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藍天工程應建立工作長效機制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73次     時間:2008年05月27日

(市政協委員、民革榆林總支副主委  趙占東)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全面實現城區“藍天工程”,達到治理大氣污染的工作目標,改善城區人居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協調發展,進行城區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在工作中,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開展“雙創”工作為契機,以改善城市人民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目標,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執法力度,完善環境監管制度,舉全市之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使環境空氣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但工作中依然存在規劃不到位、執行不力,治理不徹底,治理成果不鞏固等問題。建立“藍天工程”的長效機制,完善工作措施,加大監督力度,多部門協作,全民參與,是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

加快城市綠化建設,治理大氣污染。在規劃建設城市時,同比例規劃新增城市綠化面積,增加城市綠化項目預算,積極建設城市周邊綠化林帶,擴大城區綠化面積。要組織利用好2008年植樹節,從領導開始,從機關開始,帶動全體市民參與植樹造林,營造全民造林護林、綠化美化家園的良好氛圍。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榆林屬于新興工業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工業污染成為城市污染的重要原因。要科學制定工業污染治理規劃,探索和研究與環保節能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盡快出臺《榆林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建立城市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把城市工業污染治理納入科學化、法制化軌道。加大環保資金投入,確保城市污染治理到位。要建立和完善環保投入保證機制,認真研究市財政對污染治理的補救辦法,設立“榆林市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專項基金”;積極爭取省上和國家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保證污染排放治理項目的實施;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進入榆林可能帶來大的環境污染的企業進行環保設施建設和改造。同時,要爭取社會資金投資大氣治理工程,對有收益的項目,采取合資、獨資以及BOT、TOT等方式對城市污染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對建筑施工現場和物料堆放場的管理。要按照治理大氣污染排放意見,做好規劃分類,制定相關措施,強化落實措施,對建筑施工現場和物料堆放場進行管理和監管。加大治理餐飲業油煙污染。要按照“藍天工程”治理大氣污染工作安排意見,盡快起動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工作。要制定油煙凈化設備安裝規劃方案,重點區域內的餐飲爐灶要強制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嚴格推行前置審批,對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的單位一律不予辦理各種經營手續,堅決取締露天燒烤。加快天然氣管網改造和集中供熱管網建設。要堅持市場定價為主,政府補貼為輔,要加快天然氣管網改造和集中供熱管網建設,控制改造建設費用,不得向市民攤派負擔。

開展汽車尾氣治理。尾氣排放超標的機動車輛強制安裝尾氣凈化器,嚴禁污染超標機動車在城市銷售,停止銷售含鉛量超標汽油,做好我市無軌電車可行性分析,加大治理汽車尾氣排放超標工作的力度。推廣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要引導和督促各電廠、化工企業投入資金,開展技術改造,對燃煤進行脫硫處理,開展污物排放回收再利用。同時,要建立全市

二氧化硫排放數據庫,加強對電廠、化工企業動態管理和監測監控。加強與科研機構和環保企業合作,建立大氣污染治理長效機制。要建立“藍天工程專項研究基金”,開展學術研討、業務培訓、書刊編輯、國際合作,加強對無污染能源開發利用,改革能源結構,對燃料進行預處理,改進燃燒技術,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依靠科技治理大氣污染。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和環保部門執法水平。通過加強“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懂得一些基本常識,并健全環保舉報制度,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和應得利益;同時從教育、培訓入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嚴格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做到嚴肅、公正、文明。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對不法企業和違法當事人不徇私情、一查到底。對于人民群眾的舉報和投訴認真辦理、及時查處。實行“陽光執法”,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評議,不斷加強和改造環保執法工作,切實維護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和根本利益。嚴格環保獎懲機制。將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對完不成年度任務指標的,市委、市政府應追究單位負責人行政工作責任。要量化、細化責任目標,把大氣污染各項治理任務進行具體分解,明確指標、確定單位、定量考核、嚴格獎懲,并以目標責任狀的形式落實下來。對工作得力、任務完成好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應采取行政、經濟、組織的措施嚴肅追究。(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5771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