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協動態您當前位置:首頁 >>政協動態 >>政協動態

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研討會在榆林召開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42次     時間:2006年07月19日

7月18日,陜西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榆林市召開專題研討會。就全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題討論。

省政協副主席張生朝,市上領導周一波、李金柱、劉漢興、王玉虎出席了會議。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省政府有關廳局、各地政協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李升堂主持了會議。

會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金柱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榆林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各地市在會上進行了交流發言。

省政協副主席張生朝出席會議

就榆林跨越式發展。李金柱說,圍繞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榆林市委、市政府進行了認真研究,我們認識到,跨越式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和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以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發揮能源資源優勢,挖掘人文資源優勢,打造區位功能優勢,統籌能源產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統籌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統籌城鎮與農村、南部與北部、中省企業與地方協調發展,實現水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和保護、交通建設和生態治理三個方面的突破。據此,我們提出了跨越式發展思路:既圍繞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特色文化大市、綠色生態名市三大目標,實施項目帶動、城鎮化帶動、信息化帶動、科教興榆和人才強市五大戰略,大力發展能源經濟、城市經濟、生態經濟、區域經濟四大經濟,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李金柱提到,發展生態經濟,就是以循環經濟的理念,建設以生態工業為主體,生態農業為基礎,生態服務業為紐帶,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把環保產業作為榆林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重點打造生態經濟五大體系:一、生態環境建設體系,繼續實施三北四期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三個百樹”、退耕還草工程;二、生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體系,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無公害農業、特色農業經濟、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和觀光農業,全面實施封山禁牧、舍飼養畜工程;三、生態水利建設體系,加快小流域治理、壩系工程、農業水利建設;四、綠色食品工程建設體系,建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提高綠色食品的加工制造水平,打造綠色食品品牌,開拓綠色食品消費市場;五、綠色人居環境建設體系,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創建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社區、實施庭院和綠色家庭。目前我市正在啟動建設的五大生態示范工程,即神府礦區生態恢復示范工程,錦界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榆林環城防護林生態示范工程,南部丘陵溝壑區小雜糧生態農業示范工程,北部風沙草灘區生態畜牧業示范工程,為榆林建設綠色生態名市夯實基礎。

李金柱指出,榆林發展區域經濟,主要考慮構建三個層次的區域經濟架構。一是發揮榆林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通路航通道,開拓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加強與跨國公司、環渤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合作,承載沿海產業轉移,帶動榆林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二是密切與走邊忻、呼、包、銀、延的經濟合作,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在環榆林一日交通圈內,實行信息共享,共同發展;三是大力發展榆林神木府谷煤、電、化、材料產業帶,榆林橫山靖邊定邊油、氣、化產業帶,榆林米脂綏德鹽化工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帶三大發展軸,打造“人”字型千里工業走廊,逐步形成南北優勢互補,城鄉良性互動,實現和諧發展。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1674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