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風采
平凡的人生 驕人的事業
記市政協委員、神木縣政協副主席高振國
高振國,男,漢族,1958年9月生,米脂縣人,無黨派,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政協神木縣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神木縣長城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為政協榆林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1983年7月至1992年10月他在神木縣平板玻璃廠工作,歷任技術員、車間主任、科長、副廠長等職;1992年10月至1993年2月任縣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3月至1997年12月任縣平板玻璃廠廠長,并于1991年5月至1998年1月先后任縣工商聯主任委員、縣浮法玻璃項目辦主任、縣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省政協第七屆委員會委員,于1991年5月至1992年1月在陜西繼續教育大學中級日語班脫產學習,1995年9月在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培訓學習; 1998年1月至2007年10月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任市人大一、二屆代表,2005年7月當選為市人大第二屆常委會委員;2007年10月至今任神木縣政協副主席。
任神木縣平板玻璃廠廠長的4年時間里,他銳意改革,不斷創新,使玻璃廠呈現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變成聞名塞上、馳名“三秦”的明星企業,創稅利4045萬元。該廠的固定資產由1570萬元增至4000多萬元,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兩個分廠、兩個公司、一個煤礦,生產經營平板玻璃、玻璃瓶、玻璃鏡、硅鐵、煤炭和服務為一體的企業。他先后獲得神木縣十佳科技工作者、榆林地區優秀企業家、榆林地區勞動模范、榆林地區新長征突擊手、第二屆陜西省杰出青年企業家、第八屆陜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和新長征突擊手等稱號。
任神木縣人大副主任期間,他開拓創新,履職盡責,全力協助主任做好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他參與討論、修訂了《神木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神木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任命的政府組成人員和法院、檢察院領導人員述職辦法》、《神木縣人大常委會關于審查縣政府財政預算和監督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則和辦法。這些規則和辦法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了縣人大常委會的會議制度、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針對當時縣人大常委會不設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的情況,他在縣第十四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增設該工作委員會的建議,得到了縣委有關領導的認同,第二年縣委即批復設立了縣人大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配備了工作人員。他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為縣人大常委會審議有關議題提供第一手資料;帶隊對多部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有效促進了法律法規在我縣的全面實施;組織開展了對縣國稅局、林業局等部門的工作評議;對醫藥文化市場整頓工作,公、檢、法機關解決人民群眾“五個不滿意”問題, “一府兩院”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工作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帶隊調查了“一府兩院”10多位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工作人員的履行職責和工作情況等。他為推進神木縣民主法制建設作出了自己應有貢獻。
高振國擔任市政協委員、神木縣政協副主席以來,積極履行職責,深入基層,貼近群眾,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先后撰寫了《關于合理配置煤炭資源的建議》、《關于加強出租車管理的建議》等提案,為我市加快大轉型、實現新跨越獻良策、建諍言。他分管經濟科技委員會工作,充分發揮自己在經濟方面的才能,組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廠礦企業等開展調查研究,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和企業快速發展出謀劃策、支招獻計。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神木縣經濟發展沒有獨善其身,特別是民營經濟受到嚴重沖擊。他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歷時一個月深入全縣重點民營企業進行調研,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力推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調研報告。提出的對電力、蘭炭、電石等行業的各種收費予以減免等建議被縣政府采納,為企業度過危機,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還先后組織委員對神木縣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發展現代物流業等進行了專題調研,為神木的科學發展獻務實之策、建有用之言。同時,他參與了全國、省、市政協就“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綠色礦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情況”、“煤炭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金融危機對我市能源經濟的影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情況”等課題開展了專題調研。
焦愛軍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