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員風采

委員風采您當前位置:首頁 >>委員風采

發展循環經濟 建設生態名市

編輯:admin     來源:榆林市政協    點擊數:668次     時間:2008年05月27日
     (市政協委員、榆林天然氣化工廠有限公司信息處處長 杜季平)資源和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的兩大問題。從我國目前嚴峻的資源與生態環境形勢看,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今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選擇。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總結榆林生態、經濟建設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互聯互動為發展方針,提出了以資源為依托,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要手段,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綠色生態名市、特色文化大市”的目標。這是立足榆林現實,面向榆林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個決策抓住了榆林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取得了較大成就。去年,榆林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8%,扭轉了“十五”期間能耗逐年上升的態勢。日前,國家發改委、環?偩、科技部等六部已將榆林市列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市。這必將更好的促進榆林循環經濟發展和生態名市建設的步伐。
從對有關企業、縣(區)的調查情況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看,我市循環經濟的發展仍是處于初始階段,還有待于近一步完善和提高,主要是:一是在思想上還缺乏足夠認識,存在“不到位”、“錯位”和“上熱下冷”現象。政府、企業、民眾在認識程度上差異較大,對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生態保護和社會效益重視不夠,對開展節能降耗、降低廢物排放和再利用熱情不高,行動不夠自覺。二是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引導和統一的規劃方案,還沒有真正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戰略任務和當務之急擺上議事日程。一般性的號召要求多,具體落實的措施少。三是缺乏硬性的法規制度和統一的評價指標系數以及監管考核、獎懲等運作機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作用比較弱,政策導向、激勵作用不明顯,政府的服務、支持工作不夠到位。四是缺乏有力的資金投入,財稅政策也不夠完善,企業負擔過重,積極性受限。特別是對于一些區域性、公益性的設施投入,企業既無力承擔,也不愿承擔。
  上述問題的存在,既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局限,也有主觀認識和具體工作上的偏差。發展是第一要務,但如何發展?必須要有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思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既可以避免走發展后治理的老路,改變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又能夠減少資源的投入浪費,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一定要把循環經濟的發展作為工業強市、建設現代化新榆林的戰略任務來抓。對此,我特提出以下幾條不成熟建議,以供參考。
  一是組織保障。發展循環經濟離不開政府的推動,特別是在起步的初期,政府的決策更為重要。建議我市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有關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并設立專門工作辦公室,明確責任分工,統一領導,各司其職,統籌協調,齊抓共管。形成強有力的組織領導網絡,上下聯動,增強合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在實處。
  二是科學規劃。發展循環經濟既是一項緊迫現實的工作,又是一項艱巨長期的戰略任務,建議組織力量對我市和周邊兄弟城市(特別是和榆林同樣定位的資源型城市)發展循環經濟情況,包括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困難、問題、主要瓶頸等進行詳細調查,包括工業、農業、城建、旅游、居民生活、能源開發投入、水資源供應消耗、廢棄物的處理等方面進行總結評估,就企業(園區)小循環,產業中循環、社會大循環等方面制定出科學的總體和單項發展規劃。
  三是建章立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充分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我市關于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法規制度和保障運行機制,包括資源的開發保護、新技術應用攻關、廢棄物的處理利用節約社會評價指標、獎懲辦法及監測管理、社會公報制度等,形成市場驅動、政策激勵、法規約束、政府監管、輿論導向、民眾參與的社會環境和運行體系機制,提高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四是政策傾斜。建議政府設立發展循環經濟專向資金,加大對相關企業支持力度。特別是對于區域性、公益型的水循環和資源二次利用設施建設,政府應給以補貼、資產回購、貼息等方式的支持;對于企業興建節能降耗或廢棄物再利用設施,可在固定資產折舊、稅收、利息、貸款等方面予以優惠;對于“綠色產品”的開發、生產、申報等給予政策傾斜;對于地方骨干企業,在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適當在資源配置方面(包括礦產、土地、水資源等)給予支持,激勵企業、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積極性。
  五是發展重點。大力發展資源環境友好型產業,著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的制造加工和現代服務業,切實把好“落地”關。當前尤其要加大工業生態園區建設力度,發揮其示范和促進效益,帶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對水源區生產性企業的改造以及農業生態建設等都應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予以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步伐。
  六是試點推廣。建議市政府將榆林經濟開發區和錦界工業園作為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城市的示范區域,確定項目目標和具體實施辦法進行試點?梢越o試點區的企業、居民制定專門的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的操作手冊,規定一些必要的日常生產生活規范;建立綠色帳戶,記錄一個單位、一個學;蛘咭粋家庭日常活動的資源消費;設立綠色生態日(步行、排隊、戒煙、清潔等);在試點區學生課程中加入生態課,對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與項目實施有關的培訓,建立旨在培養青少年兒童對生態城市感興趣、增加相關知識的生態游樂場等等。在試點區可單獨設定試點區的環境目標,譬如人均水消費量下降10%,電消費量下降10%,實施垃圾分裝等,提高試點區企業居民的責任感、使命感。
  我想,通過這些措施一定可以使榆林早日實現生態名市的宏偉目標。(編輯:常瑜)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
地址: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0912-3598656       傳真: 0912-3598676
備案許可證編號:陜ICP備09011148號-1        技術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4200829

久久综合影视,国产亚洲福利一区,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執行時間25ms