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城市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96次     時間:2008年05月27日
     (市政協委員、榆林中學高級教師 王偉)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園,城市建設應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民生,造福群眾。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都必須堅持面向最廣大的普通民眾,創造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生態環境,形成親切無礙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自然的城市空間,這是民眾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當前我國城市處于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更是發展迅猛,如何妥善處理好城市文化與城市建設發展的關系,對于保障城市健康發展和體現城市文化內涵具有著重要意義,城市歸根到底要以人為主體。目前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有忽視文化,忽視人自身的要求,忽視居民的感受。一個理想的城市應是形神兼備、渾然一體的。所謂形,就是城市的建筑景觀,表現為城市外在的風貌氣度,所謂精神,就是蘊含在城市歷史和現實中的文化內涵,閃耀著一個城市獨有的內在品格和氣質,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和諧統一,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和諧統一,物態景觀和人類活動和諧統一,一個城市只有形神兼備,渾然一體,才能保持永不衰竭的魅力。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在逐漸消解傳統,金錢在逐漸消解著人性,物質文明在逐漸消解著精神文化,這些都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其實要改變這種狀況,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將以人為本作為我們堅定不移的指導思想,時時處處想百姓之欲想,做百姓之欲做。以人為本,其實就是為民眾建設一個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生存環境護。精神的貧乏比物質的短缺更為可怕,經濟的發展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精神的充裕,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只看他的經濟發展,更應看他的文化內涵,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彰顯出極大的文化內涵,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品位才能凸顯出來。
  我們榆林市地處陜甘蒙交界,地理位置重要,地下礦藏豐富,將要建成西北能源化工基地,我市的經濟一日千里,迅猛發展。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產生重視經濟發展,忽視文化建設的傾向,特別是在目前貧富差距正在拉大的情況下,那些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等低收入的弱勢群體,他們人數眾多,但收入極低,更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并在城市的文化建設中應盡量避免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避免城市記憶的消失。從文物古跡到地方居民,從傳統技能到地方風味,都是形成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一座城市就是一部歷史,我們不能割斷歷史,割斷歷史便也迷失了現在。我們需要展望未來,也必須銘記歷史,我們不能失去記憶,失去記憶也便失去城市的文化。
  二是避免城市建設的失調,城市建設是為了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城市規劃要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保護人文歷史景觀,城市建設中,都熱衷于建設大廣場,大草坪,景觀大道,豪華辦公樓,而忘掉了文化責任。
  三是避免城市精神衰落,F在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著,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攀高比新,輕傳統特色等問題。一些中小城市竟相模仿,城市建設失去傳統特色的文化內涵,也就無從形成城市精神。
  我們必須明確城市文化是社會文明在城市的縮影,是社會和諧的表現。宜居就是要以市民的全面發展和身心愉悅來規劃建設;而不是片面追求“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政府要為市民提供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慰藉。我們相信,21世紀的成功城市,必將是和諧的文化城市。我們也相信,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市必將建成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健康繁榮的城市。(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1320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