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風采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幾點建議
(市政協委員、市安監局局長 馬安威)安全生產能否實現長治久安,事關全市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大局,關系到全市以能源化工為主體產業經濟戰略落實,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才能持續地推動榆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工作,將榆林建設成為真正的中國“科威特”,成為二十一世紀國家能源接續地。為此,我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扎實推進安全隱患整改工作是維持目前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的基礎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近幾年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好轉的主要法寶之一,也是解決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問題,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對重大安全隱患和較大安全隱患進行治理,既能突出當前安全工作的重點,也符合我市當前的安全實際,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治理工程可以說是當務之急。一是制定《榆林市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明確安全隱患的排查標準、治理程序和責任主體;建立《榆林市安全生產專項基金使用管理辦法》,用于隱患整改、舉報獎勵和宣傳教育等方面支出,嘗試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治理資金管理渠道。
二是落實企業和政府治理安全隱患的責任,明確企業是治理生產安全隱患的主體,政府是治理公共安全隱患的主體,嚴格區分生產安全隱患和公共安全隱患,確保治理責任落實到位。
三是開展“三項治理”,推動隱患整改。要結合專項治理整頓,對煤礦生產、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進行排查,通過落實隱患,堵漏洞,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要認真排查影響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和部位,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落實工作,集中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的重點、難點、焦點問題。要結合隱患排查專項行為,按照《榆林市預防煤礦大面積冒頂和火災傷亡事故的意見》、《榆林市預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意見》等規定,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重大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及分級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市正處于安全生產事故的易發期、高發期。如何有效地控制事故發生,營造一個安全社會,不僅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執法力度,還需要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引導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對于增強全民安全意識,規范全民安全行為,優化安全環境、建立安全生產長效監管機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實現安全生產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預防轉變、由個體管理向群防群治轉變的關鍵,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設工作,首先要明確安全文化的慨念。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綜合反映,包括一定社會的安全價值觀、安全判斷標準和安全能力、安全行為方式等。
其次要明確創建安全文化的指導思想和途徑。當前安全文化建設的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注安全,以創建具有跨越性、時代性、區域性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為主線,防止和糾正兩種錯誤傾向,運用好四種創建形式,將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融于安全管理之中。
具體講就是安全文化建設中,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的搞安全文化建設,要用超前發展的眼光,跨越發展的思路,建立與全市經濟跨越發展相適應的跨越性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建設中,要有高度的時代敏感性,隨時把握時代的要求和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路,使安全文化建設緊跟時代的脈搏;同時要將安全文化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建設緊密相連,使安全文化能夠讓群眾喜聞樂見,樂于接受,便于傳播。
防止兩種錯誤傾向就是要防止安全文化建設中出現的“無為而治、放任發展”的錯誤認識,必須認識到,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各級政府是大有作為的,只有加強對安全文化建設的引導和支持,安全文化才能在榆林大地上迅速的普及,從而促進全市安全管理水平的升華;要防止安全文化娛活動就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錯誤認識,必須認識到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按安全文化娛樂活動只是抓這項系統工程的一個方面,僅有安全文娛“裝點”的安全文化建設是靠不住的,它只能使我們的安全文化建設事倍功半、誤入歧途。
要建立農村基層安全教育示范點,通過在鄉鎮建立村級安全教育示范點,引導和強化農村安全文化工作,提升農民安全出行、防范地質災害、外出打工安全的意識和能力;規范校園安全教育制度,讓安全進入課堂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觸電、防中毒和各類事故自救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媒體要強化安全宣傳,通過設立專欄、對典型事件進行曝光,提高全社會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同時,各級政府要廣泛開展創建“平安縣區”、“平安鄉鎮”、“平安社區”、“平安企業”、“平安校園”、“平安家庭”等活動,培育安全文化理念,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社會安全意識。
要繼續開展對縣區領導和鄉鎮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抓好重點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資格培訓,確保培訓考核的質量;同時,加快安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出臺鼓勵榆林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技校等專業性學校設立安全專業的政策,加快榆林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實施高危行業從業準入制度,將安全技能培訓納入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對進入高危行業的人員還必須經培訓和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后,才能任職和上崗作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要大力弘揚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健全企業安全培訓制度,全面開展廠級、車間、崗位三級教育培訓,強化對上崗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規范企業安全教育檔案,使從業人員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減少違章作業;其次,要按照企業從業人員素質的分布情況,分類實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對中省企業要督促全面建立特色企業安全文化;對市、縣屬企業要引導建立地方特色企業安全文化,開展企業安全文化示范工作;對非公有制企業,要按照分行業、分類指導的原則,開展龍頭企業安全文化示范建設工作,取得實效后,再進行全面推廣。
(三)推進企業本質安全建設是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要求
?本質安全是指設備、設施或生產技術工藝含有的、內在的能夠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發生的功能。本質安全型企業是指全面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的規定,以追求人、機、環境、管理等無漏洞的奮斗目標,使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達到行為規范、裝備先進、環境可靠、管理精細、安全領先的現代化企業。推進企業本質安全化建設就是向本質安全型企業目標奮斗的過程。
根據榆林當前安全生產情況,推進企業本質安全化途徑有三個,一是繼續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通過持續改進,提升企業的安全裝備和管理水平;二是對新建企業嚴格安全“三同時”制度,要確保企業在布局時合理,設計時無缺陷,生產裝備先進,投入使用時各類安全設施齊全,管理規范;三是對老企業進行一些工藝設備的技術改造,提高本質安全化水平。(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