤獨感;17.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問題,8.4%的青少年曾想過自殺。

“   農村寄宿制學校大多是以看管為主,不出事為原則的低水平狀態,學校對孩子心理狀況缺少關注和引導。”《報告》指出,學校和老師對于住校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兩種態度:一類是認為沒什么特別之處,孩子們剛開始不適應,幾周后就會好;另一類觀察到了住校生存在著孤獨、內向等問題,卻苦于沒有什么辦法解決。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重點解決寄宿制學校的宿舍、食堂、浴室、熱水等基本設施建設問題,但是學校‘軟件’建設方方面面的問題還未被關注。”歌路營總干事杜爽表示,一次次的走訪,讓歌路營堅定了改善農村寄宿學生心理健康困境的想法。2013年,歌路營推出“新一千零一夜———農村住校生睡前故事公益項目”,用1001個故事陪伴缺少親情關懷的寄宿生,成效顯著。睡前故事深受孩子喜歡,在試點學校里,孩子們的變化是明顯的!啊乱磺Я阋灰鬼椖俊谵r村寄宿制學校里得到了普遍的好評和快速的推廣。但是,這卻讓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問題是個復雜的社會議題,需要不同的組織和部門協力解決,單憑歌路營這樣一個小公益組織不可能全面解決!

“如果兒子宿舍也能有一個小小的廣播,每晚有一個小故事陪伴該多好!碧K琴說,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寄宿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作為母親,最大的心愿是有更多的人關注這些小小寄宿生們,為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環境做一些努力。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29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