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關于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幾點建議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810次     時間:2008年06月02日

市政協委員、市衛生局副局長 余鳳蘭

目前,我市新農合工作運行比較平穩,成效比較明顯。農民群眾已經基本上認可了新農合制度,反響比較好。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明顯緩解了農民群眾醫療費用的壓力,使參合患者得到了實惠,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樹立了黨和政府的威信。同時帶動了各級醫療機構發展,使各級醫療機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明顯提高。

但是,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新工作,也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社會保障系統工程。我市新農合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決。一是市級新農合管理機構至今沒有成立,無專職管理人員,嚴重影響著全市新農合工作的開展。二是橫山、神木、府谷、佳縣、子洲、清澗和吳堡七縣合療辦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正、副主任未配備。各縣區合療辦工作人員編制少,業務量大,工作經費不足,工作手段落后,無稽查交通工具,特別對鄉鎮衛生院的稽查監管有很大困難。鄉鎮合療專干無編制,不固定,沒有工作經費,直接影響著工作的開展。三是新農合的受益面小,補助比例不高。人均住院補助率只有3453%,住院受益的群眾也只有371%。這與廣大群眾的期望相差甚遠。分析原因主要是合療基金籌集標準低。與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相比,合療個人繳費相對較少,政府補助資金也不大,致使合作醫療的受益面小,補助比例低。四是一些定點醫療機構服務不夠規范,服務能力差。特別是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醫療設備嚴重短缺,現有人員技術水平低,服務能力差,不能給參合群眾提供方便、優質、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五是宣傳工作還不夠廣泛深入、持久,農民對這項制度的認識不足,疑慮和擔心尚未完全消除,參合率仍然不高。村級公示落實不到位,農民群眾參與監督不夠。六是穩定、便捷、低成本的籌資機制還未建立起來,合療資金籌集難度大。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為了確保我市新農合制度健康持續發展,使農民群眾從中實實在在受益,我認為今后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加強對新農合工作的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新農合工作,明確縣區、鄉鎮政府的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把新農合工作作為各級政府年度責任書中的重要內容,認真進行年度考核,及時足額落實縣級配套補助資金,確保新農合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市、縣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建設。盡快成立榆林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加強全市新農合的組織、協調、管理、培訓、指導等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體系,理順縣、鄉兩級機構的管理機制。明確各縣合療辦具有法人資格,全額事業單位性質,屬縣衛生局代管,要盡快配齊合療辦正、副主任和一般工作人員,落實工作責任,增加人員編制,改善辦公條件,落實配套設施建設,保證正常工作經費,配備稽查交通工具,加強業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快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實行網上查詢、網上審核報銷,節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鄉鎮政府要配備合療專干,預算工作經費。

3、加大政府投入,增強保障能力。要強化政府行為,不斷加大各級財政對新農合資金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補助標準,并動員社會各界捐資,不斷壯大合療基金,進一步擴大受益面,增強新農合的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水平。同時應加大大病醫療救助資金投入。大病醫療救助資金應由各縣區合療辦經辦管理,應與合療補助結合起來,重點解決一些大病患者的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4、充分發揮有關部門職能作用。要實施好新農合這項民生工程,就必須充分發揮新農合監督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對新農合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審計部門對合療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審計。財政部門要加強合療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宣傳廣電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民群眾進一步了解掌握新農合政策。民政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確保五保戶、低保戶參合。

5、加強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要認真貫徹《陜西省人民政府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陜政發[2006]33號),進一步加大農村衛生投入,大力加強縣、鄉、村三級衛生網絡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機構基礎施建設,擴充農村衛生人員,制定優惠政策,強化培訓和管理,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改善服務態度,給群眾提供方便、優質、價廉的服務,讓群眾真正享受到參合的實惠。

6、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和合療資金監管。加強定點醫院日常監管,定期通報督查情況,對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診療規范,嚴把住院標準關,逐步規范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文書書寫,進一步加強定點醫院監管,努力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降低醫藥費用,讓農民實實在在得到實惠。同時要加強合療基金監管,規范合療資金運轉、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行為;建立合療基金支出檢查和公示制度;防止和打擊挪用、套取合療資金的行為;嚴把審核報銷關,確保合療基金得到有效、合理、充分利用和安全運行。

7、加強社會監督。社會監督是一種最為有效的監督形式。加強社會監督,落實縣、鄉、村三級公示制度,要把新農合公示納入村務公開內容之中,指定專人,落實村級公示。必須在村公示欄中每月張貼合療患者補助情況,讓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監督。要通過這種有效的監督形式,確保新農合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8、探索建立新農合制度可持續發展機制要嚴格按照省合療辦要求,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大力推進新農合制度建設,積極探索長效運行機制,逐步完善實施方案,切實鞏固實施成果,確保新農合制度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全面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為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構建和諧榆林作出貢獻。(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68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